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新看世界丨300万网友严选新生军训服

发布时间:2025-06-08 08:05:00

新闻短评

300万网友严选新生军训服

近日,山东轻工职业学院发文,号召大家为2025级新生挑选军训服装。由于6个参赛作品“各具特色”,吸引了上百万人投票。截至5月24日中午12点投票结束,共有313万余人参与,其中272万余人投票给了最显眼的6号军训服。有网友评论道:“助力每一个梦想,期待返图。”(5.24大象新闻)


短评:

大家真是不辞辛苦地做坏事。


英国一公司招聘猫咪专属秘书

时薪近千元

英国伦敦一家私人飞机公司创始人正在为其猫咪“杰瑞”招聘专属秘书的事件,引发公众热议。这份工作的时薪约630-970人民币,是英国宠物看护平均时薪的6-9倍。工作内容主要是照顾猫咪,确保其在办公室舒适快乐,每周五播放古典音乐。这份工作预计每人每周的工作时间为8到12小时。(5.28封面新闻)


短评:

打工人看得眼泪从眼角流出来。


10秒做美甲

3D打印机惨遭嫌弃

近日,市面上出现一款能“10秒出美甲、款式无限”的3D智能美甲打印机。它连接手机相册就能直接打印图案,价格3580元--6980元。记者发现,电商平台数据却很“打脸”,多数品牌销量惨淡,付款人数寥寥。25岁美甲爱好者小王算了笔账:她做美甲年花费几千元,乍看打印机性价比高,但果断拒绝。她表示,美甲店能现场沟通调整细节、DIY原创款,这是机器给不了的;而且去美甲店本就是为享受人工服务。记者走访成都春熙路商圈美甲店发现,店内均未引入该设备。店员吐槽:打印前还得人工修剪打磨,全程离不开人;顾客要的是私人定制,打印机的“流水线作业”根本没法比。(5.28封面新闻)


短评:

机器再快也比不过美甲店拿捏人心啊。


小学生买煎饼

掏出纸质版二维码

近日,河南漯河,小学生放学买煎饼没手机,家长提前打印纸质二维码核销。老板:挺方便的,孩子也不用带电子产品(5.27封面新闻)


短评:

果然一代人有一代人的粮票。


店铺紫色内裤

周销量上涨10倍

高考临近,紫色内裤、旗袍、向日葵成了家长们的“宠儿”。“我们一家三口都穿上了紫色内裤,我还买了绿色旗袍,寓意‘紫腚能行’‘一路绿灯’。”6月5日,考生家长赵女士表示,虽然这不会对孩子成绩有根本性影响,但是在重要日子图个好彩头也是一种美好的期待。记者注意到,某线上店铺商品页面显示,紫色内裤周销量竟然上涨了10多倍。除了紫色内裤,“旗开得胜”的美好祝愿让不少旗袍店铺生意暴涨。成都一家旗袍店铺店主介绍,“有一位客人直接买走了三件旗袍,打算在孩子高考的三天都穿,每天不重样。”陈女士说,比如高考第一天穿红色旗袍,第二天穿绿色旗袍,第三天穿金色旗袍,每天寓意都不同,表达对孩子的祝福和期待。(6.5封面新闻)


短评:

主打一个用“谐音梗”给孩子疯狂叠好运buff!


师傅厂房内丝滑甩动

200升大油桶

近日,山东滨州与江苏扬州两地厂房师傅展现的“丝滑操作200升大油桶”技能引发网络热议。这一现象的核心在于工人通过长期实践积累的独特技巧,使得重量超过200公斤的油桶在其操控下灵活移动,甚至能沿特定路线自主拐弯。(6.5中国新闻网)


短评:

三百六十行,行行有高手。


泡泡玛特丑鱼越丑越上瘾

当LABUBU在全球市场掀起抢购热潮时,一款海绵宝宝“丑鱼”系列盲盒也突出重围,成为新晋“爆款”。6月5日,记者走访成都多家线下潮玩店,店员均表示:“线下根本没货。”这款由泡泡玛特新推出的搞怪毛绒盲盒系列,其“丑鱼”们有着凸出的眼睛和厚厚的瘪嘴,或丑萌,或呆板,散发着一种“淡淡的死感”,却正中年轻人下怀 。据悉,该盲盒早在4月1日就已发售,记者查询多个平台,线上均处于断货状态。相关工作人员透露,目前该产品售空下架,但会不定时补货。有网友表示:“一开始觉得59元太贵,没想到根本抢不到。”好不容易在补货时抢到,发货时间却已经排到10月份。二手交易平台上,“丑鱼”价格一路飞升。原价59元的普通款被炒至近180元,原价354元的整端盲盒(6个)售价涨至639元 ,单个“鱼”售价在116元-177元之间,而隐藏款售价更是高达389元,溢价6倍左右。 记者走访成都多家线下潮玩店和自助机,均未发现该盲盒系列踪影,店员也表示不清楚何时补货。(6.5封面新闻)


