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届首都特色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论坛在我校隆重召开
[发表时间] 2013-12-14 [浏览次数] 次
2013年12月12日,第七届首都特色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论坛在我院隆重举行。本届论坛由北京市教委主办,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承办。北京市教委叶茂林副主任、黄侃委员等出席本次论坛。全国总工会组织部巡视员、副部长杨军日代表学院主管部门参加论坛。来自北京电子科技学院、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协和医学院、国际关系学院、外交学院、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中国人民公安大学、中华女子学院、中央民族大学和我院在京10所部属特色行业院校的领导、教务处及相关院系教师代表共七十余人参加本届论坛。论坛由我院副院长刘玉方教授主持。
首先,院长李德齐教授致辞,对北京市教委和与会各兄弟院校代表莅临论坛表示欢迎,并对长期以来北京市教委和各兄弟院校对我院的支持、合作与相关共建项目的推进表示衷心感谢,同时结合2013年学院接受教育部合格评估开展“以评促建”基本情况介绍了我校办学的新近发展。北京市教委黄侃委员致辞,并向与会高校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重视教学质量,二是发挥行业优势和特色,三是锐意推进资源整合,加强合作,共谋发展;四是不断加强对社会文化的传承。
会上十所高校代表做了主题发言。北京电子科技学院毛明副院长作了题为《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突出人才培养特色》的报告,介绍了该校如何根据社会需求和服务面向,提高密码学专业学生的政治素质和专业素养;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康复系主任王安利教授介绍了该校运动康复专业在“产学研”一体化办学模式上的实践与创新;协和医学院教务处杨萍副处长介绍了该校的高考招生新模式 — 增加结构式面试环节对护理专业考生综合素质的判断;国际关系学院陶坚院长就该校“关注教师发展,提升教学质量,培养特色人才”的做法进行了介绍,向与会代表展示了该校培养教师“从平凡到优秀,从优秀到卓越”的探索;外交学院江瑞平副院长介绍了该校在坚持特色发展之路上围绕服务国家外交构建学科特色、围绕英语打造教学特色、围绕智库凝练科研特色的做法;中国青年政治学院王新清常务副院长从教学质量目标系统、教学质量标准系统、教学质量监控系统和教学质量反馈系统四个方面展示了具有中青院特色的教学质量保障体系的构架;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田全华副校长介绍了该校近年来本科教学工作成绩以及学校深入发展面临的主要挑战,并提出了进一步发展的思路;中华女子学院文化产业管理教研室主任应莉老师介绍了该专业在产学研合作育人、服务社会方面的鲜活个案;中央民族大学历史文化学院副院长彭勇教授介绍了该校在历史学研究型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上的创新探索;我院教务处处长王淑芬教授介绍了近年来我院围绕应用型人才培养开展实践教学体系建设的基本做法。
最后,市教委叶茂林副主任对我院承办本届论坛的组织工作表示感谢,希望日后论坛越办越好,并结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就特色行业院校的教育改革和教学工作提出要求:一是不断深化“内涵”发展,努力提升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二是进一步促进各高校之间协同合作和协同发展,探索走出中央高校带动市属高校、结对发展的新路子;三是要在“汇聚资源,突破壁垒,协同推进,融合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促进中央高校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以其特色和办学优势为共建北京做出贡献。
首先,院长李德齐教授致辞,对北京市教委和与会各兄弟院校代表莅临论坛表示欢迎,并对长期以来北京市教委和各兄弟院校对我院的支持、合作与相关共建项目的推进表示衷心感谢,同时结合2013年学院接受教育部合格评估开展“以评促建”基本情况介绍了我校办学的新近发展。北京市教委黄侃委员致辞,并向与会高校提出了四点建议,一是重视教学质量,二是发挥行业优势和特色,三是锐意推进资源整合,加强合作,共谋发展;四是不断加强对社会文化的传承。

最后,市教委叶茂林副主任对我院承办本届论坛的组织工作表示感谢,希望日后论坛越办越好,并结合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就特色行业院校的教育改革和教学工作提出要求:一是不断深化“内涵”发展,努力提升教育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二是进一步促进各高校之间协同合作和协同发展,探索走出中央高校带动市属高校、结对发展的新路子;三是要在“汇聚资源,突破壁垒,协同推进,融合发展”思想的指导下,促进中央高校更好地服务于国家经济建设,以其特色和办学优势为共建北京做出贡献。
经与会各方协商一致,2014年第八届特色行业院校改革与发展论坛将在中国青年政治学院举办。
(教务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