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实践二等奖获奖作品|疫情后的影院复工调查

发布时间:2021-04-14 02:45:00

“2021返乡故事”主题实践活动

二等奖作品

作者:王铎凯



2020年伊始,一场突如其来的传染病给全世界人民的经济生活、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都造成了巨大的冲击,在后Sars时代,人们第一次自愿或不自愿地戴上了口罩,感知着疫情带给我们生活的剧变。相比于洪水、地震等自然灾害,疫情具有“不可预知”与“持续时间长”两个特点,不可预知的高传染性势必会减低人们对于旅行、餐饮、娱乐等行业的需求,消费潜力被压制,进而导致经济下行;而持续时间较长的经济封锁则会给各行各业带来不同程度的“阵痛”。浙江省工业经济研究所所长兰建平表示,疫情对各行各业的影响大抵可以分为三波:首先重创旅游、航空、娱乐、餐饮、酒店等行业,短期损失预计最高可达90%;其次冲击零售、批发、物流、房地产等行业,预计短期最高损失可能达30%~60%;最后由于延迟复工、销售滞缓、劳动力不足等因素,影响制造业。由于新冠疫情的影响,影院为避免人群大量聚集,被迫停业等待疫情的缓解。


李瑞(化名)今年25岁,是成都市新都区大地影城的影片放映员,对他来说,因疫情导致的全国影院的半年休业,无异于“天塌了”。


新中路是新都老城区的一条道路,北起西街,承四合居,南至樱花园,接杨慎纪念馆。大地影城就在沿街的一个百货商场里,历史不久,只有两年,可因地处老城区商圈的缘故,生意还算兴隆。


李瑞就在五楼的影城里担任放映员一职。他个子A有170左右,白瘦,戴着副绿款眼镜,穿T恤短裤,看着很清凉。李瑞在影院工作了有一年多,当过场务、干过检票员,但他最后还是选择了放映员一职。“当初就是喜欢看电影才来影院打工,当时觉得放映员可以天天看电影,还不用与人接触,比较安逸。” 他打趣到,“啷个晓得遇到疫情,放映员只能去做些保洁了。”


放映员的工作往往从早上八点开始,在李瑞所在放映厅放映第一场电影前,李瑞至少会提前20到30分钟试放影片,检查画面、音效等硬件是否正常,遇见3D电影,还会检查3D的放映效果。在此期间,李瑞或他的同事会挨个挨个地检查电影的排期与播放列表的顺序是否一致、广告是否一致。这是个细致的工作,如果出现播放事故,放映员除了挨放映经理批,还会扣钱。


放映员的工作并不像想象一般轻松,放映室中灯光昏暗、炎热干燥,耳中除了大厅内环绕音响的轰鸣声,就是放映机的嗡嗡声。“刚开始很新鲜,每天都能看好几遍电影,后来就看疲了”,与厂房车间无二的放映室属实不算工作的好环境,刚开始的新鲜劲一过,李瑞的耐性就不足了,“好电影还好,连看几天的烂片,真的会看吐的。”


李瑞还记得疫情前他放映的最后一场电影——大年初二8点30分档的《误杀》,这天下班后,直到半年后,李瑞才又迈入放映室。


据李瑞介绍,他所在的放映厅共有三名放映员,一般两人一天,轮休,每月底薪2800元左右。“疫情刚来,影院就被叫停了,刚开始不知道有这么严重,后来武汉封了城,我们(影院工作人员)才知道问题的严重性。”李瑞说,“1月2月的时候,四川天天有新增,都吓得不敢出门。”这时候,李瑞和他的同事还能拿到每个月的底薪。


到了3、4月份,全国的高风险地区已经不多,李瑞所在影城也有过好几次复工计划。“都是听上面的风声,影院不开工,没票房,老板损失大。”可3月27日国家电影局明确了“所有影院暂不复业、已复业的立即暂停营业的”的通知后,影院所有的复工计划都搁浅了,而李瑞们的底薪也彻底没了。


