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乡实践一等奖获奖作品|“烟”漫雾都:电子烟商铺的无声蔓延

发布时间:2021-04-09 02:25:00


理性为知,感性为觉


“2021返乡故事”主题实践活动

一等奖作品

作者:刘啸天


笔者的家乡是中国著名网红都市——重庆。作为新一线城市,虽不如北上广经济发达,但作为一个“网红旅游城市”,重庆并不会在时尚程度上慢它们太多步。典型多核心城市布局的重庆,主城各区都有着属于自己的商圈。发达的交通在商圈聚集,这里不仅有行色匆匆的路人,也有着竞争分外激烈的商家。每过一段时间,当市民再次来到商圈,都会发现某处店铺的变化,观察商圈似乎也像亲眼见证每个网红经济风口的崛起和衰落,而从北京回到家乡来到时代天街的笔者,看到这里格外显眼的新兴行业——电子烟店铺的数量超标。


01


处处可见:一条通道,五家电子烟


都市丽人”的社交往往都从商圈开始。这里有着最多花样的食物、最新样式的衣服和最四通八达的交通——重庆的每一个商城至少临近一个地铁站与一个公交站,地铁站深埋地下,在商区到地铁的这段地下路途中开设着许多店铺,但好在市民们并不会对此感到任何不习惯,重庆于战时建设了大量位于地下的防空工程,在和平年代,它们被变成了地下的商业街,成为了一代重庆人的童年记忆。


商圈是生意竞争最激烈的地方,也同样是网红商家的“战场”与“坟场”,一个客流量大的商圈总是同时有在装修的新店与在搬走的旧店,市民们每次来都能遇见新店铺。良好客源位置带来高昂的房租,快速迭代的商家也会挑选最容易吸引顾客的生意,因此通常这里开设的店铺反应的都是当下最为流行的“网红”。


而笔者在渝中区的时代天街,一个2019年客流量已达到9500万人的火爆商区,石油路站地铁通往商城这一不足五百米的通道内外,就遇到了五家品牌各异的电子烟店铺。


MOTI、soyee、RELX、如雾喜悦,商圈入口处的美食城边还有一家雪茄。或许抽电子烟的人会对售卖电子烟店铺的存在更加敏感,但这里的店铺已多到令路过的人也无法忽视。


图1:时代天街同一条地下通道的电子烟店铺们


而当观察到电子烟店铺的数量不对并开始留意时,笔者才发现了电子烟店铺数量在市场上的扩张是无声却十分迅速的。由于网络上无法查询到关于时代天街电子烟店铺具体的数量,笔者以拍照调查的形式对遇到的电子烟店铺进行拍照计数,结果令人惊讶,不仅商场里有独立的电子烟售卖处,售卖综合电器商品的商铺开辟了一部分空间用于售卖电子烟,连商城在室外摆出用于吸引顾客的活动场所也开设了三家不同品牌的电子烟售卖点。从室内到室外,整个时代天街都被售卖电子烟的店铺所包围。


图2:时代天街各种形式的电子烟售卖处


电子烟线下店铺的爆炸增长并不是孤例,在对普通市民的生活采访中笔者了解到,仅在这一两年间,他所工作的写字楼下就已经开了六家电子烟店。


电子烟市场规模的扩大是全球性的,根据一份2020年的电子烟行业市场调研报告,全球电子烟市场销售额约为148亿美元,同比增长了20.83%。我国作为电子烟的发源国与主要生产地,目前电子烟普及率本身不高,而电子烟具有产品成本低、毛利高、技术要求低的特点,被认为是低门槛、高利润的行业。连年上升的市场增长情况和目前依然稀少的电子烟使用者反映了目前我国庞大的烟民群体还有着很大的可开发市场空间,据专业机构艾媒咨询分析师预计,2021年,电子烟市场规模有望超100亿元。


