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返乡故事”主题实践活动
优秀奖
作者:张小闯
婚恋观迭代
图源网络
腊月二十八的老家宅里,雪花扑簌簌落在青砖灰瓦上。我裹着羽绒服挤进三叔家堂屋时,炭火炉上的铜火锅正咕嘟作响。27岁的表姐小雨刚夹起涮羊肉,就被三婶的问话钉在座位上:"听说你那个郑州男朋友没买房?你们到时候彩礼准备要多少"十二道目光聚光灯般扫来,表姐扶了扶眼镜开口道:"我们打算先工作几年,攒点积蓄,房子和彩礼不是首要条件。"二叔的酒杯"咚"地砸在核桃木桌上:"胡闹!怎么能不要彩礼?你爷那辈结婚还要对八字批黄历!"
这样的对话几乎每年过年回家都能听到,谁家对儿媳生了大胖小子,谁家的姑娘快三十了连对象都找不到······作为新闻传播专业的学生,我意识到这些碎片化的话题谈论背后,是城镇化率60%的河南正在经历的婚恋观念地震。
婚姻祛魅
图源网络
在商丘师范学院旁的奶茶店,我见到了初中同学李航。这个毕业于郑州大学的程序员,正在制作"婚姻风险评估表"。我们两个寒暄了几下,说到近来在忙些什么,李航讲到自己的婚姻调查研究。"你知道吗?我做过调查了,咱县去年诉讼离婚的00后有37对,平均婚姻存续期只有2.1年。"他翻出手机里的Excel表格向我展示,他将婚姻拆解为情感价值、经济成本、风险系数三大维度。数据来源是他连续三天泡在县民政局抄录的公告信息。
最让我震惊的是"彩礼折现率"计算公式:彩礼金额÷(男方家庭年收入×预期婚姻年限)。"按这个算法,隔壁村老张家要28万彩礼,相当于让小两口背了年利率18%的债务。"李航的姑妈就是典型案例——为给儿子凑彩礼,她在县城超市连值三个夜班,最后晕累倒在货架旁连夜送去医院抢救。
正月初八我陪发小去婚姻登记处时,见证了戏剧性一幕。发小和她男朋友这对00后情侣拒绝28.8万彩礼,却要自费做全基因组检测。我正在震惊发小什么时候有这样超前的思想觉悟,发小的父母直接反对,觉得发小和男朋友简直是有钱烧的慌。发小指着检测报告对她的爸爸妈妈解释到:"爸妈,我俩都是β-地中海贫血基因携带者,要孩子得做三代试管。"现场顿时炸锅,周围人纷纷交头接耳:"还没过门就咒自己生不出娃?"“现在年轻人到底怎么想的?”后来我和发小在县医院拿到数据:2023年商丘婚检率从68%暴跌至42%,但基因检测量激增300%。产科张医生聊天时候说:"现在年轻人大多是带着《中国出生缺陷防治报告》来咨询,反而老一辈觉得做婚检是丢人现眼。"
图源网络
生育困局
大年初二走亲戚,表姐朱朱被围坐在褪色的牡丹花布沙发上,这位河南大学毕业后转型跨境电商主播的"新农人",此刻成了家族饭局的人形箭靶。"三十了还不生孩子?你妈像我这么大时都抱俩了!"三姨的银镯子磕在搪瓷碗沿,发出刺耳的脆响。 表姐突然掀开米色高领毛衣,一道暗红色蜈蚣状疤痕横亘在小腹:"去年腹腔镜手术切了半个子宫,够不够当理由?"满屋寂静中,她点开手机监控APP:凌晨三点的义乌仓库里,机械臂正分拣着印有她直播专属LOGO的包裹。"看见这些飞往几十个国家的快递箱了吗?它们就是我的孩子。"
在表姐朱朱的直播间里,补光灯照亮她小腹疤痕上贴着的暖宝宝。镜头前她正用流利英语推销汉服。"这款马面裙海外爆单,工厂小妹这个月多挣了四千块奶粉钱。"下播后她给我看诊断书:子宫肌瘤复发概率67%,但MCN合约规定五年内不得怀孕。 "知道最荒诞的是什么吗?"她点开直播间智能推荐系统,"算法发现我讲妇科病史时,观看时长涨了3倍。"果然,在"带病拼搏"人设加持下,她的直播间人满为患,粉丝们刷着"姐姐好励志"“姐姐辛苦了”的弹幕,却鲜少有人问及那道疤痕背后的医保缺口——剔除商业保险免责条款后,她实际承担的手术费比县城月均工资还高46%。
晚上朱朱收到老家微信群消息:祠堂要改建"新时代婚育文化馆",族老们正征集年轻女孩的"先进事迹"。她苦笑着把直播间数据截图发给我:"你说,我的子宫切除报告和跨境销售战报,哪个更适合挂进祠堂?"
