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好榜样|2021届优秀毕业生风采展示(2)
文化传播学院
汤小权
这四年,汤小权的身份不仅是班长,还是校大学生记者团校报编辑部部长、校广播站成员、主持人、辩手、志愿者……更是一名不断探索、不断前进的新闻人。四年大学时光如白驹过隙,如今站在新的人生十字路口,回望来时路,汤小权感慨良多。
夯实专业笃行远
2017年9月,汤小权怀着激动而欣喜的心情跨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大门,至此,充实而精彩的四年大学之旅就此拉开序幕。
这四年来,在学习上,汤小权的成绩排名专业第一,先后获得2017-2018国家奖学金、2018-2019国家奖学金、2019-2020一等奖学金、2019-2020文体优胜奖。大四学年获得北京市优秀毕业生、五好学生以及校级优秀毕业论文的荣誉。
如今,汤小权学着新闻学专业。新闻工作者是认识了解这个世界,也是历史的记录者。在大一暑期,她跟随实践团队去了劳模张鹏所在地的葫芦岛采访,制作有关“大学生劳动价值观”的调查问卷,并撰写实践报告《探寻劳模成长历程,争做新时代实干青年》,获得2018年“青年服务国家”暑期社会实践十大专题行动评选一等奖。其中,最深刻的感受则是对劳模张鹏的崇高的敬意:从一辆车和一个学生到一个车队和许多学生,从保安、服务员到如今的企业家和劳模,他经历了许多,有失败也有想过放弃,但他始终坚持了下来,也在这一次次挫折和困难面前越挫越勇。不仅对自我严格要求,还始终将人民和国家放在心中,为社会服务不言累,为人民服务不言弃,正是这样的家国情怀,这样的劳模精神支撑着我们的国家越来越繁荣昌盛。
在校期间,汤小权还加入了大学生记者团,以另一种方式践行新闻理想。她以突出的工作能力当选校报编辑部部长,负责校报的出刊(版面策划及编辑),进行过关于“赴日交流生 、人大交流生、教学十佳老师、运动会”等采写工作,以及“图书馆里有什么”调查 报告等。参与采访《青春斗》编剧孙建业以及写作,文章《对话<青春斗>编剧孙建业老师:青春中奋斗 奋斗中成长》在官微和校报上推出,官微获得4000+阅读量,也获得最佳采写奖。个人也在校报上单独刊登文章《军训,你是生命之光》及摄影照片《炭火中的年味》等。2019年6月,汤小权获得党委组宣部“优秀记者”和“优秀学生干部”的荣誉称号。2019年11月,汤小权作为队长,带领学校大学生记者团团队荣获“第八届首都大学生记者基本功大赛”一等奖。
恪尽职守赴全力
在工作中,四年担任班长的她,带领班级获得北京市“优秀团支部”、校级“优秀班级”称号,个人先后获得2017-2018优秀学生干部、2018-2019三好学生、2019-2020优秀学生干部、优秀团员等荣誉称号。
从教材购买分发、组织体检、运动会、军训到组织班级活动等事务,她都认真完成。她坦言,在这四年的时光中,学到的是责任与担当,收获的是老师和同学们的认可与喜爱,更深知“荣誉更是责任”。因此,她更愿是一束光,既自己发光发亮、绽放自我,也能照亮他人、共同前进。
除了班长一职,汤小权还加入了院学习部和校广播站。在学习部,她撰写人文知识竞赛策划、负责参与院辩论赛活动开展以及担任了辩论赛决赛主持人,收获良多。因为辩论赛上获得了最佳辩手,学姐邀请她加入院辩论队,在院辩论队的时光也很值得怀念,或讨论或写稿到深夜的日子都悄悄记录着成长。在广播站,她加入了周五体育栏目组,每周录制一期节目并配乐剪辑,轮换值班播报新闻、播音乐和录制的节目,参与公众号排版写作。
大二结束的暑假,汤小权参加了由中华全国总工会举办的“2019’台湾工会青年研讨营活动。开营期间,和台湾朋友正式接触。“这是一群友好又热心的可爱的人儿。”汤小权和朋友们在一起讨论交流:想队名、队歌,画队旗、摆造型,于是有了"乾啦乾啦队";一起参观中央电视塔、首都博物馆,参访滴滴、瑞智、海尔企业并开展了交流会……在这期间,汤小权全程负责拍摄记录:七天,没有一天放下单反,这让她的拍摄能力得到很大的锻炼和提升。聆听讲座、参访企业、参加交流座谈会都让她受益良多,对于大陆和台湾的异同也有了许多了解。调研选题、撰写报告、制作PPT和剪辑视频都在每天满满行程后的夜晚完成。最后,小组成功完成了调查报告《在新时代视域下探索劳动精神的传承与展望》的撰写。
2019年世界园艺博览会志愿者活动,也让汤小权印象深刻。在经历了长达63小时的志愿活动后,汤小权对“志愿精神”有了自己的理解:“我曾在上公选课时听老师讲到,‘志愿精神的实质就是分享’,分享自己的快乐,给别人提供帮助。志愿精神不是说说而已,作为大学生,我们应该将其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落实到工作中。”
这些实践活动,让汤小权不仅仅获得知识的增长也是一场心灵的旅程,在丰富个人经历的同时提高了视野和能力。
心怀热爱更攀登
“记者,记着。我不知道我离一名合格的记者有多远,但我知道,因为热爱,我正在靠近它,终有一天,也会抵达它。”
升入大三时,成绩优异的汤小权成功争取到了去人民大学交流学习的名额。不断向上攀登的她也感受到学业与生活带来的压力,“后两年在北京校区的时光不如涿州校区轻松,”汤小权坦言。每天往返于人大,忙碌而充实,但她也无惧无悔,这也正如胡适先生所言:“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
在人大的学习期间,汤小权主修了“出镜报道与新闻主持、融媒体视听报道、新闻编辑、新闻实务编辑、 摄影采访与图片编辑、数据新闻、新媒体管理、网络信息整合、公共传播”等课程,成绩均为90+ 。制作了“日常的碎片”摄影书、“三分钟带你看人大”vlog、“疫情期间亲子关系冲突”的消息报道、 钟南山H5、极简主义数据新闻信息图等作品。
大学四年,汤小权更怀念并感谢这些在生命长河里留下印记的人儿,有父母、家人,也有老师和朋友。汤小权说:“我很感谢他们,并永远不会忘记他们,是他们组成了我生命中爱的人和爱我的人,四年的大学生活也因此更加精彩。”村上春树说,你要记得那些黑暗中默默抱紧你的人,逗你笑的人,陪你彻夜聊天的人,坐车来看望你的人,带着你四处游荡的人,说想念你的人。是这些人组成你生命中一点一滴的温暖 ,是这些温暖使你远离阴霾, 是这些温暖使你成为善良的人。
汤小权说:“我会一直记得我愿是一束光,愿是一只小小萤火虫。萤火虫的光点虽微弱,但亮着便是对黑暗的挑战,而万千萤火虫的光必定战胜黑暗。”学习的海洋永无止境,在未来汤小权也会一直勇敢,一直发光,绽放自己,照亮他人;她会继续秉持胡适先生的这句话——“怕什么真理无穷,进一寸有一寸的欢喜”,昂首前行,不畏风浪。
版权所有: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生工作部 Copyright©2018 CUL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