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春枝,劳模学院2019级学员,宿松新神农生态油茶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安徽滋申生态农林综合开发有限公司法人代表、总经理。
一门课程就是一个世界
进大学以前,我们常常会用到“社会”这个词,但是并不知道“社会”指什么。进入大学,我学习了社会工作专业,“社会学概论”这门课让我知道了“社会”是什么,了解了“社会”的特征、构成和功能,知道了“人的社会化与个体化”、“社会组织与社会制度”、“社会分层与社会流动”、“社会变迁与社会化”、“社会工作与社会保障”等概念和原理。原本社会就在我的身边,但是我并不了解它,课程给了我一副眼镜,戴上它看身边,整个世界发生了让我惊讶的变化:原来这就是“社会”!
与实际结合让这个世界更精彩
当年我做缝纫工,是服装厂最低层的工人,老板没有订单,每天就发一点生活费;老板来了订单,晚上做到凌晨2点。我只会缝纫,受之安然;我不知道“劳动力市场”这个概念,不知道“阶层和阶层流动”这个理念。经过社会工作专业知识的学习,我开始了解劳动力市场和社会活动中的一些规律和现象,对事物的认知更加深刻。在我的眼里,“实践”,也是一门课程。我们来自一线,似乎不缺“实践”,但是在一定课程理念指导下的“实践”与我们平时的“实践”是有差异的,它帮助我们更好地把理论和实践结合起来,让我对理论有了全新的认知。
为了更好地进行实践,2020年7月,我带着自己帮扶的4位大学在读生赴内蒙古开展暑期实践活动。自安徽宿松出发,途径合肥、天津、赤峰,到达内蒙巴林左旗,并在巴林左旗逗留了6天,参观了巴林的2个契丹博物馆,游览了乌拉盖草原、玉龙沙湖和草原水库,深入蒙族同胞家里,体验了蒙民生活。途中,既住宿了五星级酒店,也住了蒙族民宿。4位大学生都写了考察实践心得,收获颇丰。
吾生有涯而知也无涯
在学校学习的过程中,我对“生命有限,知识无涯”有了新的感悟。进学院之前,也时时感到知识不足,感到学习的重要性,但是并没有上升到“生命有限,知识无涯”的高度,而只是出于工作的需要,感到人活一天,就要学习一天,活到老,学到老。读了《庄子·秋水》、《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深感生命的短暂,而知识浩如烟海,人是无法穷尽知识的。世界何其大,知识何其多,人生何其短!我们只有以“只争朝夕”的精神去面对学习,人生之路才能走得更远更长。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