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年10月18日下午,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主办、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承办的第二届“劳动者杯”全国非虚构作品大赛颁奖典礼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致远楼908隆重举行。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交通大学、中国传媒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北京电影学院、首都师范大学、北京信息科技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广东财经大学等高校的师生代表及中国劳动关系学院150余名学生、校友参加典礼,著名影视演员、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文化传播学院校友高圆圆受邀出席典礼,共同见证青年学子以非虚构作品记录劳动者故事、传播劳动精神的动人时刻。

颁奖典礼伊始,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副书记邸元代表学校党委致辞。他指出“劳动者杯”全国非虚构作品大赛是学校践行“立德守正,崇劳创新”办学使命的重要举措,也是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生动实践。他期待未来持续深化大赛内涵,将其打造成为连接高校与社会、理论与实践、学生与劳动者的重要桥梁,让“劳动最光荣、劳动最崇高、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深入人心。

在此之后,大赛组委会主席、文化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系主任刘琳琳报告大赛的作品征集情况及评奖流程,大赛评委会主席、文化传播学院学长王翠艳宣读获奖名单,评委代表北京电影学院副教授李啸洋对主要获奖作品进行点评。来自北京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广东工业大学、北京信息大学等高校的专家学者与著名影视演员高圆圆一起,为获奖选手进行颁奖。




著名影视演员高圆圆代表颁奖嘉宾上台致辞,她鼓励同学们用一颗虔诚的心,去贴近土地,去感受烟火,用笔和镜头“让劳动的价值被真切感知,让劳动者的尊严被坚实地高擎”。致辞结束后,文化传播学院向高圆圆颁发了学院二十周年院庆纪念水晶牌。

在获奖代表发言环节,文字作品一等奖作者代表、清华大学社会学专业董寅茜及短视频作品一等奖作者代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新闻与传播专业研究生马凯分享了自己的创作心得与获奖感受。董寅茜表示,希望借由创作“看到一些处于困境的人们的生活情况,也向大家传递一种温暖和美好的信念”。马凯则以“在时代洪流中小人物如何找到自我”为命题,回顾了对人民调解员的拍摄经过,并深刻感悟到“真正值得歌颂的,并非标签,而是标签背后人的勇气与温度”



第二届“劳动者杯”全国非虚构作品大赛以“新时代的劳动故事”为主题,自本年7月启动以来得到清华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传媒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41所高校学子的广泛响应。经过入围评审与奖项评审阶段的严格评议,44件作品分获文字、图片与短视频作品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随着两届赛事的成功举办,“劳动者杯”全国非虚构作品大赛正逐步发展为全国高校中具备鲜明特色和广泛影响力的品牌活动,为在青年学子中传播与弘扬劳动文化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视频网址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88vXb85pxfJRNobVa91-TA
Copyright© 2020 文化传播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