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语新声|正义、人性与程序的交织

发布时间:2024-12-21 08:00:00

在电影法律与正义的交汇、人性与真相的纠缠中,我们常常能见证那些最引人入胜的故事。在本期新语新声中,我们将一起探索三部经典的法律题材电影——《控方证人》《十二怒汉》《第二十条》,挖掘正义、人性与程序交织的深度,感受每一部法律题材电影所展现出的非凡魅力。


01

《控方证人》


图源于网络


伦敦著名刑案辩护律师威尔弗莱德爵士心脏病初愈,本不应再接刺激案件,但律师梅休带来的当事人沃尔却引起了他的兴趣。沃尔结识了富婆艾米丽,艾米丽十分欣赏他,并修改遗嘱将自己的8万英镑留给他,然而艾米丽随后竟然惨遭杀害,沃尔因此成为了警方头号嫌疑犯。唯一能证明其清白的是他的妻子克里斯汀。但克里斯汀表现冷漠且言语暗示另有隐情,之后她竟转做控方证人指证沃尔杀人,让案件情况急转直下。随着调查深入,爵士发现种种证据对沃尔不利。但最终,爵士通过推理和调查揭穿了克里斯汀的真实意图,原来她深爱着沃尔,她选择做控方证人是为了让陪审团相信沃尔没有杀人。然而,沃尔在被无罪释放后得意忘形,露出马脚,原来他早已背叛妻子另有新欢,最终被深爱他并被他愚弄的妻子一刀捅死在法庭上。




图源于网络

影片围绕一宗谋杀案展开,情节跌宕起伏,多次反转。这部电影展现了法律在认定事实过程中的复杂性和局限性,同时提醒了人们,法律的尊严在于对真相的追寻,而真相往往比表面所看见的更加复杂。沃尔为了利益不择手段,利用他人的感情,展现了人性中的贪婪和自私;克里斯汀对沃尔的爱盲目而深沉,甚至不惜在法庭上作伪证,体现了人性中的情感冲动和盲目性。尽管影片中法律的判决出现了偏差,但最终正义还是得到了伸张。克里斯汀在得知真相后亲手杀死了沃尔,这是一种超越法律的正义裁决。而韦菲爵士在最后决定为克里斯汀辩护,也体现了他对正义的坚守和对自己错误的救赎。



02

《十二怒汉》



图源于网络


一个在贫民窟长大的18岁少年被指控谋杀生父,案件的旁观者和凶器等各方面证据都对他极为不利,似乎已铁证如山。由12个不同职业的人组成的陪审团,需要在休息室达成一致意见来裁定少年是否有罪。

一开始,除了8号陪审员之外,其余11人都认为少年有罪,在还未进行讨论前就早早认定了这一结果。但是,8号陪审员却提出了“合理疑点”,坚持要求对案件进行讨论,他的这一举动激怒了其他陪审员。然而,他凭借耐心与毅力,对三个关键证据进行科学的推测,逐一说服其他陪审员重新审视案件。

在讨论过程中,12名陪审员因为三观、思维方式的不同而爆发冲突,他们带着偏见、情绪和个人经历进行推理和争论,表决结果也不断发生戏剧性改变。最终,经过激烈的讨论和思想的交锋,所有陪审团员都负责任地投出了自己神圣的一票,一致裁定少年无罪。少年的正义得到了伸张。



图源于网络

影片核心在于展现法律制度下寻求公正裁决的过程。陪审员们起初对案件态度不一,多数人仅凭表面证据和个人偏见就倾向定罪,这反映出司法实践中可能存在的草率。而 8 号陪审员坚持“合理怀疑”,带动大家深入探讨证据细节,体现出法律公正需建立在审理严谨、排除疑点的基础之上,同时强调了法律程序公正及对生命高度负责的态度,法律应是维护公平正义的坚实防线。电影一开始,其中11位陪审员仅仅通过小孩的身份就判断其有罪,生动刻画了人性复杂及偏见的影响。在讨论中,却有部分人能克服偏见,展现人性善良与理性一面,这深刻揭示人性有弱点但也有自省和追求正义的能力,提醒人们警惕偏见对判断的扭曲,倡导以理性和包容对待他人,尊重每一个个体在法律面前接受公正裁决的权利。


03

《第二十条》


图源于网络


《第二十条》主要讲述了挂职到市检察院的检察官韩明意外卷入到了一个分歧巨大的案件。案件涉及到对“正当防卫”的认定,如为见义勇为讨要说法的公交车司机、对村中恶霸奋起反抗的村民、制止校园霸凌而打伤施暴者的中学生等情况。韩明与搭档吕玲玲分歧不断,但最终二人顶住压力,还了案件相关人员一个公平。影片深刻剖析了司法实践中第二十条沉睡的原因,展现了韩明在法律与人性之间的挣扎,以及他在事业与家庭间寻求平衡的过程。



图源于网络


影片主题深刻且富有层次。从法律层面看,它聚焦于“第二十条”,即正当防卫的认定与实践困境,揭示出司法实践中对这一关键条款理解和运用的复杂性。这不仅是对法律条文的审视,更是对司法公正和严谨性的探讨。在人性维度上,电影展现了普通人在面对不公时的无奈与抗争,以及司法人员在职业操守和内心良知之间的艰难抉择。韩明的坚持,源于对正义的执着追求,他在冰冷的法律条文和鲜活的人性诉求之间,努力寻找平衡点,让观众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与力量。这种人性与法治的交织,升华了影片的主题,使其超越了简单的法律故事,成为对社会公平、正义与人性关怀的深刻追问,呼吁在法治框架下,让法律充满温度,让人性的善良与公正得以彰显,从而推动社会向更加公平、正义、和谐的方向发展。

《控方证人》《十二怒汉》和《第二十条》这三部电影都围绕法律与司法展开,深刻探讨了实现正义过程的复杂性。正义与罪恶在三部电影中并非是简单的黑白,每一部电影里都体现了正义的多面性和现实所遇见的困境。从《控方证人》法庭上证据与证词的交锋,到《十二怒汉》中陪审团对案件的审慎思辨,再到《第二十条》对正当防卫条款的现实扣问,都揭示了法律公平的实现并非坦途。同时,三部电影也深刻展现了人性的复杂。无论是证人、陪审员还是司法人员,他们的人性都是偏见、良知、勇气等多种因素共同交织而成的,个体坚守正义的意义对法律公正和社会公义的重要性可见一斑。

Copyright© 2020 文化传播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传播学院视频号
文化传播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