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志丨City Pop

发布时间:2025-06-10 08:05:00

夕阳西沉,高楼缝隙间透出暖金色的光,车载音响流淌出慵懒的贝斯线与闪烁的合成器音色——这便是City Pop的经典场景。这种诞生于1970年代末日本经济泡沫时期的音乐类型,以爵士乐的即兴、放克的节奏、流行乐的旋律为骨架,包裹着都市生活的浮光掠影。它既是来自经济狂飙期的悠扬回音,也是跨越半个世纪仍能击中当代年轻人精神需求的永恒美学。


City Pop是什么?

City Pop(城市流行)并非严格定义的单一曲风,而是一种融合了爵士、放克、迪斯科、波萨诺瓦的“氛围音乐”(mood music)。其核心是描绘都市生活的双重性——经济繁荣下的享乐主义与物质丰裕中的精神孤独。


图源网络


当时,日本战后经济腾飞,中产阶级崛起,汽车普及与车载音响的流行助推了这种音乐的传播。年轻人驱车穿梭于霓虹闪烁的都市或海滨公路,City Pop的律动节奏与慵懒旋律成为他们的精神配乐。音乐学者木村丰将其定义为“为城市生活方式而生的流行音乐”,歌词常围绕爱情迷思、夏夜海滩、消费主义下的浮华与虚无。视觉上,永井博、铃木英人等插画师以高对比度的蓝色调、棕榈树、敞篷车、落日海岸构建了标志性美学,与音乐共同编织出泡沫经济的梦幻图景。


你可能听过或见过它们

山下达郎


作为流派奠基人,山下达郎的创作是技术与美学融合的典范。1976年《Circus Town》作为其第一张专辑,首次将软摇滚与日本都市情绪结合。专辑中《Windy Lady》以萨克斯风段模拟海风流动感,展现早期City Pop的实验性。


竹内玛莉亚


竹内玛莉亚的《Plastic Love》堪称City Pop美学的终极呈现。歌曲以City Pop特色的合成器音色开场,歌词讲述都市男女易碎的情感游戏:“我只不过是在游戏人生 我晓得那不过是如塑料般脆弱的爱情”,歌曲如同午夜霓虹刺破冷漠假面。2018年该曲在YouTube翻红,播放量破3000w,成为全球蒸汽波运动的灵感源。


松原美纪


松原美纪的《Stay with Me》,这首1979年发行的深夜恋曲,以合成器琶音和飘渺气声唱腔,构建出“霓虹灯下的都市丽人独自一人在房间中,心中渴望和特别的人一直在一起”的梦幻意象。2020年,通过印尼歌手Rainych的英文翻唱以及Chris Andrian在油管上的传播,《Stay with Me》在国际上人气飙升,低保真采样的蒸汽波风格也在互联网上形成了独特的文化和艺术形式。


视觉艺术


不止音乐,视觉艺术亦是City Pop的重要组成部分。永井博在《A Long Vacation》上用钴蓝色块切割出几何化的海滨泳池,粼粼的池水边是轻松惬意的纯白阳伞和躺椅。与此同时铃木英人在杉山清貴作品中施展光魔法——高饱和大色块悠闲海岸边,棕榈叶脉模拟着老式显像管的扫描线,让静帧画面产生眩晕的动态光晕。这些声画联觉实验最终注入《猫眼三姐妹》与《城市猎人》等黄金时代的漫画血液之中,北条司笔下流淌着霓虹的摩登街景,实则是City Pop美学的空间化呈现。


City Pop还有何影响?

进入21世纪后,一股全球化数字复古浪潮,意外地让City Pop重焕生机。黑胶唱片产业的复兴赋予了这些80年代音乐介质新的生命与价值,City Pop原版黑胶成为收藏市场的宠儿,价格一路攀升,如《Shape》《浮游空间》等。同时,流媒体平台和智能算法的精准推送,像一位无形的策展人,不断为新一代乐迷发掘这些被遗忘的珍宝。YouTube上《Plastic Love》不可思议的翻红现象,TikTok上印尼歌手Rainych翻唱的《Stay With Me》病毒式传播,都证明了City Pop跨越时空的吸引力。这股回潮不仅限于欣赏,更引发了全球范围内的创作共鸣。中国音乐人李行亮便在其专辑《悠长假期》中,特意邀请永井博绘制封面,直接承接City Pop的美学血脉,试图在作品中复刻那种温暖又略带忧伤的都市度假情调。


图源网络


当算法播放列表推送着亚兰知子的《Body to body》,Z世代在评论区写下“从未经历却无比怀念”——这种“经济泡沫崩塌的美”的吸引力,源于其对都市人精神困境的永恒捕捉:“在疏离中寻找温暖,于快节奏中渴求喘息。”从黑胶唱片到流媒体,从东京高速路到上海外滩,City Pop用律动证明:真正的都市之声,从未因时代更迭而湮灭。

Copyright© 2020 文化传播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传播学院视频号
文化传播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