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MPA教指委秘书长董克用教授应邀来我校作专题讲座
[发表时间] 2016-06-20 [浏览次数] 次
6月17日下午,应我校研究生处邀请,全国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MPA)教育指导委员会秘书长、中国人民大学董克用教授莅临学校,在教学楼508教室为MPA培养院系负责人、导师、授课教师作了题为“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的新思考”的专题讲座。讲座前,学校刘向兵校长、刘玉方副校长会见了董克用教授,对董教授来校指导MPA研究生的培养工作表示诚挚的谢意。本次讲座由研究生处王淑芬处长主持。
董克用教授指出,中国MPA教育自2000年8月开展试点培养以来,约有15万人被录取,发展速度快、发展态势喜人。MPA教育的快速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与公务员职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需要。
董教授从社会需求、教育体系改革等两方面阐述了MPA培养模式综合改革的意义,并就如何做好MPA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提升MPA人才培养的适用性进行了深入解析。他强调,招生、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教学方法、精细化管理构成MPA人才培养的五大要素,MPA培养单位可围绕教指委编写的指导性培养方案、核心课程教学大纲,以及建立的全国案例库等,积极推进案例教学以及资源共享。同时,以已有的师资为基础,建立校外导师库,让行业或业界专家走进课堂,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学质量;推进区域性和学术性教学活动,促进学术交流,培养学术氛围。
讲座结束后,董教授热情回答了与会院系负责人、研究生授课教师的提问并就如何做好MPA教育、提升培养质量进行了交流。
董教授的讲座使大家颇感收益良多 ,为我校下一步继续推进研究生教育发展、规范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带来了更宽泛、更深层次的思考。
(研究生处)
董克用教授指出,中国MPA教育自2000年8月开展试点培养以来,约有15万人被录取,发展速度快、发展态势喜人。MPA教育的快速发展不仅是社会发展与公务员职业发展的需要,同时也是我国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需要。
董教授从社会需求、教育体系改革等两方面阐述了MPA培养模式综合改革的意义,并就如何做好MPA人才培养工作,进一步提升MPA人才培养的适用性进行了深入解析。他强调,招生、培养、“双师型”师资队伍、教学方法、精细化管理构成MPA人才培养的五大要素,MPA培养单位可围绕教指委编写的指导性培养方案、核心课程教学大纲,以及建立的全国案例库等,积极推进案例教学以及资源共享。同时,以已有的师资为基础,建立校外导师库,让行业或业界专家走进课堂,使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提升教学质量;推进区域性和学术性教学活动,促进学术交流,培养学术氛围。
讲座结束后,董教授热情回答了与会院系负责人、研究生授课教师的提问并就如何做好MPA教育、提升培养质量进行了交流。
董教授的讲座使大家颇感收益良多 ,为我校下一步继续推进研究生教育发展、规范教学、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学质量带来了更宽泛、更深层次的思考。
(研究生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