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允展,劳模学院2020级劳模学员。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车辆钳工高级技师、中车首席技能专家。获得第十四届全国职工职业道德建设标兵、第二届中国质量奖提名奖、全国“最美职工”、全国五一劳动奖章、高铁工匠、央企楷模、全国交通行业技术能手等荣誉称号,2015 年受邀参加中央电视台大国工匠节目录制,2017年11月获全国爱岗敬业道德模范称号受到习近平总书记的亲切接见。现任中国科协第九届常委、中华全国总工会第十七届执委会执委、青岛市第十六届人大代表。中国共产党青岛市第十二次代表大会代表。
——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钻研
打破高速动车组转向架生产瓶颈难题
宁允展是中车首席技能专家、高铁首席研磨师,国内第一位从事高铁转向架“定位臂”研磨的工人,也是这道工序最高技能水平的代表,被同行称为“鼻祖”。除了具备扎实的钳工技能外又经过长时间的刻苦学习,熟练掌握了第二专业一一电焊,这项技能也在他今后的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革新技术方法,他购买了车床、铣床、电焊机等设备,在家中自建了一个小“工作间〃,工作之余他就在“工作间”埋头苦练,成为生产车间中“一专多能”的“多面手”。工匠就是凭实力干活,想方设法把手里的活干好,这是本分,也是他始终如一的工作信条。高速动车组进入大批量制造阶段,构架研磨制约生产的问题日渐突出,凭借多年的工作经验,將攻关方向对准了研磨工艺。经过近半年的反复摸索和试验,他总结出一套“风动砂轮纯手工研磨操作法”,将研磨效率提升了1倍多,接触面的贴合率也从原来的75%提高到了85%以上,他和他的团队手中研磨的定位臂,创下连续10多年无不合格品记录。
——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创新
做企业节约创效、“万众创新”的代言人
突破常规、寻找更好的方式方法解决问题,是宁允展工作中始终如一坚持的原则。转向架检修加工部位容易损伤,由于精度要求高,修复起来非常困难。而一个加工件动辄上万元。针对这一突出难题,在行业内没有先例可以参照的情况下,宁允展将自己的研磨技术和焊接手法巧妙结合,独立发明了一套“精加工表面缺陷焊修方法”,修复精度最高可达到0.01毫米,相当于一根细头发丝的1/5,能够有效还原加工部位,这一操作法被中国南车认定为集团级别的“绝招绝技”。而他利用空闲时间研究出的“折断丝攻、螺栓的堆焊取出”操作法,适用于所有螺纹孔的检修或者新造过程,适用于全部具有螺纹孔的产品,具有非常广泛的推广价值,这项在行业内被广泛认可的“绝招绝技”,成为解决相关难题的必备“武器”。
——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传承
为企业发展打造优质的制造技术人才
授之以鱼更授之以渔。如何将自己的所学所获最大化地奉献给企业,宁允展一直在思考——将自己多年摸索出来的工作经验和技能传授给年轻的同事是他作出的选择。多年来,宁允展一方面不断为自己充电,一方面将自己的经验无私传授给身边的同事。每年授课培训不少于100课时,此外还将自己的绝活编制成课件,供员工学习使用。通过传帮带,有2 人成为高级技师,10人成为技师,通过这种无私传授,宁允展为企业发展培养输送了多名优质的制造技术人才,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来自基层的一股动力,他所带领的团队也由此成为基层互帮互助、凝心聚力的典范。
——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学习
从不同的角度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做为一名中国高铁的制造者,宁允展认识到知识、技能、态度是影响工作进行的三个重要因素。他坦言“在工作中要面临各种各样的问题,带好一个团队实现工作目标,不但自己技能要好还需要其它方面的综合能力”。2018年通过新闻报到看到习近平总书记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本科班的回信,鼓励劳模学员努力学习再创佳绩,宁允展备受鼓舞,报名加入2020级劳模本科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重回大学校园的宁允展暂时放下平常繁忙的工作安心的进行学习,在这里他接触到了全国各地来自不同行业的劳模学员,他们每个人身上都有各自的闪光点,可以与他们交流取经开拓自己的视野。
如今,高铁列车飞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宁允展说,身为第一代“高铁工匠”,他的梦想就是自己研磨的高速列车走出国门,驰骋世界!
—— 林语堂《生活的艺术》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