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Part 01 -
深圳一海洋馆里的鲸鲨竟是机器鱼
今年“十一”,深圳小梅沙海洋世界试营业,吸引了大批的游客,众人期待亲眼见到真实的海洋巨兽,但最终却只看到了“假鲸鲨”,不少人抱怨被“欺骗”。(11.13每日经济新闻)
短评:
原来是个“机器鱼特工”。
- Part 02 -
“夜骑大军”致严重拥堵
11月8日晚,众多骑行者涌上道路,郑州东四环出现严重拥堵。郑州市民李先生(化姓)表示,平时开车从郑州到开封只需一个多小时的时间,但当天他表示,“估计三个小时都到不了。有骑自行车的,有骑摩托的,还有徒步的,另外还有看热闹的,人太多了。”(11.10央视新闻)
短评:
汽车司机表示:“臣妾过不去啊!”
- Part 03 -
三男子见狗打架吓到躲进狗窝
11月10日,河南洛阳。狗舍里,两只成年杜高犬突然打斗,仨大男人瞬间怂到角落瑟瑟发抖,生怕被误伤。狗主人前来制止时,仨人竟忙不迭地挤进后面的幼犬笼,一边躲避一边看戏。事后他们尴尬表示:本能反应,没忍住!(11.13新浪网)
短评:
主打一个“入乡随俗”。
- Part 04 -
女子一个月在超市盗窃鲜猪肉10次
今年10月底,普陀公安分局白丽路派出所接辖区盒马超市负责人任某报案称,有一名女子先后数次至其店内实施盗窃,共计盗走了近千元的鲜猪肉。案发当天,该女子又来行窃,正巧被店员抓了现行,此时双方都在现场。接报后,警方立即到场开展调查处置。
民警发现,刘某确实曾多次携带手提袋至盒马的冰鲜区域“光顾”,趁店员不备时将鲜猪肉装入袋中,随后又假装自己没有购物,在自助结账区域内停留片刻后,堂而皇之地逃离现场。
在调查过程中,民警当场从刘某随身携带的包裹中起获了两盒包装完好的鲜猪肉,而她当时并未付款就离开了超市,所幸店员及时发现。
“视频里的人并不是我,世界上长得一模一样的人这么多,穿的一模一样的人也特别多,两个一样的人同一时间出现在超市里很正常。”起初,刘某拒不承认自己的犯罪事实,始终辩解称,视频里的嫌疑女子只是和她长得一样,而并不是她本人。但在铁证面前,刘某最终不再抵赖,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11.12上海法治报)
短评:
果真是“神回复”啊!
- Part 05 -
年轻人去迪士尼上自习
上海迪士尼乐园最便宜也要1399元/张的年卡,如果不是对迪士尼宇宙爱到痴狂的人,或许也很难觉得这是一个相对合理的价位。然而就是这样一张1399元/张的年卡,却让不少年轻人有了一种“白嫖”了迪士尼的场地的错觉。
就在小红书上面,常驻上海的博主“超级甜”就指出上海迪士尼乐园的另一个名字,就是“年卡人的自习室和健身房”。据她介绍,自从办了1399元/年的幻彩珍珠卡,她每天都可以睡到自然醒之后,再慢慢悠悠地走入园区,在幻彩奇航附近找张桌子,安安静静上自习上到下午四点,再玩玩项目逛逛剧场,晚餐过后还能再来一杯喜茶的迪士尼限定款。虽然博主自己也承认这样上自习未必效率更高,但起码能够放松放松心情。
当然对于博主的说法,也有网友很是认同,同时还在园区内挖掘出了更多的“自习圣地”,不光夏天有风扇冬天有暖气,而且不到饭店时间都不会很拥挤,不光手边就有插座,而且眼前还有海景。(11.14澎湃新闻)
短评:
迪士尼年卡还能这么用?