短评:

一边喊着“丑拒”,一边悄悄掏出了钱包。


新闻快评

2025全国高考报名人数

较去年少7万人

5月28日,2025年全国高考倒计时10天。据央视新闻发布数据,今年高考生报名人数1335万人。其中有1.4万余名残障考生参加考试,包括来自12个省份的16名盲人考生。另据教育部网站,2024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为1342万人,对比发现2025年全国高考报名人数较2024年减少7万人。虽人数略有下降,但仍有激烈竞争,在此也祝福令年高考生能笔下生花,心想事成,考出自己理想的成绩。(5.28央视新闻)


快评:

2025年全国高考倒计时之际,教育部公布今年高考报名人数为1335万人,相较于2024年的1342万人减少7万人,这是自2017年以来高考报名人数首次出现下降。此消息一出,迅速引发社会各界广泛关注和讨论。这看似只是一个简单的数字变化,实则是人口结构、教育政策与社会认知等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背后隐藏着深刻的教育变革信号。

从人口结构来看,2025年高考生大多出生于2006或2007年,这两年出生人口较之前有所减少,适龄人口基数下降直接影响高考报名人数。但这仅仅是一个表面因素,更深层次的是,它提醒我们教育规划要与人口发展趋势紧密结合。随着人口形势的变化,教育资源的配置也应做到及时的调整,避免出现教育资源过剩或短缺的情况。

而复读生规模的变化对高考人数影响也同样明显。新高考改革下,考试内容、选科模式和录取规则的变化,让不少考生和家长对复读持谨慎态度。这反映出教育改革对考生和家长观念的冲击,也促使教育部门和学校在推进改革时,要充分考虑考生的适应情况,加强政策解读和指导,帮助考生更好地应对改革。

不过,教育政策调整与升学渠道多元化,也是此次高考人数下降背后的重要变革力量。中职、高职升入本科院校的通道不断拓宽,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的界限正在被打破,这是教育向多元化、实用性发展的重要标志。一直以来,我国存在着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认为职业教育低人一等。但事实上,随着制造业的发展,社会对技能型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职业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此次高考人数下降,正是一个契机,让我们重新审视职业教育的价值,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和支持,提高职业教育的质量和社会认可度,让职业教育成为与普通教育同等重要的选择。而国际教育的发展,也使得部分学生选择海外升学,不再参与国内高考竞争。这体现了教育全球化的趋势,也反映出家长和学生对教育多样化的追求。在全球化背景下,我们的教育不能再闭门造车,而应积极与国际接轨,引进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拓宽学生的国际视野,培养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

尽管高考报名人数下降,但竞争压力未必减小。部分省份报名人数仍在增加,优质高校招生名额变化相对不明显,且高分考生比例有上升趋势。这说明高考竞争的本质并未改变,依然是对优质教育资源的争夺。2025年高考报名人数下降是一个转折点,预示着我国教育正从传统的单一模式向多元化、现代化转变。在这个过程中,教育部门、学校、家长和学生都需要积极适应变革,抓住机遇,共同推动教育的发展,为社会培养更多适应时代需求的人才。


坐飞机儿童票880元

成人票400元

5月27日,记者登录某旅行平台,选择6月16日上海至海口某航班,显示成人票400元,儿童票880元。这时能否将儿童票换成打折成人票?记者就此咨询该旅行平台,对方回复称,有的航空公司不支持儿童购买打折成人票,具体以页面展示为准。儿童票为何与成人票出现了“价格倒挂”现象?航空公司的定价逻辑是否违背公平原则?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如何保障?记者就此展开调查。(5.29法治日报)


快评:

近期,儿童机票与成人机票“价格倒挂”现象引发热议。据《法治日报》报道,记者登录某旅行平台查询发现,6月16日上海至海口某航班,成人票400元,儿童票却高达880元。这一现象不仅让消费者感到困惑,也引发了对航空公司定价逻辑和消费者权益保障的深入思考。

