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志丨和田玉

发布时间:2024-10-29 08:00:00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之中,玉石文化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其中,和田玉以其独一无二的色泽质地和深厚的历史底蕴,被誉为“玉中之王”,也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和田玉的世界,探索它的魅力与故事!




和田玉的名称来源于其主要产地——中国新疆和田地区。该地区位于新疆南部的塔里木盆地边缘,这里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玉石产地之一,自古以来就以出产优质的玉石而闻名。和田玉的历史非常悠久,据考古发现,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是中国古代玉器制作的重要原料之一。和田玉的主要成分为透闪石,其硬度在6.0-6.5之间,密度在2.95-3.17之间,属于软玉范畴。

和田玉的名称不仅代表了其产地,也成为玉石品质的一种象征。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和田玉是吉祥、富贵与权力的象征,往往被加工成饰品或者工艺品,其形制也有着丰富的象征寓意。比如,葫芦谐音为“福禄”,寓意着福禄双全、吉祥美满;如意寓意着吉祥如意、心想事成;平安扣寓意着平平安安、圆圆满满;无事牌表面无饰,谐音“无事”,寓意着驱邪避灾、平安健康。诸如此类还有很多形制,它们都代表着不同的含义。



新疆和田玉籽料




和田玉的种类丰富多彩,玉雕师经常运用俏色对其进行雕刻设计,但要说最有内涵、最有韵味的非新疆和田玉籽料莫属。

“君子淡如水,岁久情愈真”。新疆和田玉籽料正是印证了这句诗,它不显山不露水,却经得住岁月的考验。对善于内省、修身养性的中国人来说,籽料那浓郁内敛的油脂感,正契合谦谦君子的人格、意境和精神。何谓油脂感?清代玉器鉴赏大家陈性在其著作《玉记》中有:“体如凝脂,精光内蕴,质厚温厚......”的记载;在《墨庄漫录》中也记载着“其色文润,如肥物所染......”实际上这就是对和田玉温润油性的著名注解,而新疆和田玉籽料则更是把油性这一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独籽,精于唯一,方寸之间,亦有天成。”内在品质决定籽料价值,不管籽料成因如何,它最重要的特质就是浑厚、细密、纯净、温润,然后才是白度、形状、块度和皮色。

和田玉从产出环境来讲,可把它们分为籽料、山料、山流水料以及戈壁料,其特点都各有千秋,但在市场上往往籽料价格较高。那么为何籽料的价格更为昂贵呢?首先,籽料经过千年的河流冲刷打磨沉淀,表面更加油润细腻,老熟度也更好,从各方面与其他料质的和田玉相比,籽料的品质都更好。其次,籽料最独特的地方在于它拥有独一无二的天然皮色,其中枣红、洒红、洒金皮乃皮色三甲。和田玉的皮色让玉雕师有了更多的发挥空间,现在市场上大部分籽料都会进行留皮设计,俏色雕刻让籽料更具有观赏性和把玩性,所以其价值也更高。每一块和田玉籽料,都是独一无二的存在。它们带着自然的皮色,如同岁月的印记,记录着河流的奔腾和风沙的雕琢,构成了一幅幅动人心魄的自然画卷。



为什么和田玉会受到大众喜爱?



玉石作为蕴含东方神韵的瑰宝,自古以来便受到大众喜爱。它不仅是一种美丽的石头,更是中国文化的重要载体,承载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深厚的文化底蕴。而和田玉因其独特的价值在玉石类中脱颖而出,深受大众的喜爱。首先,和田玉的色彩温润,佩戴起来低调且有内涵。其次,和田玉更具有传承价值。俗话说“一玉传三代”,在我国,和田玉的传承足足有几千年,像是我们熟知的《韩非子·和氏》中记载“......玉乃使玉人理其璞而得宝焉,遂命曰:‘和氏之壁。’”。因此,和田玉可以作为一种传家之宝去传承。和田玉具有保值潜力和升值性,有句话说得好“黄金有价玉无价。”从原材料上来看,和田玉的原料越来越稀有且不可再生,开采难度也在增加,所以与其他藏品相比,和田玉的价值都是无法替代的。

综上所述,与五德相联系,和田玉被赋予“仁、义、智、勇、洁”的传统美德,体现了中国人民对美好道德品质的追求和崇尚。和田玉不仅是大自然赋予我们的宝贵财富,更是我们文化传承的见证。让我们在欣赏和田玉之美的同时,也传承和弘扬这份独特的文化精神!



Copyright© 2020 文化传播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传播学院视频号
文化传播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