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宣传工作» 2017年学校新闻

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中心举办“大数据与劳动科学研究研讨会”

[发表时间] 2017-10-30   [浏览次数]

  10月29日上午,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中心在北京校区成功举办“大数据与劳动科学研究研讨会”。学校党委副书记、校长兼研究中心主任刘向兵,全总网络工作部副部长关明,学校党委常委、工会学院院长杨冬梅,清华大学社会学系教授罗家德,世界500强企业资深商务智能咨询师江晓东出席研讨会。学校相关教学院(系、部)教师共20余人参与研讨交流。

 

 

  刘向兵校长在讲话中指出,学校要建设工会和劳动关系领域的国内一流高校,需要关注劳动领域的前沿问题,探索劳动科学研究的新视角、新思路和新方法。举办这次研讨会,一方面是希望在工会工作面临新的发展机遇的背景下,引导学校教师总结相关领域的既有研究成果,为学校智库提供产品供给,为中央和全总提供政策建议。另一方面,要在学校营造科研协作、科研创新的氛围,整合学校科研力量,推动工会和劳动关系领域的研究与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的结合,推动社会科学专业与数学、计算机等理工科专业的协作和发展,用新的技术平台来支撑科研创新。

 

   

 

   

 

   

 

  关明副部长在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与工会网上工作新任务”为题的报告中,介绍了全总网络工作部的成立情况,指出随着社会主要矛盾的转移,工会也有了新任务,必须采用新方法、新手段,并在简要解读《全国工会网上工作纲要(2017-2020)》、《全国总工会网上工作行动计划》的基础上,阐明了工会网上工作的意义、目标、思维和应处理的几大关系。罗家德教授以“计算社会科学方法论——资料挖掘、扎根真相与理论模型的互动”为题作报告,介绍了大数据统计推论的相关问题,并以大五人格的大数据研究、风险投资产业的动态变化模型等为例,介绍了计算社会学的方法应用。江晓东老师的报告题目是“劳动科学在大数据时代的新机遇与挑战”,探讨了大数据时代劳动科学的特征、人工智能带来的职场需求与职工供给侧管理挑战、大数据时代的劳动者隐私和权益保护、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与大数据工具等前沿研究课题。我校经济管理系张才明副教授分享了最新研究成果——“基于网络大数据下的劳资冲突预警研究”,通过网络数据挖掘建立实证模型,来预测劳动关系冲突事件的发生,在劳动关系研究领域开启新的努力和尝试。杨冬梅教授在总结中表示,四位专家的发言带来了很多新思路、新方法,也启发了工会和劳动关系领域很多新课题、新思考,对学校教师拓展视野、对学校科研创新发展都具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研讨会持续三个半小时,现场气氛热烈。在交流环节,来自工会学院、公共管理系、安全工程系、劳动关系系、文化传播学院、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的教师就大数据与劳动关系等相关问题,与发言专家展开了热烈的互动和讨论。

 

(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