02


各执一词:电子烟是否能帮助戒烟


据艾媒关于电子烟市场2021 年Q1数据显示:中国电子烟用户以男性群体、年龄为中青年为主。在对电子烟使用者的采访中,记者听闻使用者选择电子烟最多的原因是:戒烟。

2018至2019年,作为创业风口,烟油式烟弹套组售卖的店铺在市场上爆发式增长,笔者所采访接触到使用电子烟的烟民也大多在这个时期“入坑”。在商家的宣传和目前大多数电子烟使用者的认知里,电子烟更加健康,口味也多样,抽几根比一根传统香烟更加健康,也有部分人因为电子烟使用戒除了自己对于传统纸烟强烈的瘾。

但也有被采者持有反对意见,一位尝试戒烟多年仍在努力的“老烟民”就在采访中反驳其他烟民的戒烟论,她质疑道:“你把抽电子烟的瘾替换了纸烟的瘾也能叫戒烟吗?”她认为电子烟比纸烟还上瘾,质疑有的人未成功戒除烟瘾。此外,对电子烟,她还怀有其他担忧,虽然电子烟并非毫无用处,也让她在戒烟道路上获得了似乎更舒适的体验,但正是这种体验让她更担心电子烟,抽纸烟时对咽喉的强烈刺激造成的不适感可以在人们接触烟草初期起到被劝退作用,但如今更好入口的电子烟只能拉低烟民的准入门槛。“这是一个新兴事物,可能这东西的坏处要过几年几十年才出现,你要是从没接触过烟我建议你不要去碰。”在采访的最后,她如此建议道。

事实上,目前并没有非常可靠的研究显示齐全电子烟的优点和缺陷,作为新兴事物,国内电子烟生产尚未有完全统一的标准,这也造就一篇论文的研究很难囊括整个产业的弊病。

不过已有大量论文对目前电子烟的戒烟作用持肯定态度。用电子烟客观上存在让人少接触香烟的现象,法兰德斯的烟草咨询员在标准戒烟治疗中会建议烟民使用电子烟,因为研究显示使用电子烟的戒烟率与普通辅助戒烟器材相同或更高。

但也有研究通过倾向得分匹配在确定约一千名烟民状况后得出结论:与仅吸传统纸烟者比较,电子烟使用者更有可能报告身体状况不佳与慢性病。此外,电子烟的烟雾气溶胶还会引起血小板聚集增加,可能导致血管出现微血栓,使用者出现心脑血管疾病的风险是普通烟民的两倍,还有可能出现“爆米花肺”,有些使用者会戏谑自己:“前半生纸烟,后半生电子烟,死了后肺都是黑白相间的”。追捧时尚的电子烟如今还在花式开发口味,绿豆味、薄荷味、水果味……形成时尚口味的化学品从合理剂量的规定到燃烧后产生的化学物质本身存在风险,而为区分其他品牌而所添加的新颖添加物亦存在着许多的隐患。

一方面,是可能无法戒烟,另一方面,由于电子烟新颖的特质,目前它的安全性也无法做到绝对保障,但最令人担忧的,则是电子烟的售卖对青少年的影响。


03


线下线上:全靠良心做生意


打着时尚名头的电子烟自然会开始走近追逐时尚的年轻人群体,虽然每个电子烟外包装上都会写禁售未成年人,但现实中初高中生获取电子烟真的困难吗?

2019年10月,电子烟“线上禁售令”正式实施,2021年,笔者来到了时代天街附近的高中旁边,仅最开阔的两条道路已有一家电子烟体验店、一家贩卖电子烟的小店、便利店内还有贩卖电子烟的角落,穿着校服的身影穿梭在这些店铺之间。我们不难得出目前学校附近线下可得到电子烟渠道已经足够多的结论,但这些地方有看学生年龄拒绝贩卖的可能性,而线上平台售卖虽已被国家明令规定禁止,但电子烟高额的利润或许很难让这个行业彻底在线上消失。


图3:便利店里的电子烟贩卖处


在朋友圈里做微商贩卖电子烟的人不在少数,笔者采访了一位最近开始在朋友圈里贩卖电子烟的微商,据他表示,他是自己抽,看朋友赚得多于是自己开始做这个生意。电子烟拿货价极低,即使是他这样的“几道贩子”,依然可以拿到好价,贩卖套盒赚钱,而如同打印机主要靠贩卖墨盒赚钱一样,烟弹的利润更不错。当笔者问及朋友圈贩卖电子烟是否会贩卖给未成年人时,他则答道:“那得看卖东西的人有没有良心了。”

