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首页 > 教育基金会 > 基金会动态

北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育基金会 2021年度工作报告

北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育基金会

2021年度工作报告

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刘向兵

2021年12月30日)

一、一年来的工作回顾

2021年,基金会在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民政局的领导下,在各理事单位、捐赠单位的关心支持下,按照《慈善法》、《基金会管理条例》、《北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育基金会章程》的要求,依法独立开展工作,认真落实各项任务,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内部治理更加优化,工作效能得到提升

今年11月17日和12月30日召开了一届六次、一届七次理事会,审议通过了《北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育基金会“三重一大”决策制度实施细则》、《北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育基金会印章管理制度》、《北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育基金会财务管理制度》、《北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育基金会信息公开制度》、《北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育基金会项目活动管理制度》、《北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育基金会理事会工作制度》、《北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育基金会捐赠配比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北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育基金会诚信自律准则》。为了确保项目实施和公益活动的顺利开展,先后组织多次学习各项有关政策法规,制定了年度工作计划,分析研判形势,检查工作推进情况。为进一步依法、有序、高效开展工作,推进基金会再上新台阶,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二)募集方式更加灵活,资金存量得到扩充

一届五次理事会后,我们一方面认真做好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和宣传工作,利用学校学科优势撬动社会资金;另一方面主动加强与理事单位、捐赠单位和校友的密切联系,围绕学校建设和优秀人才培养目标,精心设计可行性公益项目,以项目吸引社会资金。截止12月30日,2021年捐赠收入协议资金343.20万元,当年实际到账资金130.20万元。其中,新增捐赠单位(个人)12家(人),实际到账资金130.20万元。新增捐赠单位分别是:

1.北京市兰台律师事务所。该律师事务所于1月8日签订了捐赠协议书,在基金会设立了“兰台法学教育基金”,捐赠总额25万元,分年度实施,2021年1月31日 之前捐赠第一期款项12万元,2023年1月31日之前捐赠第二期款项13万元。 1月19日到账12万元用于资助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设立优秀学生奖学金以及举办学术讲座。

2.佳瑛科技有限公司。该公司于11月22日签订了捐赠协议书,在基金会设立了“中国数字工会研究基金”,捐赠总额300万元,分年度实施,第一年捐赠100万元,以后每年捐赠50万元。11月8日到账100万元,主要用于劳动关系发展趋势以及工会系统信息化建设、科研智库等方面的研究。

此外,河南富春建设工程有限公司、中承鑫德(北京)建设工程有限公司、黎平县黔霖好客酒店、艾芯恩咨询(北京)有限公司各捐赠、梁汝明各捐款3万元,内蒙古额里图食品有限公司、晔晨集团(福建)有限公司、山西润洋翔宇科技有限公司各捐赠1万元,曹自冲捐款0.2万元,主要用于开展慈善活动,资助学校教学科研、改善办学条件;奖教助学;资助贫困生与教育相关的公益活动等。

(三)规范立项程序,项目实施进展顺利

今年,基金会启动实施公益项目4项。其中,奖学金项目2项,奖教金项目1项,助学金项目1项。资金投入23.87万元。为确保公益活动项目顺利实施,我们本着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根据项目评审实施办法,严格按照个人申报、基层组织审查、相关职能部门会审和评审委员会审核批准的程序进行评定,其结果业已在学校网站、基金会网站公布。此后,基金会财务和管理工作还要分别接受社会会计师事务所审计、民政部网评、第三方机构督查,以及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和北京市民政局的年度检查。

(四)公益活动丰富多彩,学生素质得到提升

5月份,成功举办了第一届“新时代,传大爱”公益项目设计大赛。大赛以“新时代、传大爱”为主题,意义非凡。选手们着眼于当今的各类社会民生问题,针对不同的受众群体设计公益项目,并在比赛现场通过展演的形式介绍项目概况、社会需求度、项目可实施性、项目预算等多个方面的内容,全方位展示了公益项目的无穷魅力。通过本次大赛为同学们搭建了一个公益项目设计的平台,不仅鼓励同学们投身于公益事业,提升自我责任感,更是鼓励同学们去实践,把创意落地,使更多的同学加入到公益项目设计的队伍中,让热心公益蔚然成风,社会环境更加美好。

6月份,聘请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为学生演出党史学习教育的剧目《香山之夜》。通过党史教育活动演出,一方面庆祝了建党百年,描摹英雄的伟大形象,刻画英雄的高贵品质,发挥了文艺培根、立心、铸魂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满足了学生多样化的审美需要,在“美美与共”中开辟了学校立德树人新路径,美育涵养校园文化土壤,不仅培养了学生的爱国情怀,还实现了思想政治教育与艺术教学实践的有机结合。

同志们!过去的一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理事会工作取得了新的进步,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民政局的正确领导,更离不开各理事、理事单位、捐赠单位(个人)的关心与支持。在此,我代表理事会对大家表示最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与上级组织的要求和社会的期望还存在一定差距,我们将在今后的工作中进一步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机制,加以解决和克服。

二、2022年度工作思路

(一)继续拓展社会资金的募集渠道

围绕学校发展目标的主线,发挥好理事会的桥梁纽带作用,利用好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的功能,进一步拓展社会资金的募集渠道,让更多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校友关心支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建设与发展,为教育事业发展贡献一份力量。

(二)继续做好项目的设计与策划

一方面,要认真总结现有公益项目实施的经验,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好2022年奖学金、奖教金、助学金和劳动关系发展趋势以及工会系统信息化建设、科研智库等方面的研究项目计划和经费预算。另一方面,会同研究生院、学生发展中心、人事处等学校相关职能部门,围绕队伍建设、学科建设、人才培养、创新创业竞赛等,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做好项目方案的设计和活动策划。

(三)进一步提高基金使用的安全性、规范性、有效性

根据国家民政部《慈善组织保值增值投资活动管理暂行办法》,深入探讨资金多元化理财模式,做好财务档案管理和项目计划管理,进一步完善风险管控机制,确保资金投放安全、合法、有效

(四)进一步提升基金会的服务能力和水平

一要从党的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等多方面着手,做好《章程》的修订工作,提高基金会工作的自律性。贯彻落实市级社会组织党建工作会议精神,进一步强化工作人员遵守党的纪律、国家法律法规的自觉性,保证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得到贯彻执行。

二要严格遵守《基金会管理条例》《北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育基金会章程》,依法依规开展工作。严格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基金运行公开、公正、透明。自觉接受理事、监事、捐赠单位(个人)和社会监督,进一步提升基金会的诚信度和社会公信力。

三要发挥基金会网站、微信公众号的平台作用,努力提高政策解读、新闻报道、校友风采、爱心传递等内容的可读性、时效性。创新开展具有影响力和特色的公益活动,不断提升基金会的社会影响力。

四要找准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继续做好与理事单位、捐赠单位(个人)、受助者的沟通与联络,在科技研发、技术创新、人才培养等方面提供更好、更快、更便捷的服务;探索构建与校友联系的工作机制,激发校友母校情感,吸引更多的校友关心、支持和参与母校的建设。

各位理事、同志们!基金会的不断发展壮大,得益于各位理事、爱心企业家和校友的鼎力支持。我们坚信,只要大家精诚团结、携手共进、开拓创新,北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育基金会的明天会更加美好、更加灿烂!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