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贯彻落实《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关于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实施方案》,构建全校上下关心劳动教育、参与劳动教育、推进劳动教育的常态化机制,文化传播学院结合劳动教育的经验和发展实际制定了《文化传播学院第三届劳动教育月活动方案清单》,并于五月结合方案清单从思想篇、实践篇、学术篇、文化篇、教学篇五个模块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劳动教育及实践活动。在各年级辅导员老师与各班劳动委员的组织安排、全体同学积极参与配合下,文化传播学院第三届劳动教育月活动取得圆满成功。
01
思想篇
★组织师生观看2022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及“五一”文艺晚会
观看2022年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暨表彰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大会
观看“五一”文艺晚会
观看五一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让我们青年人认识到:劳动,当然有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之分,有劳心与劳力之分,有对社会贡献的大小之分,但劳动却没有高低贵贱之分。中国历来有“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的说法,有轻视体力劳动的传统。这种说法和传统,其实是封建统治者分割劳动、亵渎劳动的意识在群众中的流毒。
——20 汉语言文学二班 钱薪丞
劳动创造了人类,劳动创造了文明,劳动创造了幸福,劳动创造了财富,劳动是推进人类社会发展的进步的力量,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劳模精神,是我们每个人学习的榜样。我们常说,奋斗的青春最美丽,的确,我们最好看的样子就是在为实现梦想时的那种挥洒汗水、风雨兼程和坚韧无畏,我们在前进中要用勤奋和自信之劳动精神筑造无悔的人生!
——20 汉语言文学二班王传
这次晚会后,劳动的崇高精神更加凸显了出来,劳动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劳动者的脑力和体力的支出,是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创造活动。劳动对国家社会发展和人的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从个人角度看,劳动是我们取得收入,获得生存的谋生手段;从国家角度看,劳动创造了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是人类文明进步发展的源泉。因此,劳动是重要的,是我们的民族不可抛弃的,是我们必须要歌颂的!
——20汉语言文学一班 韩冰
★组织召开“勤于创造,劳于奋斗”系列党日、团日活动
文化传播学院学生党支部组织预备党员、入党积极分子围绕“四最”劳动精神开展主题党日活动,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致首届大国工匠创新交流大会贺信精神,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以普通劳动者的角度,热议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分享心得体悟,开展学习交流讨论。
02
实践篇
★“乐享春日•爱林护木”劳动体验暨职工志愿服务活动
积极参与“乐享春日•爱林护木”劳动体验暨职工志愿服务活动,组织教职工用劳动的汗水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绿色环保理念,以实际行动助力美丽首都的建设,迎接党的二十大顺利召开。
★“安全隐患大清理”行动
为了提高同学们的宿舍安全卫生意识,消除宿舍安全卫生隐患,营造舒适的文化氛围,学院于2022年4月25日—5月6日举办宿舍安全卫生检查系列活动。各年级辅导、生活权益部成员、各班生活委员和安全委员深入学生宿舍开展宿舍安全卫生全面大检查,并建立“安全隐患台账”,根据宿舍安全卫生规章制度进行评比及记录。
★“找到你,谢谢你”劳动者探访活动
鼓励学生寻找教师、宿管老师、清洁阿姨、保安、厨师等身边的劳动者,采访他们对劳动的认识,将采访内容采用图文形式进行投稿。同时,亲手制作手工小礼物送给身边的劳动者,表达对他们的谢意。
下面请欣赏《找到你,谢谢你》视频
视频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aKisr06NP2ZldQggzKHdw
★“我为家乡贡献良策”大赛
为鼓励大学生可以更多地参与到社会经济发展中去,举办为家乡特色产品做推广的创业策划书活动,共同助推新冠疫情下国内经济的恢复,鼓励大学生多走进基层,积极地投身于家乡的脱贫攻坚战中去。
【品牌部门-职业生涯规划协会】
推送原文
许耀翠同学来自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浦北县,她的创业项目是家乡特产超市。许耀翠同学希望她的特产超市有两层,第一层是家乡特色美食,第二层是特产水吧,提供现场加工特产的功能,在购物的过程中也提供一个舒适的休闲区。她认为她的特产应该开在当地大学生城,大学城市场发展成熟,销售便利,同时特产超市作为一个大学生创业项目能鼓舞更多的年轻学子加入这个为家乡谋发展的队伍中来。
姜子涵同学来自河北省承德市她的创业项目是承德避暑山庄的文创产业。在对家乡市场环境的分析中,她发现承德避暑山庄的相关产业开发还有所空缺,她希望能在传承历史文化的同时创新文化潮流,用文创产品实现将历史带回家。姜子涵同学认为应该以故宫博物院现有的文创营销模式为借鉴,承德的文创产品也应该拥有不错的前景。她的目标非常明确。思路也很清晰,明确表达了市场竞争优势以及目标人群,项目计划具有一定的可行性。讲解完毕后,李璐老师也对她的规划提出了切实的问题,例如:如何在你的文创上体现承德避暑山庄的特色?
