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主页
首页 > 校友风采

马建波:蜂蜜红薯的开拓者

  马建波,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学院2020级学生。现为河北沐泽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他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质朴、善良是他的品格,一心想带领农民致富是他的座右铭。为此,经多方考察,他把发展优质红薯种植加工产业做为带领农民致富的“敲门砖”,历经8年的摸索,蹚出了一条红薯种植、销售、加工和以薯为背景的乡村旅游之路。他先后获得了河北省劳动模范、邯郸市劳动模范、邯郸市最美青年创业者、全市青年拔尖人才、邱县青年五四奖章和优秀共产党员等省、市、县荣誉称号,入选邱县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委员。2020年疫情期间,为抗疫一线工作人员捐款捐物,被授予“抗疫爱心人士”荣誉称号。

  发展无止境,前进永不停。为了把红薯产业做得更大更强,2020年马建波又来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学院学习人力资源管理本科专业。大学对于他来说更多的是对知识的渴望与需求,所以在学习上他认真刻苦,严格要求自己,在专业知识和各项技能上全面发展。大学校园生活给他的人生赋予无限的亮点,使自己的知识水平、思想境界、工作能力等方面都迈上了一个新的台阶。在未来的发展中,马建波更加意识到要通过不断学习实践,加强科技创新、延伸产业链,争取把红薯产业做大做强!

  对于40岁的马建波,重新回到校园,过起了“宿舍—食堂—教室”三点一线的简单生活,内心却无比的充实。他说:“如果你问我,做一名40岁的大学生是什么感觉?我会说,幸福。因为,我又可以为自己奋斗一回。”

  2014年初,经邱县农业部门帮忙、专家引荐,马建波去台湾、日本学习高精尖农业,在国外引进了高端红薯品种,正好与邱城镇这一带沙质土壤和自然环境特点相结合,尝试种植后收益颇丰,于是开始种起了红薯。这种红薯个头不大,但糖度、糯度、香度都比一般的红薯好,色香味俱佳,卖出的价钱比当地其它红薯高出十倍。初获成功后,他开始琢磨如何扩大种植规模、增加销量、创建品牌等一系列问题。

  2016年春,在马建波的带动下,村民们纷纷种上了红薯,为了大家有个好收成,特聘请中国农大齐俊生教授为首席顾问,聘请浙江农本贾枭老师团队做邱县蜂蜜红薯整体策划,为村民培训红薯种植技术以及科学施肥、深耕起畦、膜下种植等新技术,提倡农民科学种薯。规范化种植技术的应用,使得产量稳步增长,收益逐年提高,截止2018年,全县由马建波带动种植红薯的面积达到1万余亩。

  2019年,在马建波的努力下,为全县的小红薯摘取了“邱县红薯”地理标志、参加第十六届中国(长沙)国际农产品交易会,参加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举办“邱县蜂蜜红薯杯”薯王争霸赛,甘薯产业高品质论坛……一个个“堵点”打通后,曾经最平凡的小红薯如今已华丽转身成为当地农民们致富的“金疙瘩”。“邱县红薯”开始走红,北京、上海、石家庄、济南等地的大客户纷纷找上门来。9月,在中国(廊坊)农产品交易会上,“邱县蜂蜜红薯”区域公用品牌正式发布,标志着全省红薯产业发展有了新的标杆。

  2020年,借乡村旅游发展之势,他用自己的小红薯为美丽乡村建设添砖加瓦,使段寨村摇身一变为“红薯小镇”:洁白的墙体上绘出红薯主题的图文,街道干净整洁,红薯博物馆、红薯烤房等主题小院薯香飘逸。

  目前,邱县建成优质红薯种植基地1.6万亩,年产红薯9600万斤,建有1000万斤规模储藏库,拥有占地15000平方米交易市场(钢结构),6000多平邱县蜂蜜红薯产业园,冰冻烤薯加工车间。为进一步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生产,公司又上新红薯自动清洗机、重量分选机,未来还将建设特色红薯育苗基地,推广科学灌溉、植保技术,带领村民走上致富快车道,为周边农户提供学习和就业机会,实现“科技兴农”的目标。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