底薪没了后,李瑞的同事们大概有两批,一批是挨不住休息,直接去找其他工作;一批是等待影院复工,中途做些短平快的兼职工作。李瑞选择了后者,因为有在电影院放映电影的经验与资源,李瑞自己捣鼓了个公众号,专门“分享”一些热门电影的资源,可还没等接广告盈利,公众号就被人举报、封停。后来,李瑞又找了个广场舞台灯光师的活儿,因为是零时工的缘故,工资不高,但也能混个温饱。像李瑞一样,他不少男性同事去KFC等快餐店兼职外卖员,女性同事去做微商、餐厅服务员……


全国百万电影行业者终于等到了希望。7月16日国家电影局发布文件,全国低风险地区在电影院各项防控措施有效落实到位的前提下,可于7月20日有序恢复开放营业。


在电影行业停业的半年时间里,行业中包括制作、发行、院线等各个环节的发展都受到致命地打击,伴随而来影院倒闭,股票暴跌等行业效应。而电影行业发展的停滞,不仅仅给电影人,投资者带来创作和经济上的创伤,电影作品作为媒介信息的目标受众观众,影迷也同样因为失去的院线影片而感到郁闷无奈,每周的娱乐生活仿佛失去了大半。现在。电影行业终于得以喘息,寻找持续恢复发展的方式。但在此前,已经有许多影院接连倒闭,没能够等来复工的这一天。



7月2日、14日,重庆、南京、常熟三家卢米埃影城陆续由官方账号发布闭店公告。此三家影院在近十年的营业时间里,均作为当地播放小众文艺影片的主要阵地,受到广大影迷的支持。


(图片来自卢米埃常熟影城的官方微信公众号)


从公众号截图可以看出,自2020年除夕到7月2日发布闭店公告,期间该影院始终坚持,为了尝试继续维持影院正常运营迎接复工,将运营阵地转移到线上,发布了“云观影”、“线上直播”等福利活动。


但最终也无力维持经营,并宣布于7月29日闭店。电影院作为重资产型产业,首先,影院的位置通常选择设于场地租金水电费成本十分高昂的大型商场之中。并且,电影院作为服务行业,需要支付大量涉及营销、售票以及保洁等人工资费。此外,放映机,音响等电影播放的设备的维护费用也是影院经营中的一笔重要开支。在长达半年的停业后,影院即使复工,首先要面临的就是数十万到百万的地租费用。再而就是要支付维持影院基本运作的服务人员的工资。除此之外,由于严格的防控条例,影院每日的消毒保洁经费相较以前也大幅度提高。因此,即使7月20日全国低风险地区的影院已经可以复工,还是有不少影院选择了闭店。


中国电影发行放映会在电影院复工时间敲定在7月20日的同时也公布文件《电影放映场所恢复开放疫情防控指南》。文件中除了最基本的健康扫码、佩戴口罩、测量体温、影院消毒等,文件中还有许多的细节值得被关注。


例如,1.原则上影院不售卖零食和饮料,影厅内原则上禁止饮食。这也就意味着观影过程中观众们不得摘口罩,不能吃东西,然而文件中所示的“原则上”与现实各影院的执行仍有出入。


(2020年7月20日电影院复工首日,两家手机APP的全国电影票房数据统计)


一家影院的营业收入由影片的票房、零食饮料售卖以及广告三大部分构成,其中票房的营收占比最大,其次是零食、广告。一张电影票的卖出50%的收入给到了电影专项基金的,电影播放的税费,以及制作方和出品方,另外的50%才能给到各个院线。由于票房的层层分账,而零食饮料的营收却有70%能分给各院线,因此零食饮料售卖的营收占比同样构成了影院维持运营的重要支柱。


2.实行交叉隔座售票,保证陌生观众之间间距1米以上,世界各国影院在复工后都有实行隔座售票的规定,但文件中还表示要在保证隔座率的基础上满足上座率不能高于30%。如此苛刻的播放要求,难以满足电影院收入恢复的需求。因此在真正的执行上,多数影院也只是满足了隔座交叉售票的要求,而并没有严格执行30%上座率的规定。


