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2021年年会在我校成功举办
[发表时间] 2021-04-26 [浏览次数] 次
4月24日至25日,由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主办、我校马克思主义学院协办的中国中共党史学会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学术研讨会暨2021年年会在我校致远楼908会议室举行。本届年会的主题是“中国工人运动、工会与中国共产党——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全国总工会中国工运研究所所长闫宇平,我校党委书记刘向兵、校长傅德印、副校长刘玉方,中国工人出版社副总编辑吕静,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秘书长胡俊,我校党委常委、科研处处长、劳动关系与工会研究院院长燕晓飞,党委常委、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常务副会长、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杨冬梅,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名誉会长王永玺出席会议。开幕式由傅德印校长主持。
刘向兵书记在致辞中指出,百年来,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工人阶级和工会始终矢志不移,英勇奋斗,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开放和新时代各个历史时期都做出了巨大贡献。科学认识党史与工运史的辩证关系,在党史学习教育中融入工运史的内容,有利于我们系统全面了解中国工人运动百余年波澜壮阔的历史进程,科学准确把握党领导工运事业发展的思想、规律、成就、经验和启示,从而坚定新时代听党话、跟党走的决心,增强新时代开辟工运事业新局面的使命感和自觉性。学校要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更加突出工运史和工运理论,特别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工人运动史的研究,发挥好研究会、学报、“中国工运文库”、《中国教工》等在学科建设中的作用,通过共建研究基地、联合编写中国工运史著作和教材、联合开展课题研究、联合培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联合发布学术和智库成果等举措,打造一流学术矩阵,打造工会史和工运理论研究“新高地”。他期待,与各高校、研究机构、工会系统工运史研究部门和实际工作部门加强交流和协作,携手并进,共同谱写新时代党史、工运史研究和宣传教育、人才培养的新篇章,不断促进党史、工运史研究水平的提升,努力开创学会工作和研究工作的新局面。
闫宇平所长在致辞中,代表全总中国工运研究所对研讨会暨年会的隆重召开表示热烈祝贺,他指出,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是在中国中共党史学会和全总领导下的,全国唯一以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为使命职责的重要学术组织与研究平台,在促进工人阶级、工运史、工运理论与实践研究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承担着重要使命。他希望,研究会继续深入开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的研究阐释,以科学理论为指导,深入研究工人阶级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科学回答工运事业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发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的思想伟力,深入研究中国工人运动的历史规律、宝贵经验、深刻启示,结合新的实践,推动工运理论创新发展,坚持理论联系实际和问题导向,善于运用新方法、新手段、新材料,提高工会理论政策研究的质量和水平。
杨冬梅常务副会长宣读中国中共党史学会贺信。贺信希望,代表们围绕“中国工人运动、工会与中国共产党”的主题,通过研讨交流,回顾总结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和党领导下工人运动的光辉历程、历史成就和经验启示,认识工运事业发展规律,把握工会工作前进方向,汲取智慧和力量,坚定前行信心,不断提高面对风险、迎接挑战、化险为夷的能力水平,不断推进工会理论创新、制度创新和实践创新。
胡俊秘书长在致辞中,代表中国李大钊研究会对研讨会的隆重召开表示衷心祝贺。他指出,中国李大钊研究会自1989年成立以来,为拓展李大钊研究确立交流平台、推动李大钊研究持续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取得了一批具有较高学术水平的研究成果。结合党史学习教育,研究李大钊、学习李大钊、宣传李大钊,办好李大钊研究会,是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的基本职责和主要任务。要不断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生动实践丰富初心内涵,全面推动李大钊研究事业进入新阶段,全力开创李大钊研究工作新局面。
大会主题报告由杨冬梅常务副会长主持。闫宇平所长、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党建部副主任卢毅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党史党建研究院王东教授、华东师范大学的石云教授、暨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张龙平教授、北京长辛店“二七”纪念馆刘德华馆长、王永玺名誉会长分别作了《深入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 进一步做好工运史研究工作》《工运史研究与党史学习教育》《跟着总书记学党史——认真学习深刻领会习近平关于党史的重要论述的几点体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内涵、体系、价值》《原则性与灵活性的统一:民主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八小时工作制”的认识与实践》《如何发挥好北京长辛店“二七”纪念馆在党史学习教育中的作用》《关于宣讲中共党史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的主题报告。这些报告主题鲜明、思想深刻,对于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深化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更好开展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的研究工作具有很强指导意义。
24日下午分论坛环节,与会代表围绕“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及新时代视野下的中国工人运动和工会运动及其相互关系”“百年历史视野下党的群团组织思想、制度及其实践经验研究”“百年历史视野下的马克思主义工运理论中国化研究”等12个问题踊跃发言、分享观点,交流了经验,开拓了视野。
25日上午举行“新锐论坛”,由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副会长彭维锋主持。中央财经大学李扬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刘佳博士、中国工运研究所韩建旭博士、天津理工大学朱东北博士、铁人学院傅殿戈主任和我校钟雪生博士、刘晓倩副教授分别作了主题报告。
研讨会闭幕式由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党委副书记、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副会长冯雅新主持。本届年会共评出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论文33篇。我校副校长刘玉方教授出席闭幕式,并和研究会领导一道向获奖者颁发获奖论文证书。杨冬梅常务副会长在总结讲话中指出,和往年相比,今年的论文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很大提高。大会主题报告思想深刻,有较强的理论性、学术性,对于扎实推进党史学习教育,更好开展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的研究工作具有很强的指导意义。本届年会为中青年学者提供了“新锐论坛”,论坛报告观点新颖、视角独特、方法多样,充满了朝气和锐气,显示了中青年党史、工运史研究队伍的实力不断增强、队伍不断壮大。这些报告和论文不仅是学术研究取得的新成果,也是党史学习教育取得的新收获,对于不断促进党史、工运史研究水平提升,开创研究会工作新局面,具有重要意义。
来自全国总工会、中国李大钊研究会、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工运研究所、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北京联合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暨南大学、北京市总工会、北京市工会干部学院、上海工会管理职业学院、天津市工会管理干部学院、江西省总工会干部学校、北京青年政治学院、延安工运理论研究会、北京工运理论研究会、北京长辛店“二七”纪念馆、铁人学院、铁道党校、北京地铁集团公司等单位的领导、专家学者、企业工会主席、媒体记者,以及我校相关部门负责人、部分教师和在校研究生等110余人参加会议。
(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 马克思主义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