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召开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暨人工智能与工会研究中心圆桌论坛
1月18日上午,学校在致远楼图书馆8层报告厅举行2024年度第1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暨人工智能与工会研究中心圆桌论坛。中国科学院自动化研究所多模态人工智能系统全国重点实验室研究员李兵应邀作专题讲座。学校领导刘向兵、傅德印、刘丽红、吴万雄、刘路刚,党委常委李珂、闻效仪、程杉、戴筱筱、李东出席会议。会议由党委书记刘向兵主持。
李兵研究员以《知识增强的可信AI大模型构建及其在政务领域的应用》为题,从ChatGPT的原理和特点入手,用通俗的语言深入阐释了跨模态可信大模型的基本概念、发展历程和现实应用。他在讲座中重点分析了国内跨模态可信大模型的应用场景,尤其是在政务领域的实际应用。李兵研究员通过详细介绍多个应用案例,生动展示了跨模态可信大模型在内容审核、智能写作、跨模态搜索与安全等方面的应用和成果。他指出,“可信”是应用跨模态大模型时非常重要的问题,要在计算可信、数据可信、模型可信、场景可信、生成可信的前提下,开展跨模态大模型的应用,并做好风险管理。
刘向兵书记在总结发言中指出,人工智能发展日新月异,深刻改变着人们的生产生活方式。近一段时间以来,全总党组对在全国工会系统应用人工智能作出了一系列安排和部署。1月5日,学校成立人工智能与工会研究中心,揭开学校以新型研究机构服务全总、服务职工的新领域、新篇章。他对学校下一步更好地推动人工智能应用与研究工作提出三点要求:一是提高站位,充分认识应用人工智能的重要意义。加强人工智能应用既是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论述精神、服务国家现代化治理的必然要求;也是落实中国工会十八大精神、改进工会工作数字化生态的现实需要;还是学校以“五化”牵引、“两化”并重,深化特色一流大学建设的发展机遇。二是承担使命,落实全总关于人工智能培训的重要任务。学习、理解、使用人工智能是当前工会系统最紧迫的课题,学校要充分发挥在师资、人才、机构等方面的优势,高质量做好培训课程建设,分层分类开展理念、知识、技能培训。三是迅速行动,在科研、教学、管理服务中“用起来”。在科研方面,要发挥学校在学科、资源、语料库方面的优势,开展有组织科研,形成更多高质量智库报告,并积极参与全国工会系统大模型研发;在教学方面,要做好微专业、公选课、研学班的建设,让学生尽快接触到先进知识、技能;在管理服务方面,要加快人工智能在办公系统中的应用,推动校园AI项目建设,以人工智能赋能学校特色一流建设。
会上,校长、党委副书记傅德印,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工会主席刘路刚,党委常委、党委组织部部长人选闻效仪担任与谈人作交流发言。傅德印校长从要客观务实地对待人工智能、积极开放地应用人工智能、深刻理解人工智能的深远影响三个层面,分享了心得体会。他指出,要重视人工智能给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变革带来的影响,思考人工智能对学校管理效率的提升、教学流程再造方面的启示,做好对未来劳动关系相关的前瞻和分析。刘路刚副书记指出,要从认知、理解、超越三个层面看待人工智能时代的到来,积极应对人工智能对人类的大挑战,自立自强解决人工智能对经济社会发展和治理观念的大冲击,主动作为实现对人工智能驾驭能力的大跃升,要从技术上、制度上、理念上和价值观上理解、驾驭好人工智能。闻效仪部长从人文社会科学的视角出发,重点阐释了关于如何理解生成式大模型、如何应用生成式大模型以及如何治理生成式大模型的思考,并探讨了人工智能对意识形态领域风险管理、技术垄断和就业变化的影响。在交流发言环节,三位与谈人分别就工会和高等教育领域应用人工智能的具体问题,与李兵研究员展开了深入的互动和研讨。
相关部门负责人及各学院(部)院长(主任)、党总支书记列席会议,计算机学院部分教师线上列席会议。
(党委宣传部(融媒体中心) 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