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学校新闻» 学校成功组织首场劳动教育工作专项培训

学校成功组织首场劳动教育工作专项培训

[发表时间] 2021-06-28           [浏览次数]

6月26日至27日,“高校劳动教育体系建设与评估专题研修班”在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密云基地举行。我校认真落实《大中小学劳动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提出的“把劳动教育纳入教育行政干部、校长、教师、辅导员培训内容,开展全员培训,强化劳动意识、劳动观念,提升劳动教育的自觉性”要求,组织各二级学院教师代表、党总支(副)书记、辅导员和相关职能部门劳动教育工作主要负责人共78人参加培训。刘丽红副校长全程参加培训。



此次培训由中国高等教育培训中心主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筹)协办,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副会长张大良出席开班仪式并讲话。我校党委书记刘向兵研究员,中国教育学会原会长、北京师范大学原校长钟秉林教授,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课程教学研究所所长郝志军研究员和北京大学教育学院卢晓东研究员作专家辅导报告。来自全国30余所高校的130余名劳动教育工作负责人参加培训。



张大良副会长在致辞中指出,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举办这次研修班,共同探讨构建体现时代特征的具有综合性、实践性、开放性、针对性的高校劳动教育体系,恰逢其时,意义重大。新时代的劳动教育是立德树人之根,具有新立场;是全面育人之本,具有新要求;是启智增慧之需,具有新内容;是人才评价之要,具有新标准。他强调,迈向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新征程,必须全面认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扎实推进劳动教育的体系构建。



刘向兵书记以《更高层次的思想认识,更高水平的体系建构》为题作报告,从“历史篇”——深刻认识新时代劳动教育的重大意义、“理论篇”——全面把握新时代劳动教育的完整内涵与时代特征、“实践篇”——系统建构新时代高校劳动教育的实施体系三个方面,深入阐释了构建中国特色、中国气派、中国风格的高校劳动教育体系的思想认识前提、理论认知前提和实践行动策略。



郝志军研究员作《五育融合视野下的劳动教育:理念与行动》主题报告,重点阐释了新时代劳动教育实施推进的“12345策略”,即把握一条灵魂主线、坚持两个基本原则、强化三方协同育人、用好四条育人途径、完善五个保障体系。



钟秉林教授聚焦《新时代的高等教育评价》,全面介绍了新时代高等教育评价改革的时代背景、发展趋势和改革走向,并从明确劳动与劳动教育的内涵与边界、把握劳动教育的系统性与层次性、完善劳动教育评价机制等方面,指出推进高校劳动教育应努力的方向。



卢晓东研究员在《大学劳动教育课程框架与实施关键》的报告中,从现象学哲学出发对劳动和劳动教育的构成要素、关键环节进行了深刻阐释,从显性课程和隐性课程的角度设计了大学劳动教育课程的基本框架,并与培训学员进行了深入互动、交流。


    


培训中,汕头大学、首都医科大学和西安电子科技大学代表分别介绍本校劳动教育课程建设、体系设计与实践育人的经验。



此次培训进一步提高了我校教师做强劳动教育品牌的思想认识,开阔了视野、凝聚了共识,明确了下一步加强协同、推进劳动教育工作的基本思路。



(学校教学工作委员会劳动教育专业委员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