李煜——自古亡国之痛最恨,由来赤子之心至真

发布时间:2019-10-09 07:50:00


“浪花有意千重雪,桃李无言一队春。

一壶酒,一竿纶,世上如侬有几人。”



李煜,原名李从嘉,南唐中主李璟第六子,广额骈齿,一目重瞳,是传说中的帝王之像。因貌有奇表被太子猜忌,于是醉心经籍,不问政事。


“一棹春风一叶舟,一纶茧缕一轻钩。

花满渚,酒满瓯,万顷波中得自由。”



李煜早期的词中多有归隐之意。少年恣意,不知万丈红尘转头空,他多才多艺,工书善画,能诗擅词,通音晓律,尤以词的成就为最大。可惜天不遂愿,虽不愿参与政事兄弟阋墙,也不愿勾心斗角玩弄权术,但太子病逝之后,依然孩子心性的人不得不披上了太子的袍衣,被推到了权力场上。直到建隆二年六月,中主病逝,李煜放下自己归隐的梦,离开那一叶能载着自己远去,闻着花香,饮着清酒,带给自己自由的小舟,成了一位帝王。


李煜面对的是几代留下的隐患,就南唐国来讲,其不亡是不可能的。理论上,当时整个中国的形势和历史发展趋势要求南唐灭亡,北宋统一;事实上,南唐国势已败,李煜即使有能力也无力回天,更何况国策早有失误,在李煜继位的前一年,其父李璟已经因国势衰危而称臣于宋,减制纳贡了。宋朝灭南唐的形势已定,李煜继位,也只能采取消极守业的政策。但是是,尽管李煜时的南唐面临着这样那样的困难,其毕竟维持政权达15年之久。由此我们也不能如此草率的便判定他是一个暗懦无能之辈。徐铉在《吴王陇西公墓志铭》也写到:李煜敦厚善良,在兵戈之世,而有厌战之心,虽孔明在世,也难保社稷;既已躬行仁义,虽亡国又有何愧!


向往自由的人却被困在宫中的四方城里,他便从其他事上找找乐子了。


“晚妆初了明肌雪,春殿嫔娥鱼贯列。

凤箫吹断水云间,重按霓裳歌遍彻。

临风谁更飘香屑,醉拍阑干情味切。

归时休放烛花红,待踏马蹄清夜月。”



他十分擅长描写男女情爱和宫廷生活,风格绮丽柔靡,虽不脱花间派习气,但在人物、场景的描写上较花间词人有较大的艺术概括力量。


历史的车轮滚滚碾过,众生之于天地而言如此渺小,宫里歌舞升平,城外狼烟已起。他的词中渐渐多了对国家兴亡的忧虑,以及对自己命运的迷茫彷徨。


北宋大军兵强马壮,国家形势紧迫,李煜忧心如焚,降制示尊,去除唐号,改成“江南国主”,希望能保全自己小小的国土,安定无辜百姓。这样可笑又可怜的愿望自然无法实现,“卧榻之侧,岂容他人鼾睡”。公元975年,宋太祖开宝八年,腊月。江南也已是千里冰雪,十万大军兵临城下,李煜脱去龙袍,沦为了阶下囚。


“四十年来家国,三千里地山河。凤阁龙楼连霄汉,玉树琼枝作烟萝。几曾识干戈?

一旦归为臣虏,沈腰潘鬓消磨.最是仓皇辞庙日,教坊犹奏别离歌,垂泪对宫娥。”



李煜生于深宫之中,长于妇人之手,是他为人君所短处。他会体谅百姓,却不真正懂得贫寒二字究竟是何意义,他会知道战争的坏处,却不会真正懂得战争的残忍,“几曾识干戈?”既是自嘲,也不免可悲。自此,那个单纯的少年已离他远去,有人评价他说:李煜,正是从脱下龙袍的那一刻开始,成为了真正的帝王。


离开他深爱的国土,离开他生命所系的金陵城,他的词终于从伶工之词转于士大夫之词。国破家亡,背井离乡的愁绪如春水一般向东流去,他整日笙歌,可再没有以前的快乐,他终于成长,终于蜕变,伴随着血泪与伤痛。愁绪郁结,只好以酒浇愁,李煜重新以文人的形式,用一首接一首的诗词来排遣悲痛。可他还是太单纯,他不懂自己不该也不能再写这样的诗。杀机一直都在,随着这些怀念故国的诗愈加浓烈。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

独自莫凭栏,无限江山,别时容易见时难。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间。”



休言万事转头空,未转头时皆梦。以往的岁月已成泡影,如今早已物是人非。到底大梦初醒,荒唐一生。过去轻松快乐的日子已经远去,现在不过是苟延残喘,忍痛咽泪。太祖将李煜囚禁起来已是仁慈,又如何能忍这等思念故土的词句。又是一年的七夕,在他的生辰,李煜心里的悲痛到达顶峰。尼采谓一切文字,余爱以血书者,后主之词,真所谓以血书者也。一首《虞美人》,成就了这位“千古词帝”。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小楼昨夜又东风,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栏玉砌应犹在,只是朱颜改。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这首词传到太祖的耳朵里,是决不能再容忍李煜。当晚四十二岁的李煜全身抽搐,口吐白沫而死,头足相抵,状似牵机。自此,这位久困樊笼的阶下囚终于摆脱了肉体的束缚,了无牵挂的得到了自由。


郭麐评价他:作个才子真绝代,可怜薄命作君王。


回看李煜这一生,似乎永远都在做些糊涂事,为词人成就如此之高,将亡国之痛上升为人类的基本真理层面;为君却不能励精图治,只得在似梦非梦,半醉半醒之间留得片刻的清明。


如今读他的词,并不过分追究他看似荒唐的一生,而往往被他语句中炙热又真诚的情感打动。很多时候我们爱他,就是疼惜他的赤诚,认真的爱,认真的活,比之我们要鲜活的多。




Copyright© 2020 文化传播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传播学院视频号
文化传播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