限制影院零食饮料售卖和上座率,即使节假日的营业高峰也会失去相较以往一半的收入。再加之停业期间欠下的地租债务,影院复工将面临的却是新一轮的亏损。但在现在这个限制重重的困难环境之下,复工后的影院终究能减轻一些停业所不能补充的经营空白。复不复工都是亏损,不少电影院实业家都表示只能两害取其轻。


微信图片_20210922204504.jpg

(图片来自2020年7月24日淘票票手机APP的选座截图)


3.影院须合理安排场次。电影放映场所减少放映场次,每日排片减至正常时期的一半。控制观影时间,每场不超过两小时。延长休息时间,对影厅充分清洁与消毒。不同影厅错时排场,避免进出场观众聚集。场次减少和上座率限制的规定从现在看来对影院经济的恢复依然有着不小的影响。而“每场放映不超过两小时”的要求对于电影放映更加苛刻。90—130分钟是为观众所熟知当下电影最常见的片长规格,不少好莱坞大片、国内外文艺片更是习惯于剪辑出两个半小时到三个小时的影片时长。假如电影院正在热映一部片长130分钟的电影,由于影院规定,多数观众都会提前10分钟进入影厅。即使最早进入影厅的观众在影片最后10分钟播放片尾字幕的时间开始离场,那么该观众在影院停留的时间都超过了两个小时。在影厅时间停留不超过两小时和较短时间地超过在影厅内停留两小时之间风险的差别,我们不得而知。


电影院复工在即的消息一出,李瑞和他不少同事马上就回了影城。刚回影城时,工作异常繁重,因为人手不够,放映员们也要干场务的活儿,如打扫卫生、测试更换机器、整理宣传海报等物料,复工前几天,李瑞常常干到晚上11点过。除此之外,他们还要忙着分析影片排映比例、进行安全培训、采购消毒水等防疫物资。


影院复工之初,放映的大多是一些李瑞“看过N遍”的旧片,如《战狼2》《白蛇缘起》之类。但当听到放映机的嗡嗡声,闻到熟悉的机油味儿时,李瑞还是心潮澎湃。当问到影院的防疫标准时,李瑞表示与一般影院一样,观看电影时需全程佩戴口罩、影院两座之间会隔开一个位置。但他也说,“除了进影院前要扫绿码登记外,售票员对没戴口罩的(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影厅内也是,大多数人会选择紧挨着,而不是分开坐,我们也不会特意去打搅他们”。“大家都对这时候来看电影的人有种天然的好感。”他补充到。


“除了我们(回到影城的员工),还有好多人已经在外面有了活路(工作),影院也在紧急招聘。”李瑞表示。他则觉得影院工作较稳定,且放映室里比较清闲,他可以利用每天工作的闲暇时间自学Java(计算机编程语言)。“天塌了之后,才知道拥有一门手艺的重要性。”最后他苦笑着说。



创作手记

大一在电影社团观看《天堂电影院》时,我就想过要做一次电影院本身的选题。本文创作的时间也正值一个特殊的时期,因为疫情的原因,全国乃至世界范围的影院停工。而在这个获取影像资源无比便利的时代,为什么还有无数人在呼唤影院的回归?蔡永康曾解释:“因为黑暗的庇护,看电影的人,平常不敢放肆大笑的,放肆大笑了,平常不敢放肆大哭的,放肆大哭了。在人生里假装矜持有品味的假装勇敢的假装男人气女人气的,都仰赖着黑暗的庇护,得到了两小时的假释。”作为观众,我们是为了看电影,还是为了去电影院?通过实地采访和网络信息的搜集,尽力从电影院,放映员角度为大家呈现出一个电影产业幕后的世界。


老师点评

王铎凯同学的作品选取的影院复工这个点,对于我们考察后疫情时代的社会文化生活和娱乐产业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案例。调查切合实际,思路明晰,符合自身能力和实践要求。作品有意识地收集和运用相关背景资料,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实地考察深入度不够,获取一手资料不足问题。

点评人:宋晖


Copyright© 2020 文化传播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传播学院视频号
文化传播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