赵明莉同学来自云南,她的创业项目是云南鲜花饼的再发展。赵明莉同学认为云南的鲜花饼行业虽然在省内已经达到饱和,但是在省外,赵明莉同学认为仍然有目标消费人群和发展前景。她将目标城市设置在经济发达的沿海城市,希望能实现以云南为中心的多元辐射发展,采用线下门店+电商直播带货的模式,积极宣传。值得一提的是,赵同学结合云南食用玫瑰园的发展优势,提出“认养一片玫瑰”特色项目,借此体现其鲜花饼的独特之处。李璐老师针对她线下销售的模式提出:“如何处理网络行业对线下产业的冲击?”等问题。
03
学术篇
★“党与劳动发展”主题征文活动
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劳动事业走过许多光辉历程。通过此活动,我们希望上下联动,全方位、立体化开展宣传解读,立足我校劳动特色,迅速兴起当代大学生对党领导下我国劳动事业发展的探索热潮,找寻当代大学生内心的红色基因、弘扬劳动精神。
【品牌部门-新知新觉】
推送原文
★“躬耕不辍,砥砺前行”征集大赛
五月属于每一位辛勤的劳动者的日子,看着他们忙碌的身影,不知不觉就被唤起了一些记忆,不如趁此时光好好思考独属于自己的劳动感悟。此活动以劳动为主题,以文字+图像、文字+视频、文字+音频三种方式分享劳动的感悟。
【品牌部门-五行编辑部】
推送原文
视频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aKisr06NP2ZldQggzKHdw
一等奖:20汉语言二班 白佳怡
回首疫情爆发至今的近三年,也是我完成高中学业来到异乡求学的三年。与疫情作伴的一路感慨颇多,在来到陌生的城市和回到熟悉的家乡之间辗转往复。近期翻看手机相册,发现旅途和生活中,自己已经拍摄下无数劳动者和奉献者的瞬间,一些不经意的生活记录里他们的身影让人动容。于是我将手机中的实况照片和片段剪辑成为以下视频,谨以此致敬疫情暴发以来守护在最前线的他们。视频中有离家和返乡时记录的高铁站工作人员、有第一次去往北京时遇到的公交车检票员、还有在校期间为我们做核酸的医务工作者等等。这些“守护者”和“逆行者”是近三年来保障人民生命健康和生活质量的千万劳动者的缩影,也是我们携手面对疫情的最好榜样。
视频链接:https://mp.weixin.qq.com/s/KaKisr06NP2ZldQggzKHdw
二等奖:20汉语言一班 杨晨宁
二等奖:20汉语言二班 付雯、张静薇
《凡有所劳,皆为光荣》——勤工俭学劳动感悟
“幸福存在于生活之中,而生活存在于劳动之中。”诚如斯言,劳动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源泉,是我们实现人生价值的途径。步入大学校园之后,我便申请了勤工助学的岗位,一方面是想凭借自己的能力赚取生活费,以减轻家里负担;另一方面也是希望自己能在这个岗位上得到更多的锻炼,尽快成长为一名真正自立自强的大学生。但是这些话说起来很容易,实际做起来并不轻松。在勤工俭学的劳动岗位中,我被安排为负责打扫二教卫生,起初的我信心满满、干劲十足,但当我被告知这个岗位的具体工作内容及其相关规定时,有那么一刻我开始犹豫了,思考自己究竟能不能胜任这份工作。但幸好最终理性还是战胜了惰性,我深知得好好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既然有所决定,就一定要坚持到底!于是,我的勤工俭学之路就这么开始了。
这个岗位的工作任务是每天负责打扫二教四楼的三间教室,同时确保桌椅摆放整齐,黑板、地面及抽屉内干净整洁,最后由阿姨检查许可过后方可结束工作。
