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校园专题» 全国教育大会» 学校召开“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研讨会

学校召开“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 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研讨会

[发表时间] 2018-09-26           [浏览次数]

 

 

       9月25日下午,学校在北京校区四层会议室举办“学习贯彻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专题研讨会。学校领导刘向兵、成国一、刘玉方、刘丽红,党委常委燕晓飞、杨冬梅出席了研讨会,各院(系、部)和相关职能部门负责人以及相关领域专家等共24人参加了研讨会。会议由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中心执行主任燕晓飞教授主持。

 

 

  刘向兵校长在讲话中,代表屈增国书记和学校党委传达了全国教育大会精神及教育部党组的有关文件要求,强调了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的重大意义,并从三个方面介绍了我校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中心在高校如何加强劳动教育方面取得的研究成果:一是要深刻认识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高校加强劳动教育,是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客观需要,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客观需要,是实现高校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客观需要,是当代青年成长为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新时代大学生的客观需要。二是要准确把握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基本原则。要深刻理解和把握劳动教育在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培养中的基础作用,深刻理解和把握德智体美劳的辩证关系,深刻理解和准确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崭新意蕴,坚持大中小学劳动教育一体化、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协同化。三是关于高校加强劳动教育的政策建议。建议尽快修订《教育法》和《高等教育法》,适时出台《关于全面加强劳动教育的意见》,建立健全高校劳动教育的体制机制,加强劳动科学学科建设、学术研究和智库建设,将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内涵纳入师德师风建设范畴。

 

 

 

 

 

  成国一副书记在发言中指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要在认识上注重系统思维,统筹谋划,把握内在联系;在行动上讲求虚实结合,虚功实做,扎实稳步推进;宣传上体现教育方针,工会特色,突出政治导向。刘玉方副校长指出,人才培养是家庭、学校、社会共同的责任。学校加强劳动教育,应该把劳动教育嵌入到现有的教育体系和人才培养体系当中,进一步做实、创新各方面工作,真正做出特色,实现劳动教育价值最大化。刘丽红副校长阐述了对加强劳动教育的深刻认识,并结合分管工作,从建立一支崇尚劳动教育的学生工作队伍、坚持“示范+覆盖”的工作机制和运行模式等5个方面对学校加强劳动教育提出建议。杨冬梅教授介绍了对加强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的认识,从进一步加强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建设等方面,为学校加强劳动教育建言献策。

 

  

 

  

 

  

 

  会上,党委组宣部介绍了学校加强劳动教育的机制、做法和成效。教务处从教育教学方面介绍了加强劳动教育的相关工作举措。与会专家分别发言,结合自己的研究领域,围绕“如何认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意义”“劳动教育如何在高校贯彻落实”“学校如何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三个议题,从学生劳动精神养成教育与思政课的有机融合,深刻理解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教师劳动精神引导及学生劳动技能培养,加强对劳动教育内涵与外延研究,将劳动教育理念融入课堂,增加学生社会实践、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搭建特色人才培养体系,推进劳动学科建设,从工会视角开展劳动经济学研究的重要意义及研究重点,推进劳动教育精准化,研究借鉴国外高校劳动教育的实践成果,扩大教育开放程度、推动高校劳动教育工作及有效传播劳动教育研究成果等方面提出建议。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召开,对深入认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要意义、如何加强高校劳动教育以及我校如何进一步加强劳动教育等理论与实践具有重要价值。

  

 

  (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中心  党委组宣部  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