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新看世界丨机器人比完赛一起贴贴

发布时间:2025-04-26 08:00:00

新闻短评

机器人比完赛一起贴贴

全球首个人形机器人半程马拉松终点处,上演可爱一幕:亚军“小顽童”冲线后,又去迎接第三个冲线的“旋风小子”,来自同一团队的两个机器人相遇,温暖“贴贴”。(4.19央视新闻)


短评:

真没想到机器人竟然也懂得“兄弟情深”。


女子竟开车去考科目一

怕迟到,女子开车去交警队考科目一,女子初次报考驾驶证,竟然直接开车来参加科目一考试?!交警都懵了:无证驾驶,依法处理。

(4.21人民日报)


短评:

这姐也是懂“知行合一”的。


村干部为带货,摸爬滚打全用上了

在重庆綦江区三角镇中坝村,36岁的村干部蒋婷婷,一门心思帮着村民致富。“不顾形象趴在水田里抓大鹅”“脸上经常鼻青脸肿”......今年以来,她和村里的其他干部开设账号“村干部蒋婷婷”,通过拍“土味”短视频,不仅成功“出圈”,还把村里的土特产推销了出去。(4.21封面新闻)


短评:

这哪里是村干部,简直是“拼命三郎”转行当带货达人。


26岁公交司机,爆改工位变痛车

近日,有网友在湖北宜昌的街头看到一辆“痛车”,跟一般的私家车不同,这是一辆公交车。据悉,这辆车的驾驶员是位98年的萌妹子,作为二次元爱好者的她坦言,装扮“痛公交车”,是为了“让自己上班开心”,没想到成了网红打卡点,有乘客为坐这辆车等了2个多小时。车队负责人回应:事前已进行安全评估, “一切在不影响安全的前提下。”(4.23封面新闻)


短评:

工位一痛,快乐翻倍。



社区回应业主在小区,摆满石头引众怒

近日,浙江丽水市民王女士向封面新闻记者反映,她所居住的嘉慧园小区出现“石头阵”。据了解,小区草坪上堆放的石头由住在12栋的业主邓先生所为,自今年2月初以来,周边住户多次反映无果。邓先生介绍了自己放置石头的动机:“是为了提升小区的品质。我看其他小区都有几十吨的石头摆在那里,很好看,但我们小区有草坪有树木就是没有石头。”邓先生表示,自己想通过摆放石头把小区变成全省一流小区。对于小区其他居民认为石头将草坪压坏一事,邓先生则不认可。(4.23封面新闻)


短评:

石头没镇住颜值,先镇住了邻居的怒火!


老外被一针扎出女高音

近日,一段老外就诊的视频在网络热转。画面显示,一位女性在诊所打针时被吓得当场“飙高音”。4月23日,红星新闻记者核实到该诊所位于浙江义乌市,诊所老板告诉记者,事情发生在4月18日下午2点左右,扎针的女病人因为腰痛连续输了几天液,大家都不知道视频在网上走红,但护士们对这位病人印象非常深刻。(4.23红星新闻)


短评:

这位外国友人怕不是被针头打通了“高音任督二脉”。


男子闻臭袜子后,确诊细菌性结膜炎

近日,福州35岁的王先生深吸自己发酸的袜子后,被确诊为细菌性结膜炎,双眼红肿几乎睁不开、眨眼成煎熬。据悉,王先生是个 “老脚气” 患者。医生称,袜子可能沾染细菌或真菌,在闻袜子时,可能通过口腔或鼻腔进入体内,从而引发结膜炎。(4.24封面新闻)


短评:

袜子:“没想到有一天,我也能凭“毒”出圈。”


