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参与“‘安博杯’首届全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北京地区选拔赛”的通知
作者: 更新时间:2011-09-27
关于参与“‘安博杯’首届全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北京地区选拔赛”的通知
各系(院):
根据《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办公室转发教育部学生司等关于举办“安博杯”首届全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文件的通知》(京教办函〔2011〕39号)精神,结合我院实际工作情况,经学院研究决定,学院拟择优推荐1-3名参赛教师及作品,现就我院组织相关教师参与“‘安博杯’首届全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北京地区选拔赛”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大赛主题与宗旨
大赛以“传生涯理念、授规划方略、促教学相长”为主题,面向就业指导课程教师,以现场授课的比赛方式,提升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水平,促进就业指导课程建设。
二、参赛对象
各系(院)就业指导课程教师。
三、参赛报名
所有参赛教师必须于2011年9月30日前通过全国大学生就业公共服务立体化平台(www.ncss.org.cn)大赛专页进行统一报名,同时到学院就业指导中心进行登记备案。参赛教师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7号),自由选择就业、创业指导相关内容,按40分钟课时设计文字教案及讲课PPT(参照附件2)。没有如期进行网上报名的教师,不能晋级市级选拔赛。
四、赛程安排
1、推荐教师。各系(院)于2011年10月11日前向学院推荐1-2名优秀教师晋级市级选拔赛。同时提交所推荐教师的《教案推荐表》(详见附件1)、教案及讲课PPT的书面文档和电子文档,并提交参赛教师现场教学环节的影像资料(参赛作品书面文档[A4打印稿,一律黑白,彩印拒收]一式五份;参赛作品电子文档,可以选用Microsoft Word、 Microsoft Excel、 Microsoft PPT文档格式进行制作;参赛教师现场教学环节的影像资料,采用MPEG格式制作光盘两套)。
2、10月中下旬北京市复赛和决赛。复赛不设置现场环节,经大赛组委会组织专家评委对晋级复赛教师的参赛作品,包括文字教案、教学课件(讲课PPT等)、教学视频等进行评审,遴选出20名参赛教师进入决赛。
决赛采取现场比赛的形式进行。晋级教师按照课程教案设计内容,进行现场课堂讲授并回答评委提问。其中,教案设计评审占总成绩的30%(评审标准参照附件3,以实际为准),现场课堂讲授及回答评委提问占总成绩的70%(评审标准参照附件4,以实际为准)。决赛胜出相应名额参加全国总决赛。
3、11月份全国总决赛。全国各省、市、区共计产生100名选手入围全国总决赛。全国总决赛共分两轮,具体流程如下:
第一轮:初审晋级,由大赛评审委员会对所有100名晋级全国赛的教师参赛作品,包括文字教案、教学课件(讲课PPT等)、教学视频进行评审,结合省赛评定及推荐意见,遴选出30名参赛教师进入全国总决赛第二轮。
第二轮:现场决赛,晋级教师按照课程教案设计内容,进行现场课堂讲授并回答评委提问。其中,教案设计评审占总成绩的30%,现场课堂讲授及回答评委提问占总成绩的70%。
五、联系方式
联系人:唐老师 许老师
电 话:010-88561794
E-mail:jiuye@ciir.edu.cn
请各系(院)认真组织就业指导课程教师积极参赛。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生处
二○一一年九月二十六日
附件1:
“安博杯”
首届全国高校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
教案推荐表
编 号: |
|
姓 名: |
|
学校名称: |
|
推荐单位: |
|
联系方式: |
手机 邮箱 |
填写日期: |
年 月 日 |
教师学历/职称 |
所在部门/学院 |
| ||||
出生年月 |
|
独立主讲课程起止时间 |
| |||
教 案 内 容 | ||||||
课程名称 |
|
学时: |
第 学时 | |||
教学内容 |
|
课型 |
| |||
本课时
教学目标
及要求 |
| |||||
教学重点
及难点 |
| |||||
教学准备(教具、课件、图片、资料等) |
| |||||
教学方法
和步骤
(含运用何种现代化教学辅助手段) |
| |||||
教和学的过程 | ||||||
教学内容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
|
| ||||
课后作业 |
| |||||
课程主要
参考资料 |
| |||||
推 荐 意 见 | ||||||
高校推荐
意见 |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 |||||
省市推荐
意见 |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 |||||
总决赛初审意见 |
签字(盖章): 年 月 日
| |||||