- Part 06 -
女子发工资1636以为收到验证码
近日,上海一位女子分享自己收到了工资信息1636元,她说乍一看还以为收到的是验证码提醒。网友纷纷晒出自己的工资条:“想多了,有的还没验证码高。”也有网友称:“验证码倒是也有6位的,不过那是别人的收入。”(11.8岗风观察)
短评:
差点就把这赚钱的快乐证据一键删除了。
- Part 07 -
司机行驶途中喝啤酒解渴
前不久,南京荷叶山服务区,一辆白色小车内散发出酒味,驾驶员旁边还放着喝了一半的啤酒罐,经呼气式酒精检测仪检测,结果为20mg/100ml,达到饮酒驾驶标准。驾驶员冯某称当天接到家人电话让其回安徽老家,于是急忙从无锡出发,半路口渴难耐,于是把车上的啤酒拿出来“喝两口”解渴。经核查,冯某曾在2023年因饮酒驾驶被暂扣驾驶证,驾驶证还没取回,属于再次饮酒驾驶。据介绍,冯某因二次酒驾面临吊销驾驶证、罚款、并处10日以下拘留的处罚。(11.12极目新闻)
短评:
是想体验一把“酒驾”主题的“速度与激情”吗?
新闻快评
- Part 01 -
杭州一小型客车连撞多人致1死4伤
杭州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11月12日晚发布警情通报,2024年11月11日18时11分许,杭州市上城区大农港路丁兰路口发生一起交通事故。一辆小型客车与在路口等候的多辆机动车及非机动车、行人发生碰撞。接报警后,公安交警部门赴现场处置,5名伤者第一时间被送往医院救治,其中1人伤势较重,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其余4名伤者生命体征平稳,无生命危险。
事故发生后,肇事驾驶人黄某某(男、64岁)立即被公安机关控制。经调查,排除黄某某酒驾、毒驾嫌疑,初步查明系黄某某因停车时操作不当,误将油门当刹车踩而导致事故发生。目前,事故正在进一步处置中。(11.2央视新闻)
快评:
从驾驶者个人层面来看,黄某某的操作不当暴露出部分驾驶员在紧急情况下应对能力的不足以及对车辆控制基本技能掌握的不牢固。尤其是对于老年驾驶者而言,随着年龄的增长、生理机能的衰退、反应速度的下降以及判断能力的减弱,都可能增加驾驶过程中的风险。
从社会层面而言,这起事故引发了社会对老年驾驶安全问题的深入思考。随着我国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深,老年驾驶员的数量在不断增加。老年人拥有驾驶的权利,这是社会进步的体现,但与此同时,如何保障老年驾驶安全,成为了一个亟待解决的社会问题。
此外,这起事故让群众看到了维护交通安全的重要性,针对老年驾驶者,相关部门需要加强对其的体检和培训,确保他们具备足够的驾驶能力和良好的身体状况。家庭成员也应关注老年人的驾驶状况,及时提醒和劝导,在必要时协助他们选择更安全的出行方式。只有全社会共同努力,才能够为老年驾驶者营造一个安全的驾驶环境。此次事件也再次提醒政府,城市的交通管理和安全保障工作任重道远。在人流、车流密集的路口,应该加强交通疏导和监管,提高驾驶者的安全意识,减少交通事故的发生。同时,对于一些容易引发交通事故的路段和区域,应加强安全设施的建设和维护,提高道路的安全性。
- Part 02 -
宁夏某小区“胁迫”式收暖气费,不缴费就停暖?
