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2024届毕业典礼院长致辞

发布时间:2024-06-21 10:35:00


各位老师,各位同事,亲爱的毕业班同学:


大家上午好!


  可能有很多同学并不认识我——是的,这是我职业生涯中第一次以院长的身份与同学们见面。非常荣幸能够为你们大学四年的高光时刻做一个见证(但愿今天的典礼,不但成为你们大学生活的完美句号,也能为你们的新征程壮行。)
  首先,我谨代表文传学院全体教师向经过四年拼搏、为自己的的学业画上完美句号的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你们在疫情肆虐中踏入大学校门,初入北京又遭遇封控与病痛。可以说,大学四年,我们已是患难之交,而你们,也对人生的不确定性第一次有了明确的体察。欣慰的是,今天你们以坚毅的笑容与灿烂的笑脸告诉我,你们已然穿越那段岁月,成为更加强大的自己。老师为你们喝彩。
  同时,请允许我代表文传学院全体教师向你们致以诚挚的谢意。感谢你们在四年前选择了文传学院,感谢你们把自己最美好的青春岁月交到我们手中。身为大学教师,除去除了躬耕学术、创造新知的快乐,其最大的幸福就是参与和见证一个人的成长。感谢你们——赋予我们这一幸福。如今,在这离别的忧伤和奔赴新生活的喜悦一起袭来的时刻,我也代表全体教师为你们送上远行的祝福。虽然我很想用一些诸如“海阔凭鱼跃,天高任鸟飞”“常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之类的诗句将这份祝福豪迈化,但我更想用一句古老的朴素的箴言将这份祝福落地。这句箴言就是:“勇者不惧”。
  《论语》有云“仁者不忧;知者不惑;勇者不惧”。“仁者”与“知者”是我们用一生去修行也未必能达到的境界,但我们每个人都可以选择从一个“勇者”做起。

第一,不惧逆境,不惧困难。林黛玉住在“天上人间诸景备”的大观园里,感受到的是“一年三百六十日,风刀霜剑严相逼”;90年前的清华园,入学时意气风发、眼高于顶的季羡林,也在毕业之际“一筹莫展”而只能去做一名自己并不感兴趣的高中老师,但这并没有影响他后来成为学贯中西的国学大师。屈原的《离骚》,司马迁的《史记》,曹雪芹的《红楼梦》,这些彪炳史册的巨著无一不是作者在苦难中孕育的蚌珠。我们也许没有他们的才华,但只要拥有他们一样的抗争厄运的勇气,就可以把人生的舵盘牢牢把握在手中。遭逢困难,请不要畏惧,迎战它、化解它、超越它——接受,处理,放下——让它成为你成长的垫脚石。

第二,不惧未来,不惧变化。人们常说:未来已来。这个看似存在语病的词语,也在某种程度上昭示了未来与现在的同一性。人类历史上可能没有任何一个时代知识与技能的更新迭代如我们这个时代这般迅猛。昨天还是新潮的,今天就已经面临过时与淘汰的风险;就像课堂上的微电影,网剧,网大,短视频,微短剧,先被我们热烈讨论,紧接着已经被我们嗤之以鼻……唯一能在纷纭复杂的世界中保持镇定与安宁的,只有这个以不变应万变的“不惧”。既然变化是人生的常态,不妨以一颗勇敢的心,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而你也将在这“日新”中成就更好的自己。

第三,不惧困惑,不惧脆弱,坦然面对自己的负面情绪。当自己脆弱、困惑的时候,不要逃避,这是每个人成长都要面对的临界瞬间。请勇敢地面对这些时刻,让心灵经受淬炼,让新生的自己破茧而出。如果靠自己的力量无法实现这个新生,那就去向你的父母、师长与朋友求助——必要的时候,也可以去求助心理医生等专业人士。学会科学地处理自己的负面情绪,让心灵获得栖息,也是成长的必由之路。



拥有上述三个“不惧”,可以为你们抵挡大多数的人生风雨,但要成为一个有价值的人,我们还有更艰巨的使命,那就是——跳出“以物喜,以己悲”的狭小世界,在“见天地,见众生”中抵达广阔。正像鲁迅先生曾经说的:“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唯有将渺小的个体置放进浩渺的宇宙中,唯有将自我的发展与国家的富强、民族的振兴、家庭的幸福联系在一起,你才能变得心智成熟、情怀博大、痛苦稀薄。
  凡是过往,皆为序章。
  亲爱的同学们,如果将人生比作一部电影,大学只是电影的序幕,更精彩的剧情还在后面。既然你同时是这场电影的主角和编导,那么,就请拿出“不惧”的勇气与力量,演绎一出大气磅礴的人生正剧。(那时候,坐在观众席上的老师,将为你们热烈鼓掌)。我坚定地相信,我们也许会暂时遭受“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的艰难,但有了“不惧”的加持,你们终究会迎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的豪迈。
  最后,道一声珍重。祝同学们毕业快乐,祝青春无悔,前程似锦!!常回家看看!

Copyright© 2020 文化传播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传播学院视频号
文化传播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