二等奖:20汉语言二班 付雯、张静薇
以前的我总以为打扫卫生是一件很轻松的事情,但真的只有自己亲身经历了之后才懂得这其中的艰辛。还记得第一次拖地时,我不会使用布拖把拖地,反而将地板越拖越脏,这一度令我十分苦恼。经历了好几次布拖把的“折磨”以后,我便忍不住向阿姨求助,于是阿姨教了我更为高效的打扫方法,后来这些方法在我每一次的实践过程中一点点地被运用和完善,我的打扫效率也因此逐渐提高了上去。现在回想起这段经历,它带给我的不仅是劳动技能方面的提升,更是让我明白了每一行都有每一行的难处,打扫卫生这件事虽看似简单,但也并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持之以恒去做的。我们每天能够在干净整洁的教室
里上课学习,都是由于劳动者们日复一日、不辞辛劳地用心a教室卫生。因此,在享受之余,我们也应当学会珍惜和爱护他人的劳动成果,不随地扔垃圾、走时摆放好桌椅……对你我来说可能只是一件举手之劳的小事,其实就足以温暖劳动者的心。
常言道,“一分耕耘,一分收获,一分幸福。”劳动最关键的就是要脚踏实地、勤学肯干,而不是天天想着怎么偷机取巧,蒙混过关。
04
文化篇
★“最美劳动人”小型话剧展演
通过原创作品的形式,将劳动者的光辉形象或者关于劳动的切实体会演绎出来。通过话剧表演使观众树立以劳动者为榜样,树立劳动最光荣,劳动最伟大,劳动最美丽的观念。(此活动因疫情影响将延期举办,敬请期待!)
(剧本片段)
★“崇劳”劳动知识竞赛
为提高学生的劳动知识素养,激发学生尊敬劳动、崇尚劳动的意识,文化传播学院学习部特推出“崇劳”劳动知识竞赛。
★乐跑生活活动
本次活动以户外活动的形式开展,采用线上赛的方式进行,参赛人员以学校为单位于规定时间内在校园内进行长跑,并使用手机软件KEEP累计长跑公里数。
05
教学篇
★《劳动新闻传播工作坊—融合报道》“一院一课”建设
《劳动新闻传播工作坊—融合报道》这门课,将劳动教育元素有机融入专业教育,通过课程的实践性及开放性,让学生切身去体验劳动的过程,将“劳动”落地。结合学生专业特长进一步强化学生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在实践场与职业生涯直接接壤的阶段,努力达成劳动品德塑造、劳动情怀培育、职业素养提升的教学目标。进一步引领学生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培养学生尊重劳动、崇尚劳动,尊重劳动者,懂得劳动的崇高和伟大价值。
课程将劳动教育元素有机融入专业教育,通过课程的实践性及开放性,让学生切身去体验劳动的过程,将“劳动”落地。结合学生专业特长进一步强化学生劳动观念,弘扬劳动精神,在实践场与职业生涯直接接壤的阶段,努力达成劳动品德塑造、劳动情怀培育、职业素养提升的教学目标。
学生通过所掌握的融合新闻形态及策划理念、叙事语言和制作方法,在全媒时代将专业技能运用到“劳动”领域中。像在课程的实践选题当中,做了劳动相关的新闻选题:“人工智能与劳动者——以制造业领为例、建筑工人”、“儿科医生”、“农民工回流”、“劳动力供求趋势”、“看见女性就业权利”、“职场中的性别比失衡问题”等等,从专业角度,带领学生去关注劳动群体,去深入挖掘、引导学生理解劳动对于社会发展的普遍意义。制作的过程让学生们切身体验到了劳动过程的艰难和劳动成果的可贵,也让学生们对所学专业有了更深理解,同时也对普通劳动者和社会有了更丰富的认知。
图文提供/文化传播学院
Copyright© 2020 文化传播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