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1年部门预算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21部门预算
一、学校基本情况及主要职能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是中华全国总工会直属的唯一一所普通本科院校,由全总和教育部共建。学校前身是1946年4月从华北联合大学分离建校的晋察冀边区行政干部学校,与中国人民大学同根同源。1949年初,学校迁至天津,更名为华北职工干部学校。1949年9月,根据刘少奇同志的指示,更名为中华全国总工会干部学校。1984年,更名为中国工运学院,面向全国工会系统和社会开展成人学历教育。2003年,改制升格为普通本科院校,更名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2012年,开展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2017年7月,《中华全国总工会 教育部关于共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意见》正式印发,学校发展迈入新的历史阶段。
自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受到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邓小平、陈云、彭真、胡耀邦、尉健行、王兆国、孙春兰、李建国、王东明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曾多次莅临学校指导工作或接见学校代表。2018年五一节前夕,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劳模本科班学员回信,极大鼓舞了全校师生员工“弘扬特色创一流”的决心。
学校现有北京海淀和河北涿州两个校区,占地面积630亩,建筑面积34.58万平米。学校图书馆拥有纸质藏书90万余册,电子图书150余万册。学校现有全日制在校生6106人,其中研究生189人,本科生4789人,专科生1128人。
学校多年坚持弘扬中国特色、劳动特色、工会特色,坚定不移地走“特精尖”内涵式发展道路,已经发展成为劳动关系和工会领域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完整的大学。学校设有马克思主义学院、工会学院、劳动关系与人力资源学院、法学院、经济管理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安全工程学院、社会工作学院、文化传播学院、酒店管理学院、应用技术学院(工匠学院)、工会干部培训学院、继续教育学院(劳模学院)等13个学院和体育教学部、外语教学部2个公共教学部;开设劳动关系、人力资源管理、工商管理、经济学、劳动经济学、财务管理、法学、劳动与社会保障、行政管理、政治学与行政学、社会工作、社会学、安全工程、职业卫生工程、汉语言文学、新闻学、戏剧影视文学、酒店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等19个普通本科专业,酒店管理、旅游英语2个专科专业,招收劳动关系、工会工作、劳动与社会保障、公共安全管理四个方向的公共管理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以建设劳动关系和工会领域国内一流、国际知名高校为目标,培育和凝聚了一批高水平的专家学者。截至2020年6月,全校共有教职工570人,其中专任教师366人。专任教师中,在聘教授53人,在聘副教授109人,博士研究生学历教师占比53.82%。学校教师中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13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专家4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基金获得者1人,省级教学名师6人,北京市优秀教师5人,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1人,北京市青年英才计划入选者18人。
二、单位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工会中心工作开展的工作情况和主要成绩。
在70年办学实践中,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立足工会,面向社会,服务和谐劳动关系建设,服务高素质工会干部队伍建设和产业工人队伍建设,着力培养“政治素质过硬、劳动情怀深厚、专业功底扎实、实践能力突出”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学校劳动关系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社会工作专业为北京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此外,还拥有法学、劳动关系2个教育部特色专业,“劳动关系协调与发展综合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团队” “文化传播创新人才培养教育团队”“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教学育人团队”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社会工作专业(劳模本科班)教学团队” 和“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工会干部培训核心教学团队”5个北京市优秀教学团队,“劳动关系协调与发展实验教学中心”、“文化传播实验教学中心”2个北京市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以及“北方凌云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和“北京中瑞环泰科技有限公司”2个北京高等学校市级校外人才培养基地。
学校大力发展科学研究和智库建设,拥有全国工会学研究会、中国工人历史与现状研究会、中国工会·劳动关系论坛等多个学术研究平台,大国工匠与劳动模范研究所、“一带一路”与劳动关系研究所等6个校属研究机构和中国职工发展研究所等18个院(部)属科研机构,形成了一支研究能力突出、社会影响力较大的研究团队,在工人阶级与工会理论、劳动关系、劳动法学、劳动经济、职业安全卫生等方面的学术研究处于国内领先水平。学校积极推进新型智库建设,设立了劳动关系和工会研究院,聚焦重大问题,服务国家战略,并通过编辑动态简报、撰写咨询报告、发布蓝皮书等形式推出高质量研究成果,为中央和全总相关决策提供智力服务。
