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永湖,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学院2020级学生。现为云天化集团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昆阳磷矿产品加工运输中心装机班副班长,矿山装载机操作实训总教练,云南省劳动模范。
他能开着装载机跳舞,也能用装机点燃鞭炮,更能在装机上凭借一根直径5毫米的钢针穿直径只有6毫米的螺母,而且仅用不到20秒时间。工作中他是啃硬骨头的NO.1,只要有困难,总是他最有效把问题解决掉。他练就了一身精湛的技艺,驾驶着装载机,走出了矿山,走出了云南,登上了首届全国土方机械操作技能大赛装载机大赛总冠军的宝座,用自身证明了工人也能有不一样的作为。
进入劳模学院学习,对于肖永湖来讲又是一番不一样的体验。“圆梦大学是我心底多年来的梦想,作为一名普通装载机司机,能够在平凡岗位上工作了25年后来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学院学习深造,我觉得自己是如此幸运。”肖永湖非常珍惜在劳模学院学习生活的时光,“每一次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每一位耐心授课的老师前辈、每一位的敬业好学的劳模同学,都让我受益匪浅。我也一定会努力学习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素质,为我们的企业发展和国家建设贡献力量”。
学 ,从退伍军人到技术能手
云天化集团云南磷化集团有限公司昆阳磷矿,是一座有着五十四年历史的现代化露天矿山,23岁的肖永湖转业回矿重操旧业,成为了一名优秀的铁路调车员。正当肖永湖的调车连接技术越来越娴熟之际,他又被安排到装机班学装载机操作。
一个是调车连接,一个是装载机。面对两个完全不同的工种,一切又得从零学起。但作为曾经的军人,造就了他不怕苦的性格。进班第一天,他紧跟在师傅后边,一点一滴、一招一式地学,一个月后学会操作装载机,两个月后独立装车。肖永湖不满足于此,他还要精益求精,那段时间,他除吃饭时间外,就专门练习进铲,每进一铲都要下车观察,并找出不平的原因。他经常就坐在装机驾驶室琢磨操作方式,终于他平整过的场地越来越精致,再也没有了颠簸感。
技能要领掌握了,肖永湖又从学设备结构原理上开始下功夫,只要有空闲时间,他就蹲在设备旁拿着装机原理图,一点点对照实物,学习内部构造,学习工作原理,学习设备易出现故障原因及判断方法,把“四懂三会”弄清楚搞明白,这为他以后取得佳绩和兼职承担起修理任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也为他的操作技能进一步提升起到了助力作用。
精,从普通岗位到全国总冠军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2011年11月,肖永湖在云天化集团举办的第二届矿山挖掘设备技能比赛中崭露头角,获第一名。随后在市、省的装载机技能大赛中,不断夺魁,被授予昆明地区装载机驾驶技术状元、昆明市五一劳动奖章。但对于肖永湖来说,这只是个开始,每次载誉归来,他总是先静下来,回忆一下比赛过程中的瑕疵,如果再有一次机会,自己会如何操作。机会终于来了,首届全国土方机械操作技能大赛上,肖永湖以稳定的心理和熟练的技能获得了全国总冠军的荣誉,充分证明了他在行业装载机驾驶的翘楚地位。
授,工匠精神孕育技能人才
载誉归来的肖永湖在鲜花掌声后没有躺在成绩簿上,他作为装载机实训基地操作技术总教练,负责教授实作培训课程,每月组织装机操作人员开展一次装载机操作技能交流,解答工友遇到的技术难题,指导提升专业技能,着力培育政治素质和业务技能“双过硬”的一流操作技能人才队伍。装机班操作技能也普遍提高,敬业爱岗意识显著增强,工作过程中节约成本,利用废旧材料修旧利废已成为一种常态化工作,2016年至今共计节约成本300余万元。
经过连续多年开展劳模传帮带活动,肖永湖所在的班组涌现出一大批精专业、懂技术、乐奉献的新时代矿山工匠,多名年轻的装载机能手和技术尖子在国家级、省市区级技能比武中取得优异成绩。肖永湖也被授予“云南省技术状元荣誉称号”;先后荣获“昆明市五一劳动奖章”和“云南省劳动模范”荣誉称号。2018年1月份,肖永湖获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第一届云岭技能大师”称号,2019年7月被中国能源化学地质工会全国委员会授予“大国工匠”称号。
肖永湖用“当工人同样有前途”来总结他的经历。因为他坚信“一份耕耘,一份收获”,即使作为一名普通岗位的工人,同样能成就不一样的璀璨人生。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