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青春当燃烧,志愿有你我”采访志愿者活动(一)

发布时间:2022-12-17 10:00:00

青春当燃烧,志愿有你我


为广泛宣传和倡导奉献精神,充分发扬志愿服务先进性,提升同学们的人文素养,文化传播学院团总支志愿者部和五行编辑部共办“青春当燃烧 志愿有你我”采访志愿者活动。

志愿者们在讲述志愿服务故事中传递志愿精神,庆祝国际志愿者日,让青年人从中体会志愿活动给社会带来的积极意义,希望同学们能够从中有所感悟。同时,也鼓励更多人加入志愿行列,积极对待生活,将温暖传递到更多人的心中。


志愿者-孙曼莹

20级新闻学的孙曼莹同学目前共参加过十个志愿项目,其中包括线上和线下的活动,她的累计志愿时长已达到308.5个小时。她共参加了两个志愿服务团队,一个是文传志愿服务队,另一个是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青年志愿者。



谈到为什么想成为一个志愿者的时候,孙同学说,她身边有很多的志愿者,从小自己就看着他们如何帮助别人,但是小学、初中、高中一直以来都在学校学习,没有机会参与志愿活动。等到进入大学之后,她成为了一名志愿者。她参加志愿活动一方面是因为她被周围的人的志愿精神所感染,另一方面是因为她自身对志愿活动很有兴趣。

她参与了很多志愿活动,拥有丰富的志愿活动经验,也有很多自己的感悟。她觉得志愿者浑身散发着神圣的光环。孙同学用一句话表达了她对志愿活动的看法。

“我很荣幸能够成为志愿者。”

疫情爆发以来,有无数志愿者义无反顾地投身到疫情防控阻击战中。她认为志愿者们的行为非常勇敢。他们虽然都是陌生人,但他们的笑容都是一样的热情亲切,给人们带来温暖。

她在给同学们寄语时,说:“志愿活动机会难得,希望学弟学妹们抓住每一个志愿服务机会,尽可能地多涉及一些没有接触过的志愿活动,学习更广泛的知识,拓宽知识面,补充知识空白。抓住学院、部门学长学姐下放给你们的每一个机会,跟他们竞争。学长学姐也只是学长学姐,是指导你的人,我们可以把他们当做一个竞争对手,然后超过他们。”

孙同学参加过很多志愿活动,但令她印象最深刻的一次活动是时间最近的一个,她说:“这个活动跟我之前接触的志愿服务类型不太一样。参与这个活动的原因是公选课老师为了让我们更好地了解残障人士的日常生活状态,于是组织了一场相关的活动,让我们带领心智障碍患者一起完成徒步五公里。”

她带领的心智障碍者是一个准高三的男生。他将在明年参加高考,他想成为大学生的一员。虽然他因为自己有缺陷而感到自卑,但他更想有所突破,所以他参与了这次徒步活动。通过此次活动,孙同学更深入地了解了作为障碍患者的他们无法治愈的无奈和痛苦,而这些痛苦,可以在志愿者的帮助、开导下减轻一些。




在回忆如何打开那个男生的心房并与他沟通时,她说,虽然他们是心智障碍者,但是并没有遭受过多的社会歧视,而是感到社会给予了他们很多关怀。他们之前也参加过很多次类似的活动,在活动中,他们心理上的负担得到减轻。他们之中比较健谈的,甚至不用她刻意找话题,他们就会主动进行沟通。

她所带领的男生告诉她自己以后想要成为一名教师,但他不知道这个病症会不会影响他成为教师。孙同学告诉他:“你肯定可以成为一个教师。”然后她细心地向他说明了考取教师资格证的方法和流程,并对他进入大学之后应该向哪些方面靠拢给出了一些建议。

他向孙同学询问,如果他成为教师之后遇到了志愿者的孩子,志愿者认出他来,知道他是心智障碍患者之后该如何处理。孙同学鼓励他,告诉他不必自卑,因为疾病是每个人都会有的,他只是跟别人不一样而已。

她继续回忆道:“他害怕一些家长会反对他继续教学。他不清楚如何管理、带领自己的学生,他的思路和我们不太一样。比如他问我:‘学生犯错之后可以直接开除吗?’我跟他说,如果学生犯了错,你可以先沟通,如果是那种特别严重,你觉得不可容忍的错误,需要给上一级汇报,层层递进,最后由校领导那边才能最终决定。而他的想法是他可以直接开除,这个想法就比较简单粗暴。因为他从小没有接触过这人情世故,对程序这些都不是很清楚。”

她得知他从小到大都是被父母保护着,所以他习惯性地认为进入大学之后也是由父母和老师沟通。孙同学告诉他,进入大学之后他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节奏来生活。她知道他因为自己生病的原因有很多顾虑,担心他的疾病会成为他继续发展的障碍。

让孙同学感到遗憾的是,由于活动的时间比较有限,她和那位男生没有更深一步地交流。


志愿者-谢娜娜

来自20级新闻一班的谢娜娜同学也是一名志愿者,她喜欢参与志愿服务,有丰富的志愿服务经历。她是一个乐观开朗的人,也希望用自己的乐观来感染身边的每一个人,她做志愿服务的初心就是能够帮助到有需要的人。



提到有关志愿的意义和为什么想成为一名志愿者时,谢同学认为志愿服务不仅能够助人,也是自助的一种行为,乐人的同时也在乐己。在参与志愿工作的时候,既是在帮助他人、服务社会,也是在传递志愿者奉献精神的火炬。

接着她讲到想成为志愿者的原因是因为志愿者是一种社会责任感的象征,志愿服务精神也能对社会起到一个良好的促进作用。其次是可以感受到助人之乐,让自己的生命更加充实。谢同学认为帮助别人是一件快乐的事情,看到被帮助的人的情况有所改善,社会的一些方面因为自己的一点努力得以发展,就会产生极大的成就感和满足感。这是她觉得自己成为志愿者很重要的因素之一。

在她的志愿服务经历中,令她印象最深的一次是辅助村镇开展活动,具体包括疫情防控和人居环境整治。村志愿者们着重进行的是农村人居环境的整治改造。在志愿活动中,首先需要志愿者们对每一家每一户最早的情况进行拍摄存档,对本村人民的日常居住环境进行一定的了解。看到很多的村民在屋前屋后乱堆乱放了许多秸秆,不仅不美观,而且有很大的安全问题,志愿者们会劝说居民,并说明秸秆不可随意堆放的原因。接着对这种安全卫生不合格的家庭,志愿者们会协助村民清理,使得屋子变得干净整洁,消除安全隐患。最后志愿者们会保留一张整理后的房屋照片与之前的做对比,看到每家每户原本凌乱的房屋变得整洁后,谢同学等志愿者们对完成这项志愿服务充满了自豪感。




此外,参与志愿活动也丰富了她的生活阅历,引发她对很多事情的思考。谢娜娜同学认为:参与志愿服务也是一种独特的人生经历,投入的越多,体会也越深。

谢同学在志愿服务中真切地感受到自己的成长,她也愈发认识到志愿服务的无穷魅力。汗流浃背,脚步未歇。抬眼是云涛滚滚,回首是来时路痕。她所说的“深入思考”,是志愿者活动带给她的收获之一。倏忽而逝的时光不会停留,川流不息的岁月只能回顾, 而有了那份对人生意义的深刻思考,才能够更清晰地知道,在这短短一生之中,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么。

Copyright© 2020 文化传播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传播学院视频号
文化传播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