学校现办有三家学术刊物。《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致力于工会理论和劳动关系理论的深入研究,努力反映该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已形成鲜明的刊物特色和高品质的学术质量。《劳动教育评论》为国内首家劳动教育研究专门刊物,致力于繁荣劳动教育科学研究,为劳动教育学科建设及教育改革发展服务。《中国教工》为国家级教育综合性学术期刊,以推动教育事业发展,促进中外教育交流为宗旨,是广大教育工作者提高教育理论修养和运用教育理论指导实际工作的有益工具。
学校是全国工会干部培训的最高学府,年均培训工会干部6000余人次,同时举办高水平的继续教育,坚持举办劳模本科教育28年,为大批共和国劳动英模、“大国工匠”提供了深造机会和成长空间。
学校重视与国(境)内外教学及研究机构加强学术交流和联系,先后与美国、英国、法国、澳大利亚、荷兰、波兰、加拿大、阿根廷、新加坡、越南、俄罗斯、白俄罗斯、日本、韩国,以及港、澳、台湾地区等17个国家和地区的高等院校、科研机构以及国际劳工组织等开展了合作与学术交流活动,并与国(境)外10多所高校定期开展教师及学生之间的交流,合作举办国际性和区域性学术会议。
当前,全校师生员工正在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给我校劳模本科班学员回信精神为引领、为动力,以“立德守正,崇劳创新”为使命,努力把学校建成我国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基地、工会干部培训的最高学府、劳动关系和工会领域研究的高端智库,朝着建设劳动关系和工会领域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的大学的目标不懈奋斗。
三、单位预算表(以附件2表样为准)
单位收入总表 |
|||||||||||||
|
|
|
|
|
|
|
|
|
|
|
单位:万元 |
||
科目 |
合计 |
上年结转 |
一般公共预算拨款收入 |
政府性基金预算拨款收入 |
国有资本经营预算拨款收入 |
事业收入 |
事业单位 |
上级补助收入 |
下级单位 |
其他收入 |
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 |
||
科目编码 |
科目名称 |
金额 |
其中:教育收费 |
||||||||||
205 |
教育支出 |
19237.42 |
2064.87 |
13772.55 |
|
|
3400 |
3400 |
|
|
|
|
|
20502 |
普通教育 |
19237.42 |
2064.87 |
13772.55 |
|
|
3400 |
3400 |
|
|
|
|
|
2050205 |
高等教育 |
19237.42 |
2064.87 |
13772.55 |
|
|
3400 |
3400 |
|
|
|
|
|
208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
1925.04 |
393.01 |
1532.03 |
|
|
|
|
|
|
|
|
|
20805 |
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 |
1925.04 |
393.01 |
1532.03 |
|
|
|
|
|
|
|
|
|
2080505 |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 |
1339.57 |
318.22 |
1021.35 |
|
|
|
|
|
|
|
|
|
2080506 |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 |
585.47 |
74.79 |
510.68 |
|
|
|
|
|
|
|
|
|
22102 |
住房改革支出 |
1355.76 |
4.73 |
1351.03 |
|
|
|
|
|
|
|
|
|
2210201 |
住房公积金 |
864.86 |
|
864.86 |
|
|
|
|
|
|
|
|
|
2210202 |
提租补贴 |
83.9 |
4.73 |
79.17 |
|
|
|
|
|
|
|
|
|
2210203 |
购房补贴 |
407 |
|
407 |
|
|
|
|
|
|
|
|
|
合 计 |
22518.22 |
2462.61 |
16655.61 |
|
|
3400 |
3400 |
|
|
|
|
|
单位公开表3 |
|||||||
单位支出总表 |
|||||||
|
|
|
|
|
|
单位:万元 |
|
科目编码 |
科目名称 |
合 计 |
基本支出 |
项目支出 |
上缴上级支出 |
事业单位经营支出 |
对下级单位 |
205 |
教育支出 |
19237.42 |
13886.55 |
5350.87 |
|
|
|
20502 |
普通教育 |
19237.42 |
13886.55 |
5350.87 |
|
|
|
2050205 |
高等教育 |
19237.42 |
13886.55 |
5350.87 |
|
|
|
208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
1925.04 |
1925.04 |
|
|
|
|
20805 |
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 |
1925.04 |
1925.04 |
|
|
|
|
2080505 |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 |
1339.57 |
1339.57 |
|
|
|
|
2080506 |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 |
585.47 |
585.47 |
|
|
|
|
22102 |
住房改革支出 |
1355.76 |
1355.76 |
|
|
|
|
2210201 |
住房公积金 |
864.86 |
864.86 |
|
|
|
|
2210202 |
提租补贴 |
83.9 |
83.9 |
|
|
|
|
2210203 |
购房补贴 |
407 |
407 |
|
|
|
|
合 计 |
22518.22 |
17167.35 |
5350.87 |
|
|
|
