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航学苑

当前位置: 首页> 思想风华

学习“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劳学子这样说

来源:发布时间:2020-06-19

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史一鸣:

2020年5月22日在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作了2020年度的政府工作报告。在认真学习了总理的报告之后,我了解到了我们国家几年来取得的伟大成就以及党和政府对我们国家未来的发展期望。2020是极不平凡的一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更是实现我们民族伟大复兴的重要阶段。在过去七年中我们国家的GDP总量不断上升,粮食生产、就业率稳步提高,贫困发生率逐年降低,在今年更是有780个贫困县全部摘帽,在惊讶于我们国家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更是对我们国家的未来更是充满了期待。

今年的疫情给国家各个方面都带来了不利影响,但是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疫情防控取得了重大战略成果,在此期间我深深感受到了我们国家制度的优越性。万物明朗,未来可期,祝福祖国越来越好!

法学院陈俊辉:

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到了前期出台六月前到期减税降费政策,免征了或者减免了受疫情影响的大部分行业的税款,这对于国内的经济复苏来说就是一针强心剂。基本上所有的企业都经历了不可谓不困难的上半年,流动资金捉襟见肘,重新启动完整的产业链需要资金,作为法学生,我想到了国家对于经济的宏观调控,这是对企业也是对人民的负责,政府工作报告中还提到了其他大量有助于复工复产的政策,无疑是一种担当,面对危机,国家力量的加入,让重新投入生产的各行各业有了底气,有了力量,相信危机将会过去,朝阳重新到来。

经济管理学院郭然:

对于我们这些应届毕业生来说,突如其来的疫情让我们的就业变成老大难问题,近期的两会报告中也提出要千方百计的稳定和扩大就业,这让我们广大应届生感受到了政府对我们的关心,其中代表委员提出地方要加大力度进行地方人才引进,我的家乡临沂在疫情发生后就率先提出人才引进优惠政策以及国企单位招聘,人才引进保证了双一流高校毕业生的充分就业,国企单位招聘要求每个地方大部分国企都要提供相应的就业岗位,通过考试的形式进行人才招聘,这为我们广大应届生提供了很好的就业机会。

经济管理学院卓诗灵 :

2020年5月21日,全国两会在北京胜利召开,让我尤为瞩目的有三件事:

一是十三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开幕会上,全体与会人员向新冠肺炎疫情牺牲烈士和逝世同胞默哀。在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下,我们刚刚打完一场没有硝烟的战“疫”,这让我深刻体会到党和国家始终把群众利益,把人民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第一位。

二是民生,民生就是老百姓的生活。民生稳人心稳国家发展便更有信心。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要优先稳就业保民生,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努力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下调、降低、减负……政府工作报告折射出了浓厚的“民生情怀”。

三是经济目标,今年与往年不同,今年的两会并没有设立具体的经济增长目标,而是“六稳”、“六保”。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十三五规划”夯实基础。

两会中我们也看出,这次的疫情对国家经济和社会带来了巨大损失,但是中国人民始终团结一心,中国政府始终以人民的健康安全放在第一位,始终打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攻坚战。我很高兴作为中国的一份子,作为大学生的我们也更应关心国家大事同时怀揣热情投入学习和工作中。

公共管理学院李科平: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就业问题严峻性不言而喻。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就业”一词共出现了39次,“就业”一词排在第二,“千方百计稳定和扩大就业”“加强对重点行业、重点群体就业支持”,因为就业是民生之本,至关重要。

政府工作报告指出就业优先政策要全面强化。财政、货币和投资等政策要聚力支持稳就业;努力稳定现有就业,积极增加新的就业,促进失业人员再就业;各地要清理取消对就业的不合理限制,促就业举措要应出尽出,拓岗位办法要能用尽用。所以,千方百计扩大就业,这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头等大事。

作为大学生来说,我们应当真正做到努力认真学习、锻炼好本领,不浪费大学四年的宝贵时间,成为一名对社会有用的人。

公共管理学院赵雪:

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说:“政府的政策使几亿人受益,及时有效促进了保供稳价和复工复产,我国经济表现出坚强韧性和巨大潜能”。

在疫情发生以来,我国的经济出现增速放缓,甚至负增长的现象。但是要知道,在面对挑战的同时,我们也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我们要迎接挑战,抓住机遇。中国的经济就像是一搜巨轮,体量越大、风浪越大,掌舵也就越发的重要。

所以我相信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齐心协力 ,众志成城,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势,就一定会扛过这次风浪,迎来彩虹。

安全工程学院何东灿:

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上,有很多关于教育方面的热词,其中就包含了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教育是国家未来的重要保障,科研项目的参与者逐渐年轻化,科研成果也运用到了国家的重大发展上。国家注重高校建设的同时,我们大学生也要有意识提高个人素质能力,在自己所学习的专业领域不断深挖自己,积极学习已有知识点,有意识创新。