新闻快评

12岁男孩在路口骑车兜圈,被撞负全责

2025年3月8日下午13:19左右河南登封卢店镇朝阳路与少林大道交叉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名未满12周岁的男孩骑自行车在路上玩要时,无视交通信号灯和来往车辆,在非机动车道逆行,并多次在路口兜圈。几分钟后,男孩闯红灯冲进路口时与一辆正常行驶的小轿车相撞。所幸男孩仅受轻伤。经调查,由于男孩未满12周岁且闯红灯,因此承担事故全部责任。交警提示:交通安全至关重要,家长需切实履行监护职责!请勿让孩子独自骑行上路,及时纠正孩子的危险行为,强化安全教育和法治意识。莫让“侥幸”心理成为威胁孩子安全的隐患!(4.22中国新闻周刊)


快评:

河南登封一名未满12周岁的男孩骑自行车闯红灯被撞,因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实施条例》承担全责。事件看似个案,实则暴露未成年人交通安全教育中法律刚性、监护软性、教育惰性的深层矛盾。

从男孩自身角度看,他缺乏基本的交通安全常识和规则意识。在路口肆意逆行、闯红灯、兜圈,完全没有意识到这些行为可能带来的严重后果。这反映出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安全教育的缺失。学校和家庭作为孩子成长的重要环境,都有责任引导孩子树立正确的交通安全观念。学校可以通过开展交通安全课程、主题班会等形式,向学生传授交通法规和安全知识;家庭中,父母更应以身作则,在日常生活中教育孩子遵守交通规则,如过马路走人行横道、看信号灯等。

家长的监护责任在此次事件中也暴露无遗。孩子未满12周岁就独自骑自行车上路,家长却没有及时制止和监管,这是对孩子安全的极大忽视。监护人不仅要照顾孩子的生活起居,更要关注他们的行为安全。在孩子的安全问题上,任何一点侥幸心理都可能引发不可承受的后果。如果家长能够切实履行监护职责,提前告知孩子骑行上路的危险和规则,或者不让孩子在没有大人陪同的情况下独自骑行,这场事故或许就能避免。

这起事故也为整个社会敲响了交通安全教育的警钟。交通安全关乎每一个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相关部门应加大交通安全宣传力度,不仅针对机动车驾驶员,也要面向广大非机动车骑行者和行人,提高全民的交通安全意识。在学校、社区、乡村等场所,开展形式多样的交通安全宣传活动,如发放宣传资料、举办安全讲座、播放事故警示片等,让交通安全理念深入人心。


装修工记错房号将邻居家砸毁

4月21日,天津,一小区业主李先生反映自己是02室的房主,两名装修工人误入自己的家,将房屋内的地砖、衣柜、床铺及房间门全部拆除,造成经济损失1万多元。李先生称,自己的房子买了十几年了,之前一直出租,门锁坏了,后期准备把拆掉的东西都扔了,让装修的给自己换个木地板和两扇门,其他的不用赔。(4.22荔枝新闻)


快评:

天津装修工人因记错房号误拆邻居家,业主李先生放弃索赔的“大度”引发热议。事件背后,是装修行业流程失范、权责模糊、监管真空的集体病灶。

从装修工人角度而言,进门施工前,核对房号、确认业主身份本应是最基本的职业操作流程,是对工作最起码的尊重和对客户权益的保障。然而,这两名工人仅凭臆测,在未作任何确认的情况下就贸然开工,这种极不负责的态度,不仅让李先生的家遭受损失,也损害了整个装修行业的信誉。如果装修师傅都如此行事,消费者又怎能放心将自己的家交给他们?在任何行业中,责任心都是从业者的立足之本,失去了它,技术再高超也难以赢得客户信任。

李先生的大度处理方式令人赞赏,但宽容不应成为行业管理不善的庇护伞。这件事反映出装修行业在管理上存在诸多漏洞。装修公司是否对工人进行了足够的培训?施工前是否有完善的确认机制?在监管方面,有没有定期对施工现场进行巡查,确保施工流程规范?如果这些问题得不到解决,类似的“乌龙”事件恐怕还会再次上演。