我校2021年预算支出 22518.22万元,其中:教育支出19237.42 万元,占 85%;社会保障就业支出 1925.04万元,占9%;住房保障支出 1355.76 万元,占 6%。
单位公开表5 |
|||||
一般公共预算支出表 |
|||||
|
|
|
|
|
单位:万元 |
功能分类科目 |
2020年执行数 |
2021年预算数 |
|||
科目编码 |
科目名称 |
年初预算数 |
|||
小计 |
基本支出 |
项目支出 |
|||
205 |
教育支出 |
11,520.79 |
13,772.55 |
10,486.55 |
3,286.00 |
20502 |
普通教育 |
11,520.79 |
13,772.55 |
10,486.55 |
3,286.00 |
2050205 |
高等教育 |
11,520.79 |
13,772.55 |
10,486.55 |
3,286.00 |
208 |
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
1,270.99 |
|
|
|
20805 |
行政事业单位养老支出 |
1,270.99 |
1,532.03 |
1,532.03 |
|
2080502 |
事业单位离退休 |
1,270.99 |
|
|
|
2080505 |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支出 |
890.38 |
1,021.35 |
1,021.35 |
|
2080506 |
机关事业单位职业年金缴费支出 |
380.61 |
510.68 |
510.68 |
|
221 |
住房保障支出 |
|
1,351.03 |
1,351.03 |
|
22102 |
住房改革支出 |
|
1,319.03 |
1,319.03 |
|
2210201 |
住房公积金 |
|
864.86 |
864.86 |
|
2210202 |
提租补贴 |
|
79.17 |
79.17 |
|
2210203 |
购房补贴 |
|
407.00 |
407.00 |
|
合计 |
12,791.78 |
16,655.61 |
13,369.61 |
3,286.00 |
单位公开表6 |
||||
一般公共预算基本支出表 |
||||
|
|
|
|
单位:万元 |
部门预算支出经济分类科目 |
2021年基本支出 |
|||
科目编码 |
科目名称 |
合计 |
人员经费 |
公用经费 |
|
合计 |
13,369.61 |
10,907.21 |
2,462.40 |
301 |
工资福利支出 |
10,159.99 |
10,159.99 |
|
30101 |
基本工资 |
2,300.00 |
2,300.00 |
|
30102 |
津贴补贴 |
1,263.10 |
1,263.10 |
|
30107 |
绩效工资 |
4,200.00 |
4,200.00 |
|
30108 |
机关事业单位基本养老保险缴费 |
1,021.35 |
1,021.35 |
|
30109 |
职业年金缴费 |
510.68 |
510.68 |
|
30113 |
住房公积金 |
864.86 |
864.86 |
|
302 |
商品和服务支出 |
2,462.40 |
|
2,462.40 |
30206 |
电费 |
400.00 |
|
400.00 |
30207 |
邮电费 |
200.00 |
|
200.00 |
30208 |
取暖费 |
800.00 |
|
800.00 |
30209 |
物业管理费 |
1,062.40 |
|
1,062.40 |
303 |
对个人和家庭的补助 |
747.22 |
747.22 |
|
30301 |
离休费 |
92.46 |
92.46 |
|
30302 |
退休费 |
30.73 |
30.73 |
|
30308 |
助学金 |
624.03 |
624.03 |
|
单位公开表7 |
|||||||||||
一般公共预算“三公”经费支出表 |
|||||||||||
|
|
|
|
|
|
|
|
|
单位:万元 |
||
2020年预算数 |
2021年预算数 |
||||||||||
合计 |
因公出国(境)费 |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 |
公务接待费 |
合计 |
因公出国(境)费 |
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 |
公务接待费 |
||||
小计 |
公务用车购置费 |
公务用车运行费 |
小计 |
公务用车购置费 |
公务用车运行费 |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0.00 |
四、预算表说明及名词解释
(一)收入科目
1、财政拨款:指中央财政当年拨付的资金。
2、事业收入:指学校开展教学、科研及其辅助活动取得的收入。我校事业收入包括科研事业收入和教育事业收入。
3、事业单位经营收入:指学校在教学、科研活动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4、其他收入:指除上述收入以外的各项收入,如事业单位的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
(二)支出科目
1、教育支出:反映学校教育事务支出。
2、科学技术支出:反映学校科学技术方面的支出。
3、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 反映 学校 在社会保障和就业方面的支出 。
4、住房保障支出:集中反映学校用于住房方面的支出。
5、基本支出:指为保障机构正常运转、完成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
6、项目支出:指在基本支出之外为完成特定行政任务或事业发展目标所发生的支出。
7、“三公”经费:纳入中央财政预决算管理的“三公”经费,是指中央部门用财政拨款安排的因公出国(境)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和公务接待费。其中,因公出国(境)费反映单位公务出国(境)的国际旅费、国外城市间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费、培训费、公杂费等支出;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反映单位公务用车车辆购置支出(含车辆购置税)、燃料费、维修费、过路过桥费、保险费、安全奖励费用等支出;公务接待费反映单位按规定开支的各类公务接待(含外宾接待)支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