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尊敬的各位老师、亲爱的毕业班同学、各位家长:
大家上午好!
长亭槐荫密,荷擎碧露时。今天,我们欢聚一堂,共同见证2025届225名毕业生大学四年的高光时刻。请允许我代表全院41名老师向经过四年拼搏、为自己的的学业画上完美句号的你们表示热烈的祝贺。在离别的忧伤与奔向新生活的喜悦一起涌来的时刻,作为一名与你们的父母基本同龄的老师,谨以三点体会与大家共勉。
第一, 仁者不忧。
大家都学过古典文学,知道这四个字出自《论语•子罕》。我已将其与“智者不惑”“勇者不惧”一起写在了大家的毕业纪念册上。“不惑”可能是我们终其一生都难以抵达的境界,但我们完全可以朝着“不忧不惧”的方向不懈努力。巧合的是,四年前迎接你们进校、因出差而不能参加你们毕业典礼的老院长李双老师也托我将“里仁为美,虽千万人吾往矣”这两句孔孟语录作为送给同学们的毕业祝福。
“仁”的意义解释有很多种,其最核心与经典的,依旧是《孟子•离娄下》中的那句“仁者,爱人”。这句话,我们可以置换为鲁迅在《且介亭杂文末集•这也是生活》里写下的“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与我有关”,也可以用电影《一代宗师》中的那句台词,“习武之人有三个境界——见自己,见天地,见众生”去解读,甚至冰心的那句“墙角的花!你孤芳自赏时,天地便小了”也与之相通。过度执着于一己悲欢的人,将注定无缘看到人生的大风景。希望大家不要因为一时的得失,就让自己沉浸在“人生缩小又缩小的愿望,总感到无限的惨伤”中无法自拔;希望你们成功顺利的时候,能够对身处弱势的人们葆有共情与关爱;希望你们即便偶尔潦倒,也能坚守正直与善良的底线。“得意淡然,失意泰然”,“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第二,勇者不惧。
去年,我曾以这四个字送别2024届的学长学姐;今天,我同样要将这份祝愿传递给在座的诸君。希望同学们能够在未来的人生中不惧逆境,不惧困难;不惧未来,不惧变化;以一颗顽强而柔韧的心灵,将人生的舵盘牢牢把握在自己手中。正如大家往往喜欢在“微短剧”中体验爽感而没有耐心去追随长剧主人公人生的百转千回一样,人们有时候会陷入错觉,会觉得生活应该如微短剧一样快意恩仇。但真实的人生往往不是这样,它是需要智慧与勇气的长途跋涉,它更艰辛,但也更厚重。
90年前的清华园,意气风发、眼高于顶的季羡林,也在毕业之际“一筹莫展”而只能去做一名自己并不感兴趣的高中老师;今天被我们奉为理想年代的80年代,也经历过“人生的路,为什么越走越窄”的集体迷思。所以,压力与困境,是每个时代每位个体都会遇到的人生课题,就如同大自然中既有蓝天丽日白云朵朵,也会有雷雨雾霾沙尘阵阵,每个人都无从回避。既然如此,那就放下做爽剧“女主”或“霸总”的心态,脚踏实地,以勇者的姿态搏击人生的风雨。若干年之后回望,你会发现真正让你成长的,不是一帆风顺的坦途,而是那些曾让你咬牙坚持的坎坷——就像航海者,唯有经历风浪,才能真正读懂大海的深邃与壮阔。
第三,悦纳自我。
无论未来多么忙碌,请记得给自己的心灵留一座“后花园”。这座后花园,不是逃避现实的借口,而是让你在高速运转的生活中,依然能保持自己的节奏。这座后花园里,可以栽种你的小爱好——或许是深夜的一盏清茶,或许是运动场上的挥汗如雨,或许是公园里一场漫无目的的散步,又或许只是闲坐发呆看云起云落。
现代人已经习惯于被效率和绩优绑架,仿佛每一分钟都要“有意义”,但生命真正的美好,往往发生在那些不被功利定义的缝隙。在你感到挫败、焦虑,甚至自我怀疑的时候,请给自己一个温柔的拥抱——表扬已经拼尽全力的自己,相信下一段会有不同的风景。人生不是永不停歇的马拉松,而是有快板也有慢板的交响乐。愿你们的后花园中,有让心灵栖息的一席之地——那里不必繁花似锦,只需容得下一个真实的自己。
亲爱的同学们,如果把人生比作一部电影,大学只是电影的序幕,精彩的剧情还在后面。既然你同时是这场电影的编导与主角,那么,就请拿出自己的智慧与勇气,以仁者之心、勇者之力、爱己之道演绎一场大气磅礴的人生正剧。那时候,坐在观众席上的老师,将为你们开心鼓掌。
最后,道一声珍重。祝未来的你们,都拥有自己热爱的工作,健康的身心,美好的情感。涿克萨斯州永远为你守候,增光路45号院是你们永远的港湾!
毕业快乐,常回家看看!
Copyright© 2020 文化传播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