这起事件也让我们思考,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如何更好地去保障自己的权益。李先生的门锁损坏,客观上为装修工人的误闯提供了一定条件,虽然这绝不是装修工人犯错的借口,但也提醒我们,要做好居家安全的防范措施,保护好自己的财产安全。同时,当遇到类似权益受损的情况时,李先生展现出的冷静与理智也值得我们学习,他没有在盛怒之下做出过激反应,而是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基础上,给予他人一定的理解和宽容,以较为平和的方式解决了问题。

天津这起装修工人误拆事件,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生活插曲,它是行业问题的一个缩影,反映出责任心缺失、管理漏洞等深层次矛盾。希望通过这起事件,装修行业能加强管理,规范流程,从业者能提升责任意识,也希望每个人都能从中学到如何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同时,妥善处理生活中的矛盾与纠纷,让我们的生活环境更加和谐、有序 。


昆明海关查获罂粟苗981株

近日,昆明海关所属孟连海关关员发现1名入境旅客随身携带的行李物品机检图像异常,其携带的塑料袋中查获一批植物幼苗,经进一步检测呈吗啡阳性,为罂粟苗,共计981株。目前,上述物品已被依法扣留。(4.22人民日报)


快评:

罂粟,作为制作鸦片、吗啡、海洛因等毒品的主要原料,其危害人尽皆知。毒品不仅侵蚀着个人的身体健康,导致成瘾、疾病甚至死亡,还会对整个家庭造成毁灭性打击,让无数家庭支离破碎。从社会层面来看,毒品的泛滥会引发犯罪率上升、社会治安恶化等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社会的和谐发展与稳定进步。而这981株罂粟苗一旦成功入境并被非法种植、利用,其后果不堪设想,将为毒品犯罪的滋生提供土壤,给社会带来巨大的安全隐患。

此次海关成功查获罂粟苗,彰显了海关部门在维护国家安全和社会稳定方面的关键作用。孟连海关关员通过行李物品机检图像发现异常,随后进行人工查验、试剂检测,整个过程环环相扣、高效专业,体现了海关严谨的工作态度、先进的检测技术以及丰富的执法经验。海关作为国家的门户守卫者,每日面临着大量的人员和物品出入境检查工作,他们时刻保持高度警惕,不放过任何一个可疑细节,为我们筑起了一道坚固的禁毒防线。近年来,海关不断升级查验技术,引入AI图像识别系统与人工智能安检联动机制,大大提高了对违禁物品的识别率,让试图蒙混过关的不法分子无处遁形 。

从携带罂粟苗入境者的角度来看,其行为背后的动机值得深思。无论其是出于无知、法盲,还是心存侥幸,都不能成为违法的借口。在信息发达的今天,毒品的危害以及相关法律法规应当是广为人知的常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五十二条规定,非法买卖、运输、携带、持有未经灭活的罂粟等毒品原植物种子或者幼苗,数量较大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然而,仍有人铤而走险,试图挑战法律底线,这反映出部分人法律意识淡薄,对毒品危害的认知严重不足。我们需要加强对公众,尤其是出入境人员的法律宣传和禁毒教育,普及毒品原植物相关知识,让人们清楚认识到非法携带、种植毒品原植物的严重后果,从源头上减少此类违法行为的发生。

这起事件也提醒我们,打击毒品犯罪是一场长期而艰巨的斗争,需要全社会的共同努力。除了海关加强监管查验外,公安、司法等相关部门应加强协作,形成打击合力,对毒品犯罪行为进行全方位、全链条的打击。同时,我们每个人都应当提高禁毒意识,积极参与到禁毒斗争中来,如发现可疑的毒品相关线索,及时向有关部门举报。我们要始终保持对毒品的高度警惕,支持海关等执法部门的工作,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让毒品无处容身,为构建一个无毒的社会环境而努力。

Copyright© 2020 文化传播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传播学院视频号
文化传播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