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诉说劳动故事
王顺友:“马班邮路”的忠诚信使
王顺友,出生于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木里藏族自治县,是木里藏族自治县邮政局原邮递员,被誉为中国邮政“马班邮路”的忠诚信使。
20年来,他用双脚在雪域高原丈量出了26万公里的邮路,这相当于走了21趟二万五千里长征、绕地球赤道6圈。每年,他投递报纸8000多份、杂志700多份、函件1500多份、包裹600多件。
19岁那年,王顺友从当乡邮员的老父亲手里接过了马缰绳,赓续木里县马班邮路的平凡而伟大的事业。父亲叮嘱他:“送信就是为党做事,为党做事的人要吃得起苦。”还告诉他四条忠告:一是不能丢失邮件,二是不准打湿邮件,三是不准冒领贪污汇款、不准私拆信件,四是必须准班准点。从此,一人一马,就这样默默地穿行在绵延数百公里的雪域高原上。这一路,他要翻越十几座海拔不一的高山,不仅要面对野兽出没的原始森林、随处可见的险峻沟壑,还要承受因海拔变化的气温气压。在察尔瓦山上,气温零下十几度,冻得人瑟瑟发抖;在雅砻江河谷,气温却高达四十多度,热得人汗流浃背。父亲的那句嘱托,成了王顺友的精神支柱和信仰所在。这一路走下来,就是20多年。
他极端负责的工作态度令人钦佩,从来没有延误过一个班期、没有丢失过一个邮件,也没有丢失过一份报刊,投递准确率达到100%,为中国邮政的普遍服务作出了最好的诠释。
1998年8月,木里县遭暴雨泥石流灾害,王顺友发现邮件中有两封大学录取通知书,他满身泥水、腿部受伤,仍将通知书安全送到布依族女孩海旭燕和藏族女孩益争拉初家中。
王顺友送邮件之余,还热心地为各族群众购买种子,捎去生产生活用品,甚至代购药品、农药并垫付邮费,乡亲们感激不尽,将王顺友视为亲人。
尽管王顺友获得了无数荣誉,但他依然淳朴得像一块石头。2016年,记者赴木里县回访王顺友时,他头顶上的头发日渐稀疏,身上绿色的邮政制服因为常年的日晒雨淋已有些褪色。他那次告诉记者,在山野间行走得久了,早已看惯了四季更替,荣誉再多,生活总要归于平静。只有走在送邮件的路上,他才感到安心。
这是王顺友的坚守,也是邮政人的坚守。用双脚丈量雪域高原,他是孤独的行者,像一束光,微弱但持久。在那个家书抵万金的年代,他的坚守给太多太多的人带去了温暖与光明,带去了开阔的视野。就像他说的,“父老乡亲接住了报纸,再苦再累,我觉得我值。”
Copyright© 2020 文化传播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