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十周年纪念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首届社会工作实务论坛成功举办
[发表时间] 2017-09-23 [浏览次数] 次
9月23日,工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十周年纪念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首届社会工作实务论坛在中工大厦三和厅成功举办。全国总工会社会联络部部长杨汉平,学校副校长刘玉方,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会长王思斌,海淀区社会工作委员会书记王玉方、副书记康云,海淀区总工会党组书记牛爱忠、副主席马廷波,学校党委常委、工会学院院长杨冬梅出席活动。来自各兄弟院校、社会工作机构的专家学者和实务工作者以及学校相关院(系)和职能部门负责人、师生校友代表共160余人参加了活动。
杨汉平部长在开幕式上致辞,向社会工作专业毕业十周年纪念活动的成功举办表示热烈祝贺。他表示,联系和引导劳动关系领域社会组织是工会适应形势发展、积极主动作为、推进改革创新的重要部署。社会工作在推动工会工作创新、服务职工和社会组织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在当前工会深化改革的新形势下,社会工作专业应抓住机遇,积极探索社会工作与职工和工会的结合,切实推进社会工作专业的建设和发展。他希望,社会工作专业越办越好,为工会和社会培养更多优秀人才。
刘玉方副校长在致辞中向与会嘉宾表示热烈欢迎和衷心感谢。他指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一所独具特色的高校,社会工作专业是学校转制升本后第一批确立招生的本科专业。多年来,社会工作专业坚持“立足工会、服务职工、面向社会”的办学思路,形成了管理规范、特色鲜明的专业教学体系,培养了一批批优秀人才。他希望,社会工作专业要彰显工会和劳动关系领域特色,以此次纪念活动为契机,再接再厉,建立一个优质高效的特色办学模式。
王玉方书记介绍了海淀区社会工委的发展过程。他指出,社会工作在社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具有很大社会需求,希望进一步加强政府与学校的交流合作,共同推进社会工作事业的发展。牛爱忠书记介绍了海淀区总工会的工作成效,对工会学院社会工作专业的学生给予充分肯定。他表示,将进一步推进工会与学校的密切合作关系,共同探索将工会工作与社会工作相结合的发展道路。杨冬梅院长介绍了社会工作专业建设的基本情况和取得的成绩。她表示,工会学院将继续秉承特色鲜明的办学宗旨,进一步提高办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为国家、社会和工会培养更多更优秀的专业人才。
在主题报告会环节,中国社会工作学会会长、社会工作教育协会名誉会长王思斌教授围绕社会工作的整合性发展作了主旨演讲,介绍了社会工作整合性发展面临的问题以及推进发展的措施。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孙莹教授介绍了社会工作机构在实习生培养中的理念和行动。中华女子学院李敏教授基于学生参与的服务项目作了以项目为载体培养社会工作实务能力的主题报告。北京市委党校谈小燕老师分析了社会组织参与社区治理的地方实践、角色定位等问题。我校张默教授介绍了以“热爱劳动者”为核心的教育理念和模式的形成。
会上举行了教学实践基地签约仪式。学校党委常委、工会学院院长杨冬梅教授和北京超越青少年社会工作事务所、北京扬帆社会工作事务所、北京市海淀区社区提升与社会工作发展中心、北京恩派里仁社区建设促进中心、北京公益服务发展促进会、北京市通州区社会工作者联合会、北京和风社会工作事务所、北京木铎社会工作事务所等教学实践基地负责人在协议书上签字。
本次纪念活动还举办了“社会工作与职工服务”、“社会工作与社会组织”两个分论坛,与会专家学者和实务工作者围绕主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研讨。
此次纪念活动聚焦于回顾社会工作专业发展历程,总结办学经验,探索本土社会工作实务的发展路径,展望专业发展前景,凝心聚力,为专家学者、实务工作者的交流搭建了平台,对推进社会工作在职工服务、社区服务、社会组织发展等方面的本土化实践起到了积极作用。
(工会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