良心是不可断言的可能性,但贩卖电子烟则是实在高昂的利润。笔者找到了《2019年重庆市高中学生烟草流行情况调查研究》,据数据显示,高中学生现在吸电子烟的比例为2.3%,听说过电子烟的比例为85.8%,而在购买方面,即使是规定更加严格的卷烟,高中学生过去30天内没有因为年龄而被拒绝购买卷烟的比例为86.1%。说明未成年人并没有被有效阻断和烟草的接触。


电子烟在高中生之间的流行带来了许多麻烦,笔者采访了一位中学老师,对方表示学校抽电子烟的人越来越多,且有“传染”的趋势,如果班上一个学生开始尝试电子烟,这个班半年后几乎人手一支,甚至有学生会给自己的电子烟买一个可爱的外壳挂在脖子上做装饰。于此同时,老师在班上捉抽烟学生越来越难。抽传统纸烟需要进行拿烟后打火等一系列动作,纸烟留下的令人反感的燃烧味道也是学生抽烟的铁证,但如今学生只需转头或低头做几秒的动作就可以抽一口烟。当然老师并非毫无办法,这位老师曾遇到一位同学私下对自己同组同学的投诉,虽然据带电子烟的同学介绍电子烟味道并不重,但周围不接触烟的同学表示,这个味道也并不好闻,抽久后空气里是一种浓厚的人工水果香精味道。不过即使这种味觉线索也能成为老师抓学生的证据,但如果学生只是很快速吸一口,而且间隔比较长的话,抽烟行为则会比从前更难被发现。


04


管理消失:形同虚设的禁烟令


不光是学校,社会上许多成年人对电子烟的使用也苦不堪言。前段时间,在互联网上爆火的丁真由于抽电子烟这一行为冲上微博热搜榜,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而近期由腾讯平台播出的选秀节目《创造营101》中,一位排名靠前的选手周柯宇在宿舍里当着镜头抽烟也引起了大众的讨论,这种热议表现的是大众对电子烟在室内使用的普遍不满。


图4:在选秀节目镜头前抽电子烟的选手


电子烟在使用方面的快速和隐秘的特点是电子烟使用者更容易养成随时随地使用电子烟的习惯的成因。笔者采访了工作地有同事使用电子烟的都市白领,受访者对电子烟使用者们发出了自己的感叹:“我倒宁愿他们抽纸烟。”,对使用电子烟的同事,他表达了自己的诸多不满:“抽纸烟的好歹知道去吸烟室里避开人,我对面抽电子烟的同事就因为没有那种很臭的烟味觉得自己不算抽烟,有时候在工位上直接能看见对面飘起一缕烟雾,他觉得好闻,我觉得就是很廉价的香精味,闻了恶心。”

原地抽电子烟这一行为动作对人行为的培养更让他感到害怕,他身边因为备孕而戒烟的朋友,在了解电子烟危害小后也开始跟风抽电子烟,但这之后他直接开始在小朋友面前吞云吐雾,而那位朋友描述自己也不是有意的,只是“随口抽一下实在太习惯,想起来要去阳台抽时已经开始抽了。”

对于电子烟国家是否毫无作为?地方政府意识到了这个问题。不同城市有自己的控制吸烟条例,根据2021年1月1日正式施行的《重庆市公众场所控制吸烟条例》第二条中明确显示,条例中所称的吸烟行为,是指吸入并呼出烟草的烟雾或电子器烟雾的行为,即禁令中包含电子烟使用。

但关于条例执行的程度笔者有着自己的质疑,为了禁止电子烟流入未成年手中的“线上禁售令”已无法拦截住未成年人的获得。其难以被准确捕捉的隐蔽性在职场和校园已经体现得淋漓尽致,电子烟的室内管理与纸烟的室内管理条例以同一形式出现是否能真正地有效管理?


