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规章

校内文件

首页» 政策规章» 校内文件

中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

发布时间:2021-06-11

为了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华全国总工会《关于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发展道路的决议》、《中共北京市委教育工作委员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党的建设的意见》以及中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第二次代表大会精神,现就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学院新形势下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提出如下意见。

一、充分认识新形势下加强和改进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复杂而多元的变化,当代中国正在发生广泛而深刻的变革。党的十七大对党的建设做出了总体部署,为学院党的建设指明了方向。高校在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人力资源强国的进程中,肩负着重大的历史使命 ;在培养造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赢得青年赢得未来的进程中,面临着新的重大课题。

近年来,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始终紧紧围绕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 班人这个根本任务,紧紧围绕全总的中心工作,把中央和全总的部署与学院的发展实际有机结合,以 改革统揽全局,以发展凝聚人心,积极探索新形势下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途径、新方法,在基层 党组织建设、思想政治工作和教师职业道德建设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积累了一些经验。但与此同 时,我们也清醒地认识到,在工作中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 :在学院快速发展的同时,思想政治工作有所弱化 ;部分党员干部党性观念淡薄、思想麻痹 ;个别教师缺乏应有的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等, 这些问题迫切需要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加以解决。

二、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任务

(一)加强思想理论建设

1.坚持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武装党员干部、教育师生员工,引导党员干部进一步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治鉴别力。坚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与学习宣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理论紧密结合起来,与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师德师风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将全院师生员工的思想认识进一步统一到党中央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上来,统一到全总党组关于工会工作特别是学院工作的指示要求上来。

2.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组织广大党员干部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的一系列重要指示精神。积极探索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方法,拓宽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途径,形成督促党员干部学习的长效机制。

3.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按照培养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根本要求,深化思想育人,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注重学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的培养。加强“两课”的学科、课程和师资队伍建设,充分发挥“两课”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的主阵地、主渠道作用。加强学生 工作理论和方式创新实践,加强辅导员、班主任队伍建设。加强班集体建设和优秀学生典型的宣传。加强学生心理素质教育,完善心理危机预防与干预系统,健全师生舆情信息系统,提高学生思想政治 教育专业化水平。

(二)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建设

4.加强领导班子和干部队伍思想政治建设。继续深入贯彻落实党中央的指示精神,切实加强领导班子的思想作风建设,坚持和完善党委中心组学习制度,注重抓好领导班子成员的理论学习和思想建设,进一步提升领导班子的理论政策水平,提高分析问题、研究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把学院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顾全大局、团结奋进的坚强领导集体,把学院干部队伍建设成为忠于党的教育事业、推动学院科学发展的骨干力量。

(三)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科学化水平

5.牢固树立意识形态无小事的思想意识,切实增强教师队伍的政治意识、大局意识、责任意识, 不断探索在教师中开展意识形态工作的方式方法,着力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科学化水平。

6.建立健全学院党委统一领导、各相关部门分工负责的工作格局,严格执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教职工短期因公出国(境)管理办法》、《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关于举办形势报告会和哲学社会科学报告 会、研讨会、讲座管理暂行办法》、《关于我院教师外出讲学等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逐级逐项逐人 分解工作,落实责任。注意把握学术研究无禁区、课堂教学有纪律的重要原则,增强政治敏锐性和政 治鉴别力。建立健全及时处理网上政治性有害信息的校园网络安全管理长效机制,切实加强对形势政 治报告会、研讨会、讲座、论坛的审批监管,不给错误思想观点提供传播渠道。妥善应对宗教渗透等 复杂敏感问题,防止敌对势力运用基金会、联络会、课题研讨、组织培训等新方式进行思想政治渗透。

7.正确处理一元指导思想和多样文化形态之间的关系。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积极探索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各类思潮的有效方式,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影响,努力提高对学院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水平,不“淡化”也不“泛化”意识形态问题。

8.正确树立尊重学术自由与遵守宪法法律的关系。对学术理论问题,提倡依据事实、遵循学理、公平公正、平等平和的自由探讨 ;对政治原则问题,必须立场坚定、旗帜鲜明 ;对敌对势力的意识形态渗透活动,要警钟长鸣、严格防范。

9.正确处理批评提醒与教育引导的关系。学院意识形态领域的问题,绝大多数是师生思想层次的认识问题。解决思想认识问题,首先要实事求是、分清是非,该提醒的要提醒,该批评的要批评。同时,也要看到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的复杂性,要通过经常性的深入细致的教育引导,立足现实、着眼长远,摆事实、讲道理,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10.正确处理解决思想问题与解决现实问题的关系。既讲大道理,又讲小道理,同时要办实事。注意解决师生在学习、工作、生活、就业方面的实际问题,千方百计改善校园民生,用暖人心、鼓人心的实际举措来化解矛盾、营造和谐、凝聚共识,潜移默化地影响和教育师生。

(四)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11.充分发挥党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加强教工党支部建设,推动教工党支部积极参与学院改革发展的各项工作,充分发挥党支部在教学、科研、管理和服务工作中的作用。积极探索学生党支部密切联系青年学生的内容、方法和途径,多形式地组织开展有益于学生成长成才的活动,充分发挥学生党支部统一思想的引领作用、团结学生的凝聚作用、成长成才的平台作用、塑造校风的促进作用、维护稳定的堡垒作用。

 12.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继续做好在中青年教师和大学生中的发展党员工作。按照《中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委员会发展党员工作暂行办法》,严格发展程序,坚持党员标准。建立健全发展党员质量保障机制,认真贯彻执行发展党员“推优制”、“公示制”,着力提高发展党员质量。

13.加强入党积极分子教育。按照《中国共产党发展党员工作细则》和《中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委员会关于加强和改进在大学生中发展党员工作和大学生党支部建设的意见》,坚持开展对入党积极分子进行党的基本理论知识的教育培训和对发展对象进行不少于 40 个学时的集中培训,以端正入党动机为重点,把理想信念教育贯穿于积极分子培养的全过程。进一步健全完善入党积极分子管理机制,创新积极分子选拔、培养、教育、考察形式,切实保障入党积极分子队伍数量和质量的协调发展。

14.建立健全党员管理服务关怀帮扶机制。对工作、学习、生活上遇到困难的师生党员进行重点帮扶。建立老党员、生活困难党员档案,定期开展慰问活动。加强党员出国前的教育工作,做好留学回国党员政策引导和恢复组织生活的有关工作。完善党内表彰评选方式,注重日常对先进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优秀党支部书记先进事迹的挖掘和宣传工作。

15.加强党务工作队伍建设。重视党务工作队伍建设,从思想认识、体制机制、政策规定、人才培养等方面采取措施,充分调动党务工作队伍的积极性,提高工作能力和水平。有计划地选派党务工作者参加进修培训,加大对党务工作者的培训力度和实践锻炼,不断提高其思想政治素质、业务水平和岗位适应能力。

三、加强领导,建立健全目标责任制

建立健全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做到责权明晰、分工明确、运转有序。学院党委书记是学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党委副书记与各常委是主要责任人,各有关职能部门 是具体责任人。各系(院)主要负责人是系(院)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第一责任人。各党总支、党 支部要建立定期研究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制度,每年召开专题会议,研究目标任务,制定工作计划, 做出总体部署。党建工作应与中心工作紧密结合,做到同时研究、同时部署。

建立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考核评价制度。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年度考核应与中心工作考核同步进行、奖惩同步兑现 ;考核结果作为各系(院)领导干部年度考核的重要内容、干部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评先选优的重要条件。对党建工作不落实、造成不良影响的,将追究相应责任。

各总支、支部要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贯彻落实本意见的具体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