备注:教案格式除本表填写的基本内容外,参赛教师可根据课程教学实际自行设计教案,作为附页一并上交。
附件2:
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参赛作品规范
根据就业指导课程教学比赛规则和知识产权权法等有关法律,为保证比赛的公平、公正、合法,特制订此规范。
一、内容要求
1、参赛教师要按照教育部办公厅印发的《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教高厅〔2007〕7号),自由选择职业生涯规划、就业指导、创业教育相关内容,按40分钟课时设计文字教案及讲课PPT。
2、按照40分钟的讲课时间设计教学方案,要求教学目的明确,教学思路清晰,教学内容充实;既符合大纲要求,又紧密联系实际,注重理论应用和实践创新;充分考虑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密切联系学生的专业需求、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最新的就业形势和就业政策,有较强的针对性;教学过程组织合理,方法运用恰当有效;文字表达准确规范、条理清楚、逻辑性强。现场教学按照30人教学班的形式进行现场授课,并回答评委提问。
3、参赛作品不得违反有关法律、法规以及道德规范,不得侵犯他人知识产权,不得剽窃、抄袭他人教学内容,一经查出取消参赛资格,并给予通报批评。
二、作品形式
参赛教师需提交参赛教案和讲课PPT书面文档一式五份;以及教案和讲课PPT的电子文档;同时提交参赛教师在学校初赛期间现场教学环节的影像资料。
三、作品要求
1、参赛教案使用A4纸打印装订,一式五份,一律黑白,拒收彩印。教案必须有扉页,扉页填写参赛者的姓名、讲授内容、性别、学校、院系、电话。在扉页之后要有作者承诺书,承诺此教学内容没有侵犯知识产权,为作者个人创作,并签字。
2、电子版教案必须为Microsoft Word格式(*.doc文件),课件(PPT)文件大小不超过30Mb。
3、参赛选手校区赛现场教学环节的视频资料,采用MPEG格式制作光盘两套,保证画面流畅,声音清晰,文件大小不超过500Mb。
附件3:
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教案评分细则
项 目 |
评 价 标 准 |
总体要求 |
教案基本内容齐全,格式规范,无错别字,语句通顺,逻辑性强,能够合理安排一堂课的教学内容。 |
教学目标确定 |
根据对学习任务和对教学对象的分析,结合教材和教学大纲,标准、正确、规范地阐明教学目标。所确定的教学目标既符合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要求,又符合学生实际,具有针对性和可操作性;能明确提出各知识点的不同层次要求,及技能、能力所要达到的水平。 |
教学内容分析 |
对本课内容在教材和教学大纲中的地位、作用、内在逻辑关系、知识的前后联系分析正确,结合学生实际对教学内容的处理科学合理,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确定准确,分析透彻,依据充分。 |
教学过程设计 |
合理确定教学环节,安排教与学的互动,说明教学过程中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方法及辅助教学的手段;说明板书设计、课堂练习及课后评价的意图及其依据。要求教学过程设计结构合理、层次分明,准确把握教材的深度、广度;理论根据正确、恰当、具体。 |
教学方法使用 |
依据学习任务分析、学习者分析、教学目标的阐明和教学过程的分析,有效组织教学顺序、合理确定学习方式和教学组织形式、科学运用教学方法。 |
附件4:
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大赛现场教学评分细则
项 目 |
评 价 标 准 |
教学内容 |
紧扣大纲要求,紧密联系大学学习生活实际,符合学生需求与特点,注重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发展意识、世界观和价值观;体现知识积累,突出实践导向,注重探索创新;内容充实,重点突出,条理清晰,循序渐进。 |
教学组织 |
教学过程安排合理,方法运用灵活、恰当;启发性强,能有效地调动学生思维、学习积极性,注重学生研究方法、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素质的养成;能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有效提高教学质量。 |
教师素养 |
普通话讲课,语言清晰、准确、生动,语速适中;表情、教态自然大方,举止得体;着装整洁,精神饱满,亲和力强,体现个人特色。 |
多媒体及板书 |
多媒体技术应用得当;板书设计合理清晰;字体图表工整、美观、规范。 |
问题答辩 |
正确理解评委所提问题,及时准确应答,切合题意,条理清晰,结论明确,有说服力;回答流畅,现场应变能力强,综合表现佳。 |
注:1、总分100分,其中教案占30%,现场教学占70%,以上给出的是这两部分内容各自项目所占权重。
2、教案设计及现场教学时间为40分钟,超时要扣1分,并被叫停。
3、现场教学结束后,评委进行点评并提1-2个问题。
4、比赛成绩由纸质教案成绩、现场教学成绩两部分组成。
5、各高校可根据本校实际,对评分细则进行扩展或细化。
上一篇:
$article.name
下一篇: $article.na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