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宣传工作» 2016年学校新闻

“德志寄予体,无体无德志”——近年来我校体育教育事业取得显著成绩

[发表时间] 2016-11-04   [浏览次数]

  全总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李玉赋同志强调,“在全总各单位和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参与和共同努力下,全总机关第八届职工运动会开得很圆满、很成功,各方面反映都很好,达到了‘顺利、圆满、安全’的预期目的。整个运动会组织得力有序,各单位团结合作、协调配合,广大干部职工大力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斗志昂扬、敢于拼搏、敢于胜利,充分展现了良好风貌和工人阶级顽强拼搏的精神状态。全总第八届运动会在事隔22年之后成功召开,充分体现了全总党组对广大干部职工的关心关爱,体现了全总改革试点的重要成果。”

 

 

  我校在全总第八届运动会上取得了骄人的成绩,在28个比赛项目中共获奖62人次,其中,何伟、袁伟和刘东起三位老师打破全总机关及直属单位体育比赛记录,学校代表队获得团体总分第三名及本次运动会唯一的“最佳组织奖”荣誉。这次运动会,学校党委高度重视,校工会和体育教学部认真筹备,师生广泛参与,志愿者无私奉献,充分展现出我校师生健康向上的精神风貌,得到全总党组书记、副主席、书记处第一书记李玉赋同志及其他全总领导的高度肯定。运动会上,我校体育教学部的老师们带领学生以认真负责的态度、公平公正的裁判和无私奉献的精神保证了运动会的顺利进行,成为比赛场上一道亮丽的风景。

 

   

 

  体育教育,不仅要对学生传授相应的体育技能,同时也要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坚韧顽强、拼搏向上的精神,不断促进学生身体素质、道德品质、心理素质等各方面的全面提高,为学校培养适应社会进步和国家发展的新型应用型人才提供支撑。近年来,我校体育教育事业得到长足发展,各体育代表队在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组织的各项比赛中,取得了显著成绩。

 

  2009年、2011年,学校先后两次获得北京市教委贯彻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优秀学校称号。

 

  2011年,各代表队参加北京市级比赛10项,获得前八名团体奖12项,单项奖36项。

 

  2012年,学校获得首都高等学校阳光体育联赛优胜评估朝阳杯优胜奖。在北京市级13项比赛中,共获得团体奖22项,单项奖56项,还有多项精神文明奖、优秀教练员奖和优秀运动员奖等。

 

  2013年,参加北京市级比赛15项,获团体奖13项,单项奖40项。

 

  2014年、2015年,共有29人次获得团体和单项的前三名,其中19人获得的是团体项目前三名。我校连续两年获得朝阳杯奖和体育科研组织奖。

 

  在专业成绩方面,我校女子篮球队连续三届跻身高校篮球赛乙组八强,2016年进入四强;登山队连续六次蝉联北京市乙组冠军;体育舞蹈队在不分组别的比赛中进入前八名;此外,还有武术队、健美操队、毽绳、滑雪、龙舟队在今年战胜北京大学进入高校前八名。

 

   

 

   

 

  在取得优异比赛成绩之外,我校还积极承办各类赛事。作为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高校体育舞蹈分会的主席单位,我校承办了第一、二届高校体育舞蹈比赛,为北京市高校体育舞蹈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今年,全市已有28所院校参加第八届北京市高校体育舞蹈比赛。这项比赛成为北京市高校大规模具有影响力的赛事之一。我校还承办了三次北京市贯彻实施《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工作会议,直接参与这项工作的计划制定,在核心思想确定和体育工作发展走向上发挥了直接影响。

 

   

 

   

 

  这些优异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校构建了一个协调有力、分工合作的组织体制。自2003年学校转制升本以来,我校的体育教育面临着师资力量薄弱、体育教学条件有限等困难,很难跻身体育强校之列。为加快发展我校体育教育事业,学校党委高度重视并支持成立了学校体育委员会。体育委员会在校级层面负责协调相关系院和部门,共同解决学校体育教育发展中面临的实际问题。目前,学校体育委员会已经开了两届共18次会议,成效显著。这次体育教学部与校工会齐心协力,出色完成了承办全总机关第八届运动会的任务,是这项工作机制结出的硕果之一。

 

  这些优异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校对体育教育事业持续的资源输入。在过去的五年里,学校在财力有限的情况下,共累计投入255.86万元用于体育教育条件优化和改善。尤其是2015年,学校投资801.72万元建设了涿州校区新建气膜体育馆,并投资21万元购置各类馆内器材,结束了涿州校区没有室内体育馆的历史。为准确测试同学们的体能水平,学校专门购置了专业的体能测试设备。目前,涿州校区网球场已是涿州市内为数不多的规范网球场之一。

 

  这些优异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校以体育社团为核心而建立的以赛代训机制。我校科学设计了体育工作鼓励机制,以体育教学为基础、以体育社团为核心、以代表队为引领。每位教师都有自己的专业项目去带领学生走出校园,走向北京市大赛场,甚至参加全国比赛,实现以训促赛、以赛代训的良好机制。

 

  这些优异成绩的取得,得益于学校体育教育部教师的默默耕耘和无私奉献。我校体育教学工作以中青年教师队伍为主,老师们在专心教学的同时,还努力提升自身专业素质。他们当中,有国际级裁判1名,9大项国家一、二级裁判12名,国家级裁判2名,多次出任各级各类赛事裁判,在学界有较大影响力。体育教学部主任赵子江教授,长期从事一线体育教学,还担任学校体育委员会秘书长、北京市大学生体育协会群体部副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青委会顾问、体育舞蹈协会主席,致力于从学科发展的角度促进学校体育工作发展。

 

 

  “我校体育教育事业今后的发展思路要紧跟国家战略,从认识上走到别人前面去。”体育教学部主任赵子江教授这样认为。今年10月25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此前,中央也出台了一系列关于发展体育教育事业的有关文件。在赵教授看来,我们应该认真吃透精神,把握核心要义;就我校实际而言,我校应该在脚踏实地打好基础的同时,发挥长项、补充短项,将心理拓展、足球、篮球等打造成我校体育的新亮点。在展望未来时,赵教授动情得谈到,“全民健康成为国家战略,这意味着体育的春天来了。也期待我们会有更好的成绩,不辜负学校党委的厚爱,不辜负广大师生的期待,为学校‘十三五’发展建设助力!”

 

(党委组宣部  体育教学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