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育基金会
2020年工作报告
第一届理事会理事长 刘向兵
(2020年12月30日)
一、一年来的工作回顾
2020年度,基金会在北京市教委、北京市民政局的领导下和各理事单位、捐赠单位的关心支持下,依照《慈善法》、《基金会管理条例》、《北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育基金会章程》等各项法律法规,认真落实各项任务,工作取得了新的进展。
(一)完善内部治理结构,规范基金会工作
今年10月21日上午在唯实楼408召开了一届四次理事会,审议通过了理事和监事人员的变动,以及2020年度公益性项目计划方案。为了确保各项活动的顺利实施,先后组织了3次学习《慈善法》和有关政策法规,制定工作计划,分析研判形势,检查工作推进情况,修订和制定了《北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育基金会捐赠命名管理办法》、《北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育基金会捐赠管理办法》、《北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育基金会捐赠资金使用管理办法》、《北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育基金会项目管理办法》等4项规章制度。
这些规章制度和工作机制的不断完善,为依法、合规、有序、高效地开展基金会工作,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证。
(二)坚持开门办会,拓展资金募集渠道
资金募集是保证基金会持续健康发展的重点工作之一,我们始终将这项工作摆在突出位置。为了拓展资金募集渠道,一方面基金会与校友会工作协同推进,充分挖掘校友资源;另一方面走进院系、走向社会,利用学校学科优势撬动社会资金募集渠道。到目前为止,2020年捐赠收入合计32.72万元人民币,其中新增捐赠单位(个人)5家(人)、到账金额32.72万元人民币。他们分别是:
1.大有兴业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于10月21日向基金会捐赠30万元人民币。按照捐赠者的意愿,该笔捐赠款纳入“中工学者奖励基金”统一管理,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设立“中工学者”评选与表彰项目,主要用于“中工学者”师资队伍建设。
2.上海途科广告传媒中心于7月14日向基金会捐赠2万元人民币。按照捐赠者的意愿,该笔捐赠款纳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团委艺术基金”统一管理,主要用于资助青年学生艺术创作,帮助贫困生开展艺术学习等,为青年学生提供丰富高雅的艺术氛围和艺术熏陶。
3.骆弟海与基金会于12月18日签订了捐赠协议书,在基金会设立了“体育特殊贡献奖励基金”,用于支持学校体育运动发展。
此外,5月2日收到邓一三庆祝《劳动节130周年、总工会95周年、劳动院71周年》劳动者人生/关系着民生2020年0501两节捐赠款100元;11月19日学校70周年校庆收到个人捐赠款2077.01元,均纳入基金会账户统一管理。
(三)实施阳光操作,确保项目顺利实施
今年,基金会启动实施公益性项目2项。其中,奖学金项目1项,奖教金项目1项。资金投入25.30万元。为确保公益活动项目顺利实施,我们本着公开、公正、透明的原则,根据项目评审实施办法,严格按照个人申报、部门推荐、职能部门审核、学术委员会评审、党委常委会审批等程序进行评定,其结果已经在学校网站、公告栏公布。此后,还要接受会计师事务所财务审计、民政部网评、第三方机构网上公示,以及北京市教委和北京市民政局的年度检查。
同志们!过去的一年,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基金会强化了规范意识、履职意识、协同意识、创新意识,完善了制度,强化了专业能力,使基金会的运作更趋规范。打造了具有学校特色的基金会。以上这些工作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北京市教育委员会、北京市民政局的正确领导,更离不开各理事、捐赠单位(个人)的关心与支持。在此,我代表理事会对大家一以贯之地关心支持基金会工作表示衷心的感谢!同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基金会工作离上级组织的要求和理事单位、捐赠单位(个人)的期望还有一定差距,工作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困难。如:思想不够解放,学校和社会应有的资源有待进一步开发、利用;资金募集机制有待创新,渠道有待进一步拓展;与理事单位、捐赠单位(个人)的工作联系不够,服务能力有待提高等。这些问题和困难,要靠我们不断拓展工作思路、创新工作方法、迎难而上加以解决和克服。
二、2021年度工作思路
(一)开拓创新,继续做好资金募集工作
资金募集是基金会可持续发展的生命之泉。基金会作为连接学校与社会各界的桥梁与纽带,需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不断创新工作方法,拓展基金募集渠道。面向社会,加强《慈善法》等有关法规政策宣传,利用学校优势撬动社会资源,让更多的社会各界爱心人士关心教育事业、支持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发展、参与慈善行动。
(二)精心组织,继续实施好各类公益活动项目
认真总结各类项目实施的经验,理清工作思路,制定好2021年奖学金、奖教金、助学金和劳动关系发展趋势以及工会系统信息化建设、科研智库等方面的研究项目实施计划和经费预算,会同学校研究生院、学生处、校友会、校团委等相关部门和院系,精心组织好各类项目的方案设计、活动策划,做好经费预算与审核和项目实施监控等工作。
(三)加强自身建设,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
一要从党的建设、组织建设、制度建设、业务建设等多方面着手,提高基金会工作的自律性。基金会党组织和工作人员要自觉遵守党的纪律、国家法律法规,保证党和国家的各项方针政策得到贯彻执行。
二要严格执行上级组织有关规定,遵守《北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育基金会章程》,完善内部管理制度,健全信息公布制度、“三重一大”决策制度、财务管理制度、印章管理办法等。认真执行财务管理制度,确保基金运行公开、公正、透明。自觉接受理事、监事、捐赠单位(个人)和社会监督,进一步提升基金会诚信度和社会公信力。
三要加大对外联络和宣传的力度。做好基金会网站的管理工作,充实更新栏目内容;继续传播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开发利用新媒介,多渠道、多手段宣传基金会;积极开展具有影响力的公益活动,不断提升基金会的社会影响力。
四要找准基金会工作的切入点、着力点。加强与理事单位、捐赠单位(个人)、受助者、志愿者的工作联系,提升服务质量;建立基金会与校友会的工作联动机制,发挥校院两级的积极性,切实提高工作成效;加强爱心社的建设与管理,密切爱心社会员与捐赠单位(个人)的联系,进一步强化他们传递爱心、回报社会的感恩意识。
五要加强政策、理论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不断提升服务能力和水平,努力建设一支素质精良、业务精湛、管理高效的专职与志愿者相结合的工作人员队伍。
各位理事、同志们!基金会未来的发展壮大,希望继续得到大家的鼎力支持,只要我们精诚团结、携手共进、开拓创新,就一定能够绘制出北京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育基金会的美好蓝图!
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