作为一名安全工程学院的学生,我会努力做到有针对性地读书,既要达成更高层次的共识,也能有效提升建言资政的质量。在防控疫情期间,我也意识了公共卫生风险重要性,也明白了自己学习安全工程的意义,在接下来的学习生涯中,会更加努力的学习,并为国家安全事业做出贡献。

社会工作学院黄成蕾:

通过对两会精神深入的学习,作为一名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我备受鼓舞,也学习到很多。

政府工作报告提到,要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完善社区服务功能,支持社会组织、人道救助、志愿服务、慈善事业等健康发展。这表明国家对“大社工”事业的重视和支持,也意味着对我们“社工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社会工作是服务社会的工作,归根结底是做人的工作。老百姓生活有保障,遇到困难有依靠、能解决,社会就会和谐稳定。我一定会认真学习专业知识,并努力通过劳动实践锻炼自己的本领,在未来成为一名有技能、有知识、有情怀、有责任感的优秀社工人,为老百姓安居乐业,为祖国繁荣昌盛贡献自己的力量!

文化传播学院蔡明洋:

2020年两会政府工作报告中指出:要大幅提升防控能力,坚决防止疫情反弹。实施好支持湖北发展一揽子政策。

对于我们大学生来说,疫情与我们的开学时间以及各种考试息息相关,在家学习这数个月,我们从疫情极其严重的情况下熬了过来,这离不开国家的有效调控和救治防治,也离不开我们每一个人的自觉。而今后的疫情调控,更离不开政府的疫情防控工作和我们每一个人的继续努力,做到不异动,不擅自出行,做好每日疫情填报,做好自我防护工作,疫情防控人人有责。

文化传播学院侯怡萌:

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于5月22日上午9时在人民大会堂开幕。我认真观看了国务院总理李克强在会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深受鼓舞。我为过去一年来我国取得的进步和成就感到振奋、骄傲和自豪,对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和政策取向有了清晰的认识,对进入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新作为有了深刻的领悟。

2020年有多么不容易,今年的两会就有多么不平凡。站在历史的交汇点上,从常态化疫情防控条件下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到“十三五”收官,从消除绝对贫困的千年梦想,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一个个特殊的“时间坐标”叠加,注定将让2020年的国之盛会载入史册。天安门广场红旗飘扬,两会开幕式顺利召开,默哀结束,李克强总理进行了主要工作汇报。

这个报告是一个发展的报告。无论是从发展蓝图、发展目标,还是发展路径、发展举措,都非常鼓舞人心、切实可行。比如,加快发展社会事业,更好保障和改善民生;比如,要继续打好三大攻坚战,精准发力、务求实效;比如,保持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和社会大局稳定,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打下决定性基础。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动员的报告、部署的报告,也是一个面向未来的报告。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摆在第一位,总书记亲自部署、亲自指挥,打响了一场气壮山河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

我对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倍感振奋,对教育改革发展取得的新进展欢欣鼓舞,对未来经济社会发展充满期待,政府工作报告说,没有提出全年经济增速具体目标,主要因为全球疫情和经贸形势不确定性很大,我国发展面临一些难以预料的影响因素。这样做,有利于引导各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六稳”、“六保”。“六保”是今年“六稳”工作的着力点。守住“六保”底线,就能稳住经济基本盘;以保促稳、稳中求进,就能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夯实基础。

对此,国际社会对两会的召开显示了积极回应。多国人士表示,期待中国两会出台更多的政策,提振世界经济恢复和发展的信心。有学者表示,中国两会的召开是中国抗疫工作取得成效的体现,两会也将推动中国经济进一步恢复和发展,从而带动全球经济复苏。

我们相信,中国未来社会将是光明的,疫情顺利结束就在眼前,打赢脱贫攻坚势在必行,民生事业稳步发展。中国的明天,是世界瞩目的大国未来,中国将坚定步伐,以不屈不挠的精神屹立于东方。

酒店管理学院门雨萱:

2020年的两会让我感受到了我们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历史进程更加势不可挡,我们的国家更加强大,科技AI智能方面也有明显提高,且综合国力更上一层楼。

作为学习旅游方面的学生,也有很大的感触,因为疫情,我们国家以及世界旅游业都受到严重的创伤,但是我们国民的旅游消费潜力还是有的,只要疫情过去,我们的旅游业会很快的发展起来,从而拉动我们的内需,促进我们国民经济的增长,我们的人类也是在大灾大难的一次次抗争中走过来的,我们国家的治理能力和社会制度也受住了全面检验,综合国力也得到了充分彰显,让我实属觉得作为一个中国人的骄傲和自豪,作为当代青年大学生,我更加明确的树立了自己的学习态度和综合素质。

版权所有: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生工作部 Copyright©2018 CULR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