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首页 > 新闻动态 > 校友故事

杨波:把荣誉和光环化作前行的动力

  杨波,劳模学院2020级学员,重庆工业设备安装集团焊接高级技师,荣获全国劳动模范、全国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

  

一、圆梦

  大学的殿堂是我一直向往的神圣地方,而它多年来只能出现在我的梦里。终于在2019年的冬天,通过组织上的考核审查,接到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学院录取通知书,内心之激动和快乐溢于言表,这不仅仅是三十年来心愿的了却,更是体现了我们党和国家对像我这样的一线劳模群体组织的关心与厚爱。作为一名基层技术技能型工作者,我更能深深体会到自己对知识的渴望,对走进大学这个平台学习的机会所带来的社会责任、肩负的使命与力量之愿望。

二、收获

  受疫情影响,劳模学院上下领导和各科老师尽心尽力想尽一切办法减少疫情带来的教学影响,采取微信、腾讯视频课堂、学习通等方式进行线上授课。上半年的线上学习是我收获自信满满的日子,而生活观念,价值观念也出现了微妙的变化。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便在其中矣。

  在经历了多年社会的磨炼后,进入大学学习给自己提供了更广阔的文化知识的平台,有利于丰富知识,让自己掌握的一些知识进一步细化、系统化。其次,学校里的人际关系最简单,也最纯真。这些来自五湖四海的同学们在各自的岗位上都非常的优秀,与他们一同走进劳模学院学习生活,接触不同地域的同学,了解不同城市的文化,更能学习到这些优秀学员们闪光的品质。大学四年也将赋予自己足够的时间去学习,去实践,认真思考未来怎样的人生才是最有意义的人生,对重新树立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有着举足轻重的意义。

三、期待

  一个人这一生能力毕竟有限,但是努力可以无限。通过这次大学校园学习的机会,通过未来四年的校园学习和生活,通过学院老师悉心的传道授业,不断提高和丰富自己的文化理论知识,拓宽视野和胸怀,更希望通过这样的平台和机会为企业为社会的持续发展多尽一点心、多出一份力!我一直坚信:一个努力学习、勤奋工作、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人,都值得被人尊重!我也相信,有了学校和劳模学院提供的这个大学生活和学习的平台,只要自信,只要坚持,只要上进,就有机会再次释放自己的能力,就有肩负更多的责任去舞动青春,发挥潜能!

 

个人基本情况介绍

  

  作为一名从事技术工作的带头人,杨波深娴手工电弧焊、氩弧焊、埋弧焊、CO2气体保护焊、立向下焊、MIG焊等10余大项焊接技术(备注:焊接种类40余项,目前国际上常用的只有17项)。从业三十余年,杨波先后从事了石油化工、大型罐体、压力容器、高温高压管道、锅炉电站、天然气长输管线、盐化工等四十余项重点工程项目的焊接施工和技术管理。考取了压力容器、压力管道焊工合格证近百项,取得了世界七大船级社如美国ASM、英国LR等国颁发的资格证。曾一次性创下焊接2578个(DN350*30mm厚壁管径,特殊耐热钢材质12Cr1MoV和15CrMo)焊口100%的合格率。

  

  (现场技术指导)

  这些年来,杨波长年工作在生产一线,秉持着勤奋的工作态度、刻苦的钻研精神,爱岗敬业、追求精益求精的务实作风,赢得了焊接同仁的尊敬。同时他将自己的焊接技术毫不保留地传授给一线的工人,带出了一批技术作风过硬的焊接人才,为公司的技术储备、企业的技术支撑和持续发展作出了突出的贡献。

  

  (TA10钛复合板结晶器组焊)

  近年来,他还积极参与重庆市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公益活动,参与各类技能竞赛评判和技能技术交流,积极响应并参与重庆市教委等部门联合打造的“双师双千”校企合作交流平台,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参与高职院校案例授课200余课时,受益学生达800余人。把多年沉淀的一些技能技巧、实践经验、成长经历与师生一起分享为企业和社会力所能及地提供咨询服务和核心技术支撑起到了以点带面和绝技诀窍传经授业的“传、帮、带”作用。

  

  (双工作室铭牌)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