11月7日,宁夏西吉县两个小区张贴一则有关供暖费收取的公告。公告中显示,小区供暖期从10月15日计算,截止4月15日,共计180天,统一按照6个月执行收费。负责供暖的宁夏洁隆物业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洁隆物业”)相关负责人告诉《正在新闻》实际供暖时间为11月11日。另外,公告显示如果在11月12日前,缴纳费用住户不到60%,按照规定,将停止小区供暖。落款公章为洁隆物业、将台堡镇人民政府。
公告发出后,有网友质疑物业、镇政府多收费、乱收费,且对暖气缴费有“胁迫”的嫌疑。洁隆物业表示,发布公告,主要是因为住户不缴纳暖气费,公告中的两个小区共有280户人,截至目前,只有12户缴纳供暖费。另外,将台堡镇附近没有热电厂,没有价格低廉的暖气,所供暖气都是洁隆物业购买的天然气,成本较高,两个小区冬天供暖预计将要花费120万元。对于供暖,政府有补贴政策,但补贴一直没有发放给洁隆物业。(11.12正在新闻)
快评:
从居民的角度来看,他们的不满与质疑并非毫无根据。一方面,物业公告中提前按照 6 个月统一收费,而实际供暖时间却晚于公告中的起始时间,另一方面,物业以缴费住户不到 60%就停止供暖的规定,让居民们感受到了一种“胁迫”。供暖是冬季的基本民生需求,不应该被当作筹码来要挟居民缴费,这种做法严重影响了居民的生活安全感和对物业服务的信任。
对于物业而言,小区老人多,需要在寒冷天气加大供暖力度的说法,或许有一定的合理性,但这并不能成为多收费的正当理由。企业在提供服务时,应该在合理合法的范围内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而不是擅自制定一些可能引起争议的规则。
这起事件凸显了“煤改气”政策在基层实施过程中面临的一些问题。响应“清洁能源”号召本是一件好事,但天然气成本高昂,政府补贴不到位,导致企业和居民的负担加重,这无疑给政策的顺利实施带来了挑战。
要解决这起供暖事件所引发的问题,需要各方共同努力。物业应加强与居民的沟通,公开透明地解释收费标准和供暖计划,同时积极寻求降低成本的方法,提高服务质量。镇政府应加强对物业收费行为的监管,明确补贴政策的落实情况,加大对供暖工作的支持力度。上级政府部门也应关注基层的供暖问题,制定更加合理的政策,给予适当的补贴和支持,确保居民能够温暖过冬。
- Part 03 -
成都一餐馆捞取垃圾桶内废弃油脂?官方通报
据“成都高新”微信公众号消息,2024年11月13日,针对网传成都益州大道一餐馆工作人员捞取垃圾桶内废弃油脂的情况,成都高新区高度重视,立即组织市场监管、城管、公安、属地街道等有关单位成立联合调查组,依法依规开展调查。调查组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
涉事门店为“隆江猪脚饭”(明宇南御店),店内从业人员3名,主要经营卤菜、盖饭、面食,持有有效个体工商户《营业执照》及《食品经营许可证》。
经现场检查、调取监控视频、笔录问询等,相关证据材料显示,该店店员倪某英从垃圾桶内收集废弃油脂,回店除去残渣后装入塑料瓶,并放置于店外绿化丛内,待积攒一定数量后出售给油脂收运单位。
该店后厨为半开放式的明档厨房,面积约10平方米,现场未发现提炼、使用废弃油脂的情况,未发现倪某英收集废弃油脂器具与店内烹饪器具混用的情况。
目前该店已停业配合调查。针对该店存在的管理问题,相关职能部门督促其立即整改。高新区坚持对“地沟油”“潲水油”等采取零容忍态度,加大对食品安全的执法检查力度,加强对油脂收运处置的规范管理,全力营造安全、放心、舒心的餐饮消费环境。(11.14中新网)
快评:
首先,对于涉事餐馆而言,员工从垃圾桶内收集废弃油脂并准备出售的行为,严重违背了餐饮行业的职业道德和规范。餐饮行业的立足之本是为消费者提供安全、卫生的食品,而该店员工的这种行为,无疑是对消费者信任的一种践踏。即使该店后厨未发现提炼、使用废弃油脂以及收集油脂器具与烹饪器具混用的情况,但员工的这一不当行为已经给餐馆的声誉带来了不可挽回的损害。这也提醒其他餐饮从业者,必须时刻坚守职业道德底线,不能为了一点蝇头小利而置消费者的健康于不顾。
而且此事件凸显了在废弃油脂收运处置方面存在的监管漏洞。涉事员工能够轻易地从垃圾桶内捞取废弃油脂并试图出售,这表明在废弃油脂管理中,可能存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虽然有相关的规定禁止未经许可擅自收运、处理餐厨垃圾,但在实际操作中,仍有部分人员能够钻空子。
因此,监管部门需要加强对废弃食用油脂产生单位和收运单位的监督管理,尤其是要对重点地段和时段进行严格管控,开展联合执法行动,严厉打击非法收集、运输和处置废弃食用油脂的行,从头扼杀“地沟油”回流餐桌的“萌芽”。
Copyright© 2020 文化传播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