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学术委员会召开2017年第三次会议
[发表时间] 2017-12-15 [浏览次数] 次
12月15日下午,学校学术委员会2017年第三次会议在北京校区办公楼四层会议室召开。党委副书记、校长、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刘向兵,党委常委、副校长、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委员刘玉方,党委常委、科研处处长兼经济管理系主任、学术委员会秘书长燕晓飞,党委常委、教务处处长(兼)、法学院院长姜颖等22位学术委员出席会议。
刘向兵校长以《以学科建设为龙头,着力推进学校“十三五”期间的“一流”建设》为题,向与会学术委员通报了学校一年来学科建设的主要工作和进展。他指出,非“双一流”大学也可以进行“一流”建设,学校“十三五”发展规划就是一个“一流”建设的规划;学科是核心竞争力的载体,学科建设就是“一流”学校建设的龙头。他表示,一年来,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学校成立了学科建设协调领导小组、通过修改教师职称评聘办法和扩大教师规模等举措加强师资队伍建设、通过加强科研工作和智库建设提升学校学术核心竞争力、获准在香港招收公共管理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按照“有基础、相关联、强特色”的原则筹划新增本科专业、适当压缩在校生规模、加强与中国人民大学等高校的全面合作等等,通过多项举措推进学校学科建设,规划未来申请一级学科硕士点和专业硕士学位学科点的相关院(系),也做了大量富有成效的学科建设工作。他强调,下一步,我们要继续“咬定青山不放松”,持续狠抓学科建设,圆满完成“十三五”发展规划的各项任务。
根据《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优秀科研成果评奖暂行办法》的有关规定,学术委员会委员分别对符合条件的54件参评作品进行了审阅,以记名投票的方式评选出第十四届优秀科研成果奖。其中,著作类一等奖1部、二等奖2部、三等奖2部、青年科研鼓励奖1部;教材类一等奖1部、二等奖1部、三等奖2部、青年科研鼓励奖1部;论文类一等奖4篇、二等奖4篇、三等奖5篇、青年科研鼓励奖3篇。
会上,与会委员审议并一致通过了院(系、部)属的研究机构——社会组织与公益创新研究中心的申请事宜;审议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期刊分类办法》,并展开热烈讨论和交流,提出了许多宝贵的修改意见和建议。
(科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