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首页 > 新闻动态 > 校友故事

高智君:守护万家灯火的“英雄刑警”

  提到刑警,大家首先想到的或许是影视作品中高大魁梧、机智果敢的英雄形象,是智慧过人、经历传奇的英雄人物。他们是正义的化身,是和平的使者,是百姓心中的“英雄”。

  在2020级劳模本科班,在我们身边,就有这样一名特殊的“劳模刑警”,一身正气,捍卫正义,无悔担当,忠诚奉献。本期“校园人物志”讲述“英雄刑警”高智君的人物故事。

  高智君,我校劳模学院2020级劳模本科班学员,中共党员,二级警督。1999年12月参加公安工作,2017年12月任刑警大队副大队长,2017年5月被中共中央授予全国特级优秀人民警察荣誉称号和省部级劳动模范。参加工作以来先后荣立个人二等功两次,三等功五次并多次获嘉奖和先进工作者。先后被评为陕西省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优秀人民警察、陕西省公安机关汪勇式个人、榆林市市直机关十大杰出青年、榆林市人民满意政法干警、榆林市十佳民警、榆林市公安机关汪勇式个人等。

 

“当英雄是我从小的梦想”

  幼年时高智君就热爱英雄、崇拜英雄,喜欢看战争片、警察片,梦想当一名警察。1999年大学毕业后,高智君如愿以偿成为一名人民警察,先后在派出所、刑警大队工作。当时,许多人对他的选择提出质疑:当警察不但辛苦,还很危险,况且你又不是学这个专业的。你能干好吗,要是干不好,将来后悔了怎么办?面对种种质疑,高智君的回答简单而又有力:当英雄是我从小的梦想,我愿当一辈子警察,无怨无悔。

 

“我的职责就是守护万家灯火”

  “对一名刑警而言,明天永远是一个未知数,无法预知下一起案件是什么,下一名案犯是谁,下一个蹲守地点在哪里。”高智君参加工作后,出差、守候、追捕、审查成了家常便饭,在他的柜子里,除了放满全国各地的交通图外,还有一个大包,里面备着基本的生活用品。高智君说:“一旦接到出差任务,研究好路线,我拎着包带着案卷立刻就能出发”。时间最长的一次,高智君在外出差就达8个月之久。

  2010年3月,榆阳区公安局成立重案中队,高智君也因他在工作中的突出表现,出任重案中队中队长。担任重案中队长十年来,他与战友先后破获命案118起,实现现发命案全破目标,命案破案率达100%。还摧毁黑恶团伙75个,打击处理涉恶分子400多人,侦破绑架案件22起,受害人质全部被成功解救

  “刑警的职责是什么?就是除暴安良,维护社会治安,造福一方百姓,守护万家灯火”。高智君始终没有忘记自己作为一名刑警肩负的神圣职责。在激情如火的刑警岁月里,他勘现场、验尸体、摸线索、擒顽凶,放弃了陪伴家人的时间,总是奋战在侦查、抓捕的第一线,与战友们侦破一大批疑难案件和重大案件。

  从1999年到2020年,二十一年的从警生涯,高智君一直奋战在侦查抓捕和服务群众的第一线,先后参与了3000多起刑事案件的侦破工作,打击处理各类犯罪嫌疑人2000多名,参与侦破命案100多起。高智君也因其出色表现获得诸多荣誉,他的先进事迹先后被《人民公安报》《陕西日报》《政法天地》《榆林日报》等多家媒体刊登报道。

  

“荣誉只代表过去,我需要学习的还有很多”

  作为一名优秀人民警察,集众多荣誉与光环于一身的高智君始终没有放弃学习充电,对他而言,荣誉只代表过去,未来的路还有很长,需要不断努力学习、提升自我。

  2018年,高智君看到了习总书记给劳模本科班学员的回信的报道,了解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有一个特殊的“劳模班”,于是他向当地工会咨询报名条件、了解报考途径后准备材料、参加招考、录取,终于在2020年的3月,“英雄刑警”高智君有了一个新的身份——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学员。

  疫情期间他在坚守岗位的同时,坚持线上学习,在高强度的工作状态下保持学习的热情。入学的一个多月以来,高智君感受到劳模班是一个积极向上的群体,每个人都是带着荣誉和光环来到这里,却依然饱含着对校园和向往和求知的渴望。和众多劳模同学一样,高智君对大学的学习充满了期待,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身为劳模班的一员,高智君对“劳模精神”也有了新的认识和理解,“对于一名人民警察来说,劳模精神就是忠于崇高的人民公安事业,坚决做到对党忠诚、服务人民、执法公正、纪律严明、矢志不渝,为维护社会安全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而奋斗终身,无怨无悔!”

 

结语

  高智君说:“从警这些年,一路走来,我成长着、积累着、收获着、感悟着。刑警苦,但苦得值得。因为我们的苦能为老百姓换来安宁。如果有下辈子,我还做刑警!”

和平年代,

他们为我们负重前行;

罪恶面前,

他们为我们高举利剑;

是他们,

在善恶交锋时挺身而出;

是他们,

在万家灯火时默默守护!

致敬人民警察!

致敬英雄刑警!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