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大家打开法学院“居家劳动周”系列推送的第三篇推送~
本篇推送将要为大家展示的是法学学子在我校劳动教育月居家劳动周中“垃圾分类,保护环境”活动的优秀作品
接下来就请大家跟随小编的脚步,一起欣赏这一part从各班级脱颖而出的优秀作品吧~
1.2017级法学1班 潘华婷
把家里的垃圾桶进行了大致分类,主要有干垃圾、湿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
用过的纸巾属于干垃圾,除了湿垃圾、可回收物和有害垃圾外,大多数垃圾为干垃圾。
香蕉皮等果皮属于湿垃圾,大多数厨余垃圾也是属于湿垃圾。
玻璃属于可回收物,以及一些塑料、易拉罐、纸皮、鞋子、衣服等均可回收。
废旧电池属于有害垃圾,还有一些用完的药瓶也是属于有害垃圾。
垃圾分类不仅能增长知识,还能有效的保护环境,节约资源,其也逐渐变成了一种风尚。
2.2017法学1班 贾亦帆
1.把垃圾分类,分为可回收垃圾(图一)、厨余垃圾(图二)
图一
图二
2.把垃圾放入不同的垃圾桶中
3.2017级法学2班 杨静如
4.2017级法学2班付鹏
今天的垃圾分类劳动,首先我先将家里的垃圾桶进行了分类并贴上了标签方便合理分类。(图为家里的垃圾分类的垃圾桶)
然后我又在家进行了一遍打扫,将犄角旮旯的各种杂务收拾了出来,并进行了基本的分类。(图为收拾好的各种垃圾)
最后将收拾出来的垃圾合理的分类到对应的垃圾箱中(图为对垃圾进行最后的分类)
(图为垃圾分类小游戏答题完成截图)
5.2018级法学1班 邱子洋
为了正确进行垃圾分类,目前我家所有成员每次扔垃圾都会先进行分类。爸妈为了培养我环保的意识,让我负责自己房间的垃圾桶,倒垃圾之前会将垃圾进行分类。
垃圾分类是对垃圾回收处置传统方式的改革,是目前最有效的科学管理方式之一。其目的在于利用现有的生产水平,将丢弃物物按品类处理,将有效物质和能量利用起来,将无用垃圾填埋起来。这样既提高垃圾资源利用水平,又可减少垃圾处置量。它是实现垃圾减量化和资源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此外,还使全民参与有关知识培训,可以提升社会对环保行业的重视,增加环卫工人的就业率,形成尊重、关心环卫工人的氛围。垃圾分类对于人类长期的生存和发展都有很重要的作用,我们要积极参与其中,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6.2018级法学2班廖莹
第一类属于厨余垃圾,厨余垃圾属于不可回收的一类垃圾:
第二类属于可回收的垃圾,主要包括纸盒、牛奶盒等:
7.2019级法学1班 张筱萌
湿垃圾 干垃圾
8.2019级法学2班 刘彦江
“垃圾分类,保护环境”,家里的垃圾要进行分类处理,在学习垃圾分类知识之后,我根据下面这张图将垃圾进行了分类。
塑料瓶、盒:可回收垃圾
废电池:有害垃圾
鸡蛋壳:厨余垃圾
分别装袋,分类完成:
扔掉:
9.2019级法学2班魏铧谊
恭喜以上12位同学获得精美奖品!
法学院的同学们通过亲自动手进行垃圾分类、学习垃圾分类的相关知识对不同类别垃圾的分类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并与此同时促进了垃圾分类观念的树立、垃圾分类方法的普及以及资源的合理利用。同学们的环保意识与能力显著提高,受益匪浅。
同学们在“垃圾分类,保护环境”的劳动过程中,学习了劳动知识、涵养了劳动情怀,向“爱劳动、会劳动、懂劳动”的社会主义新青年迈进了一大步!保护环境,爱护家园,垃圾分类,从我做起!让我们携起手来,从生活点滴出发,为建设美丽家园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