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中国工会•劳动关系论坛在西安成功举办
[发表时间] 2016-12-16 [浏览次数] 次
12月15日至16日,2016’中国工会•劳动关系论坛在西安召开。论坛的主题为“新常态下劳动关系的新特点与工会改革创新”,此次论坛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主办,陕西工运学院承办。我校校长刘向兵,原校长李德齐,中华全国总工会网络工作部副部长彭恒军,陕西省总党组成员、副主席张仲茜出席了论坛。来自我校和上海财经大学、中南财经政法大学、北京化工大学等20余所院校近70位专家、教授、学者参加了本届论坛。
刘向兵校长在开幕式上讲话,对论坛提出两点期望:一是研究当代中国工会和劳动关系问题要紧跟时代步伐,以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为指导,与当代中国的具体国情紧密结合起来。二是密切关注中国工会和劳动关系中的重大问题,关注受经济结构调整和经济下行冲击的职工群众的利益,为深化工会改革创新、加强工会基层组织建设献计献策。刘校长指出,必须大力加强工会系统和国内其它高校的联系,同时把论坛研讨与智库研究有机结合起来,为国家相关法律和政策制定建言献策。
张仲茜副主席在论坛开幕式上致辞,对与会代表表示热烈欢迎,介绍了陕西省经济社会发展情况和工会工作的最新进展。在为期一天半的学术研讨会中,与会专家学者围绕本届论坛主题,就“新形势下的工会改革创新”、“供给侧改革中的劳动风险与对策”和“劳动力市场变化与劳动法律规制”等问题进行了深入研讨交流。彭恒军副部长和上海财经大学法学院王全兴教授分别做了题为“要从战略高度严肃看待当前中国的劳动问题”和“增强劳动力市场灵活性的劳动法思考”的主题报告,19位学者做了大会发言。我校杨冬梅教授、吴建平副教授、张才明副教授、窦学伟博士分别做了主题发言,李德齐教授、孟燕华教授、林燕玲教授、刘元文教授分别做了主持及点评。与会代表围绕论坛主题和议题进行了广泛、深入的学术研讨。
此次论坛不仅学术性强,开放程度高,而且智库性特征凸显。既有理论创新,更为工会和劳动关系领域重大现实问题的解决提供了可借鉴的对策思路。
(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