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1月11日,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七十墨传,纸韵飘香”读书会暨第三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启动仪式在涿州校区阶梯二教室内顺利开展。校团委文体类社团指导老师段正老师出席了本次活动,各院系志愿者部的同学也到场参加。
“青春难忘,而志愿工作是难忘青春的制造机。”主持人铿锵有力的话语拉开了启动仪式的大幕。
从1999年保护母亲河的植树造林到2004 年志愿服务迎接奥运再到2018年响应扶贫攻坚战的号召、小小的爱心驿站为老幼病残弱开辟了爱心通道、忙碌的蓝色身影为社会提供了贴心的服务......同学们志愿服务的经历被制作成影像短片在现场播放,小小的感动汇聚成温暖的海洋。
由来自不同院系的志愿者同学们为大家分享自己对《16位志愿者的180天》的阅读感受,真诚的话语让我们充分感受到了可贵的志愿精神。不少同学在分享时都提到,志愿服务活动的理念对每个人来说进都有新释义,每一个人都在这本书里找到了目标,每一个人都找到了自己的精神食粮,找到了志愿服务的意义。
我院团总支志愿者部的武艺同学在发言时谈到,阅读加深了她对志愿服务的理解。“志愿服务远远没有想象的那么简单,需我们增强对其了解的专业性,清楚每次志愿服务活动的任务并找准定位,做好准备工作”。这让我们切实感受到这本以日记的形式记录志愿服务生活的《16位志愿者的180天》为同学们带来了巨大收获。
随后,法学院团总支志愿者部部长范李思俊同学作为第二季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一等奖获奖院系代表进行发言。范李思俊同学以成长、收获和感动三个词为线索与大家分享了个人经历与个人体会:成长是指一次次志愿服务使他变得更加成熟,提高了其策划能力与人际交往能力,也使他对志愿服务的意义有了更深的认识;收获是他在志愿活动中结识了不同的人,增长了见识,拓展思维;而感动则是他觉得社会上有这样一群无私奉献人,对生活充满希望和热爱。
同时,他还对法学院的志愿工作做了总结与汇报。法学院将志愿服务与学院特色相结合,打造具有自身特色的志愿服务品牌,获得了一众好评。在志愿服务活动的过程中,法学院与众多服务机构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为今后的志愿服务搭建了更广阔的平台。
最后,段正老师从形式、载体、内涵三个方面对本次活动做了总结,在肯定各院系志愿活动开展的同时,再一次为大家灌输了“志愿5+”的理念。
伴随着热烈的掌声,中国劳动关系学院“七十墨传,纸韵飘香”读书会暨第三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启动仪式落下了帷幕,我校第三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也正式启动。
让我们一起期待与祝愿法学院在第三届志愿服务项目大赛中再创佳绩,愿中劳法学学子继续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