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院动态

增光传媒前沿论坛:“一篇10W+评论帮学校化解舆情背后——校园媒体实践教学”讲座顺利举行

发布时间:2025-11-25 10:15:00

2025年11月24日晚,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研究生处主办、文化传播学院承办的增光传媒前沿论坛“传播与社会发展”系列讲座以线上形式顺利举行。本次讲座聚焦“一篇10W+评论帮学校化解舆情背后——校园媒体实践教学”主题,特邀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南京大学国家级传媒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白净担任主讲人,文化传播学院副院长吴麟老师主持讲座,文化传播学院全体研究生及部分教师和本科生参与,武汉大学、浙江工业大学、河海大学等多所高校教师也在线旁听交流。



白净教授拥有丰富的行业与教学经验,其本科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获香港大学新闻硕士、中国传媒大学传播学博士学位,曾任职于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华社香港分社、香港文汇报,2007年投身高校教学,2017年入职南京大学,深耕新闻传播实践教学多年,其参与建设的南京大学“未来编辑部”更是国家级一流社会实践课程建设的典范。


讲座伊始,主持人吴麟老师介绍了白净教授的丰富履历。她回顾了半年前邀请白教授的契机,并点明本次讲座将聚焦南京大学的校园媒体实践。她还简要介绍了本校专业和学科建设情况,强调在课程设计中注重与工会、劳动领域相结合,以推动学生产出优秀实践作品。




讲座中,白净教授率先对南京大学“未来编辑部”的实践教学机制展开系统介绍。她表示,这一课程早在2016年便已形成雏形,2019年学院整合分散的校园媒体团队申报国家级一流课程,到2020年成功入选首批国家级一流社会实践课程名单。该课程以“承接实务课程”为核心定位,由五位教师各带领一支实践团队,打通新闻采写、评论、视频制作、数据新闻等多门课程的教学边界。学院还为其打造了180平米的实体实践空间,学分制度上实行本科生必修、研究生选修的模式,参与的学生需完成至少两个学期的实践学习。



在介绍“未来编辑部”的运营体系时,白教授提及该课程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实践运作模式,选题库申报、抢选题的选题环节先行,再经由编委带教开展创作指导,最后通过院领导审核完成发布把关,形成了规范化的内容生产流程。这一课程并非仅面向新闻传播学院学生,还吸引了历史、理工等跨专业学子参与其中,逐步打造出“新潮”“新记者”“核真录”等多个核心校园媒体板块。其产出的实践作品则通过微信公众号、澎湃新闻、虎嗅等多平台进行发布,实现了校园媒体成果的多渠道传播。



此外,白净教授分享了南大校园媒体实践教学在思政教育、跨学科培养等方面的探索。在思政教育层面,团队开展的留学生对南京大屠杀认知度选题项目,通过多元视角拍摄的片段被江苏广电采用,并助力其斩获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学生在参与过程中既锻炼了专业能力,又深化了历史认知。同时,学院开设“商业观察”专栏,学生通过对地铁自助鲜花柜、养生水等议题的实地调研,培养了商业敏感度与问题意识,作品质量也远超预期。



在谈及校园媒体推动实际问题解决的价值时,白教授以“未来编辑部”的实践为例,具体介绍了学生通过采写、评论创作等实践行动带来的实际改变:曾针对校园公共空间不足的问题展开报道,推动学校增设公共桌椅、延长食堂开放时间;也曾聚焦新街口地铁站流浪者的生存状况进行采写,促使民政部门设立庇护所。这些案例直观彰显了校园媒体在推动问题解决、发挥社会价值方面的重要作用。她进一步强调,国家级一流社会实践课程的建设,关键在于推动思想政治教育、专业教育与社会服务的深度融合,以此培养学生认识社会、研究社会、理解社会并服务社会的意识与能力,这也是高校打造社会实践一流课程的核心落脚点。



随后,白净教授以南京大学食堂“999元帝王蟹”舆情事件为典型案例,生动解析了南大校园媒体在舆情应对中的实践路径。她介绍,2025年11月该校食堂推出帝王蟹菜品引发网络热议,负面舆情迅速发酵,网友质疑高校食堂奢靡、放大阶层差异。在此背景下,南京大学“未来编辑部”迅速响应,指导学生撰写评论《高校食堂改革不会止于一只帝王蟹》。该评论理性回应了网络质疑,发布后阅读量很快突破10万,不仅被新华日报、解放日报等主流媒体主动转发,更成为舆情热议中的关键发声,有效缓解了负面舆论压力。白教授着重强调了评论在舆情事件中的引导性价值,同时系统提炼并总结了不同传播平台的特性差异。




互动环节里,新闻传播学系教师张玉洪、戴潇雅、高传智围绕“实践团队分歧解决”“校园媒体自我审查边界”“跨校区实践运营”“实践教学的实验室建设”等问题展开交流;学生穆玉婷、杨雪也分别就“校园媒体在公共议题的作用及高校引导路径”“公共舆情事实核查的破题维度”求教。


此次增光传媒前沿论坛的举办,不仅搭建了高校新闻教育交流的桥梁,也让参会师生深刻认识到校园媒体实践教学在人才培养、舆情应对及社会服务中的重要意义。未来,文化传播学院也将继续探索实践教学模式创新,推动新闻教育与行业需求、社会发展的深度融合。

Copyright© 2020 文化传播学院 All Rights Reserved

文化传播学院视频号
文化传播学院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