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创北京”2023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评选结果在近日公布,在经过与北京市各大高校,数百件作品的激烈角逐后,我院学子共夺得四个一等奖,一个三等奖!
该赛事由共青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科学技术协会、北京市学生联合会主办,北京工商大学承办。我院共有分属五个团队、三个赛道的11名同学获奖。
在“青砺基层”社会治理专项赛赛道中,我院张祖有和邵心怡组成的“有心调研队”(指导教师:李双)取得一等奖。其作品题目为《模式口街区基层文化治理探索——基于实地调研问题和范本案例分析》。
该团队在接到题目需求后,果断动身前往模式口街区进行实地调研,立足街区现有的历史文化底蕴,发现建设中最新涌现的问题。分别从游客、居民、店铺运营者以及基层管理组织成员的视角对模式口街区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多层次、全方位观察,同时辅以对筛选出的可借鉴案例分析,总结多条对模式口街区建设有借鉴意义的措施,从街区资源配置、空间营造方向进行分析,同时根据居民访谈分析了街区中各主体的社会关系,从全新角度切合出题方需求,力求解决实际性问题。
在主体赛中,我院赵悦同、宫婉婷、冯尔立组成的“青青草原队”(指导教师:王翠艳)以《关于加强云南建水紫陶工艺传承保护与开发利用的调查》夺得三等奖。
该团队通过问卷调查、相关人员访谈以及实地观察体验三种手段展开调查,加深对紫陶文化内涵的认知程度,进一步了解建水紫陶的市场现状。探究建水紫陶在工艺传承保护开发利用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焕发生机建言献策。
在“青振京郊”乡村振兴专项赛赛道中,由林雅雯、贾泽仪、韩景乐三位同学组成的“爱吃栗子队”(指导教师:王晨)以作品《三产促三农——以新业态力量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夺得一等奖。
该团队成员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四渡河村已经开始利用板栗文化进行品牌设立,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其文创产品仍未能充分融入公共社会,在表达地方特色及促进实现乡村振兴方面仍存在较多问题。该团队与四渡河村干部、北京市王家村干部、山东省玉泉洼干部进行多次交流、最终得出一套最小成本的“资源互换”方案,以增加乡村振兴的发展动力。
在主体赛中,我院王沫涵同学所在的“八亿分之一团队”(指导教师:李妍妍)以《以劳模精神为导向的大学生劳动教育实施路径探索——基于对全国 106 所高校及 16 位全国劳动模范的调研》夺得一等奖。
该团队通过调查以劳模精神为导向的大学生劳动教育现状,归纳分析得出当前高校劳动教育困境产生的主要原因,并据此探索以劳模精神为导向的高校劳动教育改革实践路径。为制定更具针对性、实效性的劳动教育改革措施提供科学的数据和经验支撑,为进一步提高高校劳动教育质量、促使劳模精神进一步融入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增强学生在劳动教育中的参与度与收获感等目标探寻可行路径。
同样在“青砺基层”社会治理专项赛赛道中获得一等奖的还有我院刘圣洁、李靖组成的“青壹组”(指导教师:解文超)。该团队作品题目为《打造“人文+历史文化”的独特发展模式,构建公共文化和历史文化新格局》。
该团队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对模式口历史文化街区进行深入考察,了解当地发展现状,通过对当地居民,商家,景点工作人员等进行采访,听民意,知民心,通过研究大量历史文化街区建设的成功范例,制定适合模式口发展的方案,为模式口提出打造独有的可行性强的“人文+历史文化”的发展模式,加快当地公共文化嵌入历史文化的发展,为当地基层治理提供新路径,为弘扬中华文化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2023年5月30日“青创北京”2023年“挑战杯”首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闭幕展在北京工商大学(良乡校区)举行,我院学子作品在现场进行展示。
Copyright© 2020 文化传播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