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敦荣教授应邀在我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上做专题报告
7月6日上午,学校在致远楼图书馆8层报告厅举行2023年度第4次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扩大)会议。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别敦荣应邀作专题辅导报告。学校领导刘向兵、傅德印、刘丽红、刘路刚,党委常委燕晓飞出席会议。会议由党委书记刘向兵主持。
别敦荣教授从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形势、任务和战略选择三个维度对高质量推进高水平大学建设进行了系统论述。他深刻阐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教育的重要论述,指出高水平大学的发展定位应该与国家高等教育发展的水平和程度相吻合,与经济社会发展的水平和需求相适应。在讲授建设高水平大学的任务时,他提出了涵盖创业阶段、中兴阶段、成熟阶段的大学生命周期理论,明确了高水平大学建设的五大任务:一是办学条件的更新;二是学科专业的优化;三是办学功能系统的提升;四是治理体系和治理结构的优化;五是优良文化的培育。他强调,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战略选择,要明确三个关键点:一是战略愿景,即对学校生命周期成熟状态的描述;二是战略目标,即阶段明确的一套递进式“目标链”“路线图”;三是战略行动,以重大项目、任务为牵引,实现跨越式发展。他表示,在学校生命周期的中兴阶段,根据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宏观背景,积极谋划战略发展,采取富有进取性的战略行动,是筑牢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基础必由之路。
刘向兵书记在总结发言中指出,别敦荣教授的讲座站位高远、脉络清晰、话题聚焦、思考深刻,是深入开展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背景下一堂重要的理论辅导课,是学校迎接下一轮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的知识加油站,也是持续推进学校特色一流大学建设的思想动员令。他指出,通过专题学习,大家在学校发展的一些重大问题上形成五点共识:一是高度重视、扎实推进学校战略发展的共识;二是对学校所处的发展阶段认识更加清晰的共识;三是对学校战略办学模式选择的共识;四是在战略行动中需要全面推进的重点工作的共识;五是继续强化战略机遇意识的共识。全体干部教师要把握高等教育发展的战略机遇窗口期,聚焦学校办学条件优化、核心能力提升,突出“劳动+”“工会+”特色,高质量做好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智库成果转化等工作,助力学校各项事业实现跨越式发展。
会上,校长傅德印,党委常委、科研处处长燕晓飞作重点发言。傅德印校长指出,别敦荣教授在讲座中阐述了高等教育的未来需求、结构优化、质量提升,对学校自身的发展很有启发意义。立足学校的发展阶段,一是必须要坚持一条主线,把坚持党的领导和立德树人贯穿于办学治校和人才培养的全过程;二是持续优化提升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工会干部培训和智库建设水平;三是探索形成党建铸魂、学科专业优化提升、课程体系改造提升、干部培训质量提升、师资队伍建设质量提升、科研创新体系化提升、校园文化提升、学生服务体系优化提升、基础设施提升、公共服务体系提升、改革创新能力提升、质量保障体系提升战略行动,扎实推进特色一流大学建设。燕晓飞处长表示,别敦荣教授的精彩讲座对为什么要建设高水平大学、什么是高水平大学、怎样建高水平大学给出了清晰回答,对学校深入开展科研工作提供了有益借鉴。下一步,要继续坚持“劳动+”“工会+”特色,持续发挥优势,高质量推进科研工作;要紧紧围绕提高水平、提升质量的目标任务,促进科研系统功能的升级,优化学术、科研、智库的生态系统建设。
各二级学院院长、党总支书记,各部门负责人列席会议。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党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