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首页 > 新闻动态 > 校友故事

中劳人在武汉

  编者按:疫情爆发,武汉封城……一月以来,关于武汉的一切牵动着全国人民的心,封城后的武汉,阴霾驱之不散,繁华后的寂静更是让人落寞与不安。在这里,武汉人还在有条不紊的生活着,CULR的刘元文教授早早踏入武汉之后,也迎来了一段特殊的境遇,快来看看在武汉的“他”和“他们”是如何在疫区风暴中调整心态,默默坚守的吧!

被封在武汉的记述

工会学院教授 刘元文

  一月的武汉,天空时常阴郁着,疫情爆发的阴霾始终挥之不去,这种阴郁也始终笼罩在滞留武汉的人的心头。武汉乃至全国人民都在这漫长而又寒冷的冬天里煎熬着、渴盼着,心中祈祷着春的到来。

  我回想起我所经历的这个月,本在元旦前,我们一家就准备好了回武汉过年的事情。虽然有听到疫情的相关讯息,但考虑年节将至,还有远在武汉的老人,过年团圆自是所有计划的核心。向武汉亲戚询问后我们发现似乎一切并没有那么严重。出发时还是有所准备,携带了十几个3M-N95口罩。在回乡的路途中,如往常般热闹,天南海北的旅客,以及热闹的团圆氛围,不知不觉中,竟有些心安。

  在武汉下车后,迎来送往的旅客络绎不绝,亲人们相见的欢叫声此起彼伏。在这样的氛围下,疫情的状况似乎没有如之前传出的消息那般恶劣,在我所见所闻中,也没有什么特殊的防护措施。当时武汉人大多把新冠肺炎当成普通肺炎一样,并不影响也不应该影响正常生活。购置年货、阖家团圆,一切都一如往常。跟朋友聊起武汉的状况时,也只有无奈:“全世界都知道武汉被隔离了,现在只有武汉不知道武汉被隔离了,情况就是这么个情况!”

  1月21日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钟南山的讲话,除给人们敲响了警钟,一种面对疫情的不安和恐惧感也在这座城市滋生蔓延。终于,越来越多的人相信了这场疾病不是普通的肺炎,甚至就在自己身边,这样的疫情使人不免联想起2003年非典的惨状,思及此处,若是说内心没有惊慌是完全不可能的。

  22日上午,我外出采购时发现戴口罩的人一夜之间就多了起来。由于疏于准备和防范,人们戴的口罩也奇形怪状、大小不一,基本上有什么口罩就戴什么口罩。但街上还是有大约三分之一的人没有戴口罩,可能是实在买不到,又不得不上街;也可能是半信半疑,依然没有当成一回事。

  23日凌晨,武汉封城的消息传播开来,人们顿时陷入恐惧、焦虑之中,仿佛这座城变成了吞噬生命的恶魔之城。但也许只是人们面临未知的危险时对这座城强加幻想,无意间放大了这种恐惧。为了离开这个即将被隔离的地方,确实有很多人在23日上午想方设法离开了武汉。想想拥有一千多万人口的大城市封城确实不是一件小事,不知要组织多少人员、调动多少警力才能完成这样一件史无前例的壮举,因此10个小时的“窗口”期还是情有可原的。毕竟封锁一个巨大的城市并不像封闭家门一样容易。有个朋友为了避开封堵的高速,绕远、抄近路才勉强赶回邻近武汉的家中;另一个朋友即使离家再近,也因为高速封路而滞留在武汉。而我本来订的是初四回北京的高铁票,封城后,所有交通线停运,我们一家就这样留在了武汉。

  这突如其来的一切,打破了我们所有人对过年的憧憬。封城后,人们对疫情的重视和关注也越来越高,随着确诊病例和死亡病例数目的攀升,紧张和恐惧的气氛笼罩全国,以至于喜庆热闹的过年气氛也被削弱了些许。

  被封堵在武汉这个重灾区,如果说心中无惧是不真实的。这几天妻总是设想着假如早一点了解状况,早一点防范疫情,早一点决定不来武汉,假如……也许情况就没有现在这样糟糕,最起码心中不会比现在更焦虑不安了。

  时光不会重来,假设也没有意义。但记忆却可延长,前车之鉴,后车之师。新型冠状病毒在武汉爆发直至蔓延全国,整个过程中所暴露的问题早已超出了疫情本身,无疑给相关部门的应急管理能力和某些地方政府的治理能力提出挑战。

  于我自己,就是静下心来全面做好防范工作,高标准严要求,利用这些时间多陪陪老人。我对妻说,我们现在最大的目标就是平安回到北京,唯此为大。妻的兄弟姐妹也各在自家过年,不再像往年一样天天小聚。至今家人都安然无恙,甚感欣慰。也许在封城的日子里,这也是广大同胞们的心愿。

  虽然身在封城的武汉,但我并不感孤单。距离虽远,却隔不断温暖与问候。向兵书记、丽红副校长发信来了解情况,对我细心叮嘱,无不关怀。郑桥教授发信催着要稿子,当得知我在武汉而且没有随身携带写作材料时,稿子不催了,亲切地问我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管招呼。还有工会学院的申健书记、冬梅院长以及其他同事来信问询,给予关心。虽然我身处寒冬,此处也天气常阴,但这些远方的问候和关怀却让我倍感温暖。

  在武汉我一直住在中南民族大学(民大),这里和武汉其他高校一样,校园面积都比较大,占地面积1550亩。民大也是一所很有特色的高校,坐落于武昌区,校园里满是香樟和桂花树,虽是冬季,依然郁郁葱葱。学校依南湖而建,更显宽阔、秀气。因为是假期,学生放假,校园里空荡荡的,几乎见不到什么人走动。我偶尔戴着口罩绕湖而行,在操场上活动活动筋骨。在校园里散步,常常碰不到一个人,这总让我想起寒假后的涿州校区。

  民大北二门对着的是民族大道,平时车水马龙,华灯初上,再宽敞的街道也显得狭隘局促。如今疫情肆虐,宽阔的街道上看不见几个人影。这座城昔日热闹非凡,如今也只剩下孤寂落寞。

  马路对面不远处有一个超市――中百仓储。超市里买菜的人不多,人们一般一次买许多,几天才买一次。结账时不像以前一样人挤人,而是隔着一定的距离。我们也是隔上一天两天去一次,买点生活必需品。超市也严加防范,禁止不戴口罩者入内,顾客还需检测体温。一进超市,就会听到广播里重复播放着的“中百与武汉同在、武汉加油!”等类似激动人心的口号。不禁发自内心的感谢中百,在这个困难时期,他们能够坚守自己的职责、保证人们的生活需求、维持城市的生活。超市里商品一如既往、琳琅满目,物价也没有变化上涨。这两天还见到了“爱心菜”,一切都似乎在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着。

  虽然疫情依然在肆虐,对武汉市民的生活造成了很大困扰,但生活还要继续。中央的领导和布署,人民军队的强力介入,火神山、雷神山医院的神速建成……这些事情给武汉人民乃至全国人民吃了定心丸,抵抗灾难的意志在不断增强。众志成城,还有什么挫折不能战胜?

  今天,在这个立春时节后,又到校园里转了转,熬过寒冬的山茶花已是枝叶舒展,含苞待放。

  春天会来,花会开。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