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 页 > 新闻中心 > 集团动态

树青年之榜样,成国家之栋梁——“青年与成长” 系列讲座公选课圆满结课

】【打印】【关闭窗口 作者:薛振宇 发布时间:2010-09-20


5月5日,“青年与成长”系列讲座公选课圆满结课。由于疫情影响,根据学校教学安排,校团委联合教务处第一时间将本学期课程调整为线上授课形式。依据课程教学大纲,合理调整授课计划,对教学内容和形式做出妥善安排。明确线上教学考核形式,制定课程考核方案,确保线上教学和线下课堂教学实质等效。

忆及二月到四月“云端笃学”的学习经历,“青年与成长”系列讲座公选课带给团干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所谓“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讲座虽已落幕,但学习的脚步从未停歇。接下来,就让我们共同重温本学期十讲课程精彩内容。


第一讲

《中国重返世界之巅》 张维为  复旦大学  中国研究院院长

认清国情时局变化,青年自信扬帆远航

“不畏浮云遮望眼,长风破浪会有时,21世纪的中国,民族复兴,已伸手可即,大国崛起,也近在咫尺,百年神州沉沦,终成历史,中国重返世界之巅,全赖吾辈今日努力。” 


第二讲

《生活场景中的马克思》 卢刚  中国矿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

以全面的角度看伟人,用青春的心态看自己

“马克思是大家所熟知的伟人,同时也是一个有温度的、真实的、多彩的和丰富的普通人。”马克思在生活、学习、工作中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我们应从伟人马克思身上汲取科学智慧和理论力量,树立正确的理想信念,鼓起敢于搏击风浪的勇气,从而使我们的人生更富有蓬勃的朝气和厚重的价值。


第三讲

《成长中的辩证智慧》钟君  中国社会科学院  经济与社会建设研究室主任

理性审视社会现象,辩证看待社会问题

“人生每天都在彩排,成长中最核心的东西,最美妙的感受,就是在成长的过程中,要感受幸福。”世界复杂多变,生活问题颇多。作为青年的我们应分清主次,以多维视角看待问题,认识到辩证思维在纷繁情景中的积极作用。明确审视生活、学习、工作的现实意义,寻找以敏锐视角审视环境的方法。


第四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与青年》

万资姿  中央团校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教研部副教授

先进文化助力社会发展

核心价值砥砺青年奋进

“文化是一个国家的灵魂,文化是社会发展的支撑,青年的价值取向决定了未来整个社会的价值取向。”青年一代应结合时代要求,充分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这一“凝魂聚气,强基固本”的基础性工程。将个人价值融入社会价值、个人命运融入国家命运。


第五讲

《全面深化改革》陈培永  北京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员

以客观角度看问题,用理性思想做实事

“青年一代应逐步培育创新思维,做改革的言说者、思考者和践行者。” 新时代改革的具体内涵要从经济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和价值转型三方面去认识。全面深化改革应当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走出独具特色的改革之路,加快形成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新格局。


第六讲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一带一路之道》王义桅  国际关系学院  博士生导师、欧盟研究中心主任

美美与共,天下大同

了解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及提出“一带一路”倡议的现实意义,需要我们认识到“天下大同”文化理念的传承现状、中国与世界关系问题和中国梦与世界梦的对接前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更需我国同各国一道,践行“五路”“五通”“三网一化”“可持续发展”理念,实现共商共建共享。


第七讲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张捷  中国政法大学  资本金融研究院客座教授

了解教育时代意义,实践学习提升技能

我们要以中美贸易战为背景、中美教育发展差异为抓手,结合时代要求、教育现状和人才培养三方面,深刻认识普及教育与英才教育的关系和教育在国际竞争中扮演的重要角色。“应当在学习实践中逐步培养分析问题能力、洞察力、执行力和逻辑能力。” 


第八讲

《共青团活动策划的方法与技巧》刘卫兵  中国青年政治学院青少年工作系   学术委员会委员、硕士生导师

活动凝聚团学共识,创新激发前行动力

做好共青团工作,要把握共青团工作的四个着力点、五个坚持。了解创意对共青团工作流程的改进作用、主题内容及形式策划的选择技巧。切实发挥共青团工作凝聚人心、激发热情、寓教于乐和不断创新的作用功能。真正做到让团员青年在活动过程中将活跃与活力、心动与行动有机统一。


第九讲

《团队管理》张伟  无锡商业职业技术学院

把握领导艺术,助力团队成功

“没有完美的个人,只有完美的团队。”围绕领导和教练两大主体,我们要领会领导的三大技能、六大原则、八大魅力、九大工作艺术和教练的技术效用及职能,牢牢把握领导团队走向成功的实用性方法。领会在工作中明确分工、有效沟通和充分激励等实用性要素。


第十讲

《应用写作技能与规范》王用源   天津大学   文学院副教授

品味写作之道,提升写作能力

事务文书在我们学习、工作和生活中应用广泛。我们要准确把握计划类文书、总结类文书、事迹材料、述职报告、新闻与简报等事务文书的含义、种类、结构、写作技巧。“逐步培育写作素养,提升应用规范意识和思辨意识的能力。”


“青年与成长”系列讲座公选课由校团委和教务处联合举办。由于疫情影响,本学期十讲公选课均于线上开讲。课程充分利用中国大学MOOC等线上教学资源,依托各级各类在线课程平台、校内网络学习空间等,积极开展线上授课和线上学习等在线教学活动,保证疫情防控期间教学进度和教学质量。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相信在未来的学习、工作中,团学青年们将以理论联系实际,结合劳动教育月系列活动,将课程内容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成为政治素质过硬、劳动情怀深厚、专业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优秀团学骨干而不懈努力,勤勉奋斗。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生会版权所有 网站维护:学生会宣传部
Copyright 2008 中劳院学生会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