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举办2024年第8期崇劳沙龙
12月6日下午,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和《关于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要求,提升智库报告写作水平,劳动教育学院(劳动教育研究院)与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院、教育部劳动教育与劳动实践课程虚拟教研室联合主办第8期崇劳沙龙,邀请国家级重点学科劳动经济学学科带头人、劳动经济学院院长纪韶教授做《劳动教育价值观引领——从“学历时代”迈向“技能时代”》专题讲座,活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举行。学校党委书记刘向兵出席活动,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院、劳动教育学院(劳动教育研究院)部分师生代表,以及部分劳动教育与劳动实践课程虚拟教研室成员单位代表共计60余人参加活动。
纪韶教授从经济学与教育学交叉的视角,阐释了劳动教育赋能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的理论逻辑与实践路径。她认为,劳动价值观教育在学理上与培育新质生产力、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的宏伟目标具有内在共通性,是新时代坚持中华民族魂的精神内涵的重要平台,可以从认知、情感、能力和行为四个方面建构劳动价值观教育内容框架,从国家、社会和个人三个层面把握其现实需求。她还从厚植工匠文化、强化工匠精神系统认知、建立健全严控质量、鼓励创新的工匠制度体系、完善市场的法律法规、构建工匠奖励保障制度等方面,阐释了以劳动价值观教育引领中国式工匠培育和产业工人技能形成体系的路径。
刘向兵书记充分肯定了纪韶教授系统的跨学科研究视角给劳动教育研究带来的启发意义。他要求,劳动教育学院师生必须牢牢树立大劳动教育观,充分利用我校“劳动+”学科优势,持续深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重要论述的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研究,将劳动教育与全总深化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创新打造“中国工人大思政课”、弘扬“三个精神”等工作有机结合,厚植劳动教育文化底蕴,讲好劳动故事,推动劳动教育更好服务工会工作和国家建设,在多学科交叉、多平台协同中,推动我校劳动教育的学理研究和政策咨询服务水平迈上新的台阶。
交流发言环节,与会教师就劳动教育价值观如何融入自己的教学科研工作、智库报告撰写和课题申请等议题进行了深入讨论。本次崇劳沙龙不仅为劳动教育领域专家学者提供了一个跨学科思想交流的平台,也为全面深化劳动价值观教育引领塑造作用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向。
(劳动教育学院(劳动教育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