图源网络
在乡镇的婚介所,我见到了转型中的媒婆周婶。她面前的电脑屏幕上,某相亲平台正在滚动推送"匹配对象"。"现在年轻人信这个。"她指着系统推荐的郑州某程序员:"你看,信用分762,比查他祖宗三代都准。"但角落里泛黄的笔记本上,仍记着十年前的说媒记录:"张庄木匠,属虎,八字合婚......"这种新旧交替充满荒诞。周婶最新业绩是帮县城教师女儿筛选对象,要求"MBTI人格匹配度90%以上",但最终成功配对的两人——男方INTP程序员和女方ENFJ教师——因为"春节该回谁家"的问题,在订婚宴上吵到摔碗离席。“看来周婶你的匹配也没有多准啊”我打趣到。
在商丘古城举办模拟开封万岁山的低配版"王婆说媒"活动现场,我举着手机混迹人群。主持人将男女青年像商品般标注"郑州有房""体制内"滚动播放,5分钟完成从匹配到拥抱的全流程。最受欢迎的男士是某国企员工,而旁边农村养殖户的牌子前门可罗雀。
结构反思
图源网络
在商丘某房产中介处,陪着表弟看房的我抄录了这样一组数据:市区新房均价8500元/㎡,00后平均月薪4200元。这意味着不吃不喝16年才能攒够首付。更残酷的是职业危机——表弟所在的富士康生产线,35岁以上员工续约率不足30%。"现在找对象就像买期货,谁知道过几年会不会爆雷?"他在相亲资料上刻意隐瞒了夜班补贴即将取消的消息。我们旁边的一位穿着格子衫的年轻人盯着房价表苦笑:“西城区新盘涨到接近9000元/㎡,我教英语的课时费却从80块跌到50块。”他翻出手机计算器——月薪5000元,按揭30年,每月还款占工资67%。“更魔幻的是我们行业‘优化表’,年底合同到期续签率只有45%。”他指了指橱窗里的婚房广告,“现在谈恋爱得画‘爱情K线图’,上个月刚因为公积金基数太低被相亲对象拉黑。”临走时,我瞥见他悄悄删除了工作群里的周末双勤通知——那意味着他仅存的“接私课”时间也被压缩了。
在县政府大厅,我看到电子屏滚动播放"抵制天价彩礼"宣传片,但隔壁办公室正在处理彩礼纠纷。工作人员透露:"去年接到37起彩礼诉讼,真正调解成功的只有5例。"这种矛盾的根源,在于彩礼承担着隐形社会保障功能——大多数的家庭用彩礼钱抵扣了老人看病的债务。
离乡前夜,表姐小雨给我发来信息:"我和男友做了婚前财产公证,但答应除夕夜给他奶奶磕头拜年。"这个充满象征意味的妥协,或许正是代际和解的开端。那些在返乡列车上激烈碰撞的婚恋观念,终将在现实磨合中找到动态平衡——就像老宅家里的青砖,既有千年风霜的裂痕,也有新砌水泥的补丁。
Copyright© 2020 文化传播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