从航空公司定价规则来看,我国儿童机票定价规则可追溯至1996年,规定未满12岁儿童按成人全价票50%购票。2004年修订为儿童按照同一航班成人普通票价的50%购买儿童票。2021年交通运输部公布的规定赋予航空企业更多自主性。如今,多数航空公司规定已满2周岁但未满12周岁儿童按同一航班成人普通票价50%购票,或可购买五折以外其他票价客票。但实际中,成人票因淡旺季、出行时间、提前预定等因素常享受动态打折优惠,而儿童票“50%优惠”对应成人固定市场票价,一旦成人机票折扣低于50%,就会出现“价格倒挂”。

这种“价格倒挂”现象违背了公平原则。儿童票优惠是国家福利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现对儿童群体的关爱。当折扣成人票价低于“优惠”后的儿童票价时,所谓的“优惠”实则剥夺了儿童享受正常市场打折优惠的权利,让儿童及其家庭承担了不合理的费用,这与社会公平理念背道而驰。

对消费者权益的损害也不容忽视。消费者在购票时,往往基于儿童票应更优惠的认知进行决策。“价格倒挂”使消费者的选择权受到限制,部分航空公司不支持儿童购买打折成人票,让家长无法为孩子选择更经济的购票方案。消费者的知情权也未得到充分保障,航空公司在定价和销售过程中,对儿童票与成人票价格差异的规则解释不够清晰透明,消费者难以理解为何儿童票会比成人票贵。

为解决这一问题,需多方共同努力。政府应加强对航空市场的监管,完善儿童票价优惠政策。一方面,要明确儿童票定价应根据成人实际支付票价动态调整,设置合理的优惠固定比例或浮动比例,避免“价格倒挂”。另一方面,督促航空公司提高执行国家民航票价政策的自觉性,确保儿童、婴儿等群体的优惠票价政策真正落实。航空公司自身也应优化经营管理,降低运营成本,而不是将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同时,要提高票价优惠的透明度,在官网及时公布具体规则及其变化,保障消费者的知情权。此外,消费者也应增强维权意识,遇到不合理的票价情况,及时通过合法途径维护自身权益。


韩国浦项军机坠落

已致2人死亡

新华社快讯:据韩国媒体29日报道,韩国浦项海军巡逻机坠落已造成2人死亡。此前据央视新闻消息,当地时间29日下午13时52分左右,韩国海军一架军机在韩国东南部城市浦项坠落山中。(5.29北京青年报)


快评:

当地时间5月29日下午,一则噩耗震惊韩国:一架海军巡逻机在东南部城市浦项坠落山中,韩国媒体后续报道事故已造成2人死亡。这起悲剧不只是一场孤立的意外,更是韩国军事安全与军工体制问题的集中爆发。

从表面看,巡逻机坠毁或许是机械故障、操作失误或外部突发因素导致。但深入挖掘,会发现背后有着更深层次的问题。这架失事的巡逻机机龄近30年,虽说多次升级,可老化的机体结构与不断缩短的维护周期,都预示着风险在不断累积。韩国在装备维护上的投入不足,仅占国防预算的12%,远低于采购占比,使得老旧装备的保养难上加难。与此同时,长期被三星、现代等财阀垄断的军工产业,因缺乏竞争与技术创新动力,导致产品质量监管与维护标准执行不力,这才是事故频发的深层原因。

韩国近年来军事事故频发,从空军战机误炸居民区,到陆军无人机与直升机相撞,再到此次海军巡逻机坠毁,绝非偶然。这一系列事件反映出韩国军队在管理上的混乱,权责不明、管理真空,官僚主义盛行,对风险漠视,使得从装备维护到人员训练等各个环节都存在严重漏洞。

这次事故也给全球其他国家提了个醒。对于老旧装备,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评估其剩余使用寿命,在维护与更新之间找到平衡。同时,完善军工体制,引入良性竞争机制,加强质量监管,避免利益集团对军工产业的不当干预,确保军工产品的安全性与可靠性。

希望韩国能以此次悲剧为契机,深入改革军队管理与军工体制,加强对老旧装备的维护和更新,提高人员训练水平,完善安全管理体系。唯有如此,才能避免类似的悲剧再次上演,保障军人的生命安全,维护国家的军事安全。

Copyright© 2020 文化传播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传播学院视频号
文化传播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