05


未来期待:倾听民众诉求,做到真实管理


世界卫生组织在2018年9月的报告中这样描述电子烟“一个不断发展的前线,它充满希望,但也给控烟带来威胁。”其实相比起全球已经大量存在的长期烟民所面临的直接且严重的健康问题,人们目前对于电子烟的担忧更多像是一种关于未风气与趋势的担忧。对于直面癌症和心脏病的重度烟民,为了自己的生命,他们应当有机会去尝试任何帮助自己戒烟的可能性。


但我们也可以理解民众对于电子烟的担忧情绪,不仅只是因为它的崭新,目前不管是社交媒体上对电子烟定位和宣传,或是线下店铺数量大幅度扩张,以及有效管理条例的缺失,都会带来更多对未来的自己及他人生命健康的不安。


图5:拥有72万粉丝的网红对电子烟的宣传


电子烟自然不应当被彻底从社会中除去,否则一些不正规的地下电子烟产业更会对烟民身体造成严重伤害。从宏观上看,如果目前中国有十分之一烟民选择改抽电子烟,那么每年至少有几千万人能够有效降低焦油摄入。民众的诉求也不是彻底禁止电子烟,而是希望政府出面正确引导,从统一制定市面上电子烟品牌生产成分标准开始,政府不应当让民众自行学习分辨如何获取更加靠谱的电子烟,而是从根源上把电子烟变得更加健康,例如严格控制尼古丁含量,对添加香精成分提出严格要求以及建立完备的测试安全性的机制等。与此同时,还应当对任何社交媒体上出现的电子烟或硬性或软性宣传进行监管,面对生产设计就在明显讨好年轻人的电子烟,对广告风气的引导就应当立即提上日程。此外,政府应当出台明确、可行且指向性强的监管措施,真正为中国人的健康未来做到切实保障。

我们都在期待着一个健康无烟的社会。


创作手记

《黑客帝国》里有个经典场面,先知给尼奥两个药丸,让他选虚幻的快乐世界或真实的痛苦世界。学新闻的人不用担忧无法成为主角,这个选择题早就摆在了面前。

在做这个调查时,我遇到了和上学期想近一点观察女性互助机构一样的情况,网络和现实的落差,网上女性救助机构声音很大,但现实中的互助机构打不通电话找不到门。同样,网上对管理电子烟的呼吁很强烈,但回到现实,伴随着电子烟店铺如雨后春笋一般的现实,在我寻找采访对象而问及身边人时,许多问询对象都自然地认为电子烟是“健康”的,当我谈论到论文中的担忧,他们告诉我才发觉还有这方面可能。

事实上,我准备提交作业那天,据人民日报报道,工信部表示电子烟将参照卷烟管理,但我并未将它加入文章,而是在文里保持了对于目前管理有效度的疑惑。当然,写这篇文章本身不为批判电子烟,我在文中试图以一个比较中立的描述和结论去呼吁监管电子烟,这也是我希望社会能对新事物保持的态度。

但社会重视度不足仍让我觉得沮丧,当你开始实际观察和凝炼才会发现学习新闻、网络冲浪和真实世界的差距,有的选题说到人们快逆反,但世界没什么改变,你的思考像面对宇宙里无声的黑洞,社会对你象牙塔里养成的脆弱人文情怀没有回音,认识世界就是这样痛苦真实的过程。

康德说,所谓启蒙,就是从自我导致的蒙昧中觉醒。虽然我依然觉得我写不好新闻,也可能没办法成为合格新闻人,但我学会接受现实的一部分,学着去观察、试图归纳、发出自己的声音、并理解这个世界。


点评

《网红都市电子烟店铺泛滥现象调查》作为一篇调查性报道,聚焦重庆电子烟店的泛滥现象,全面而又切中要害的报道分析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问题及对策。选题见微知著,关照社会问题,具有较高的新闻价值;报道内容有实地调查有数据统计,真实爆满;文字生动,细节丰富,是一篇比较优秀的新闻调查报道。

点评人:张雪静




Copyright© 2020 文化传播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传播学院视频号
文化传播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