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院与人社部、全总等五家单位开展联学联建党日活动

7月15日下午,为进一步推动党史学习教育,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调解仲裁管理司党支部、中华全国总工会法律工作部党支部、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海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北京市海淀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党员代表联合开展联学联建党日活动。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调解仲裁管理司党支部书记、司长王振麒,副司长王志强,中华全国总工会法律工作部副部长黄龙,北京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二级巡视员张晓林,北京市海淀区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党组书记、局长李卫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党委副书记、校长傅德印教授,党委常委、教务处处长姜颖教授,法学院院长沈建峰教授等参加活动,来自六家单位共计50余名党员干部参加了本次党日活动。

党员们首先参观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校史馆、总书记回信展及红色馆藏图书展,将党史学习教育做深做实。接下来走访了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争议调解实验室,同时傅德印校长和张晓林巡视员为北京市海淀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派出庭揭牌,李卫华局长和姜颖教授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揭牌。作为法学院产学研一体化育人基地建设的3.0版,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派出庭的设立和调解委员会的升级将极大地促进法学院实践教学活动的深入开展,提升我校劳动法特色专业服务社会的能力。

活动座谈研讨环节由中国劳动关系学院院长沈建峰教授主持。傅德印校长在致辞中首先对各位领导、专家学者的到来表示欢迎,对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举办本次活动的重要意义给予了高度肯定。接下来傅德印校长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和法学院的基本情况进行了介绍。指出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坚持弘扬中国特色、劳动特色、工会特色,坚定不移地走“特精尖”内涵式发展道路,已经发展成为劳动关系和工会领域学科门类较为齐全、完整的大学。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法学专业一直以劳动法和社会保障法为特色,在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在实践教学方面法学院开拓创新,走出了一条产学研一体化育人的新路子。他还指出,希望本次参与座谈交流的专家学者能各抒己见,集思广益,为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事业发展建言献策,并期待今天参与联学联建的单位未来能继续加强合作,携手为构建中国特色和谐劳动关系做出更大贡献。

张晓林巡视员在致辞中对海淀区人力社保局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协同创新、产学研深度合作的成果表示祝贺,对人社部调解仲裁管理司和全总法律工作部的支持表示感谢。他介绍了北京市劳动人事争议处理工作情况,指出在中国劳动关系学院设置仲裁派出庭和成立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是北京市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工作创新发展的重要标志,提出要加强调解组织建设、加强办案指导、提升仲裁服务。最后,他希望海淀仲裁院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加强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的合作,发挥调解中心和派出庭作用,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作出更大贡献。

在主题发言环节,四位发言人分别围绕“十四五期间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仲裁事业制度发展与完善”和“新就业形态领域劳动争议处理的新问题”两个主题进行发言。北京市人社局调解仲裁处苏庆华副处长提出,“十四五”期间需要进一步健全多元处理机制,完善仲裁准司法制度体系,明确仲裁队伍的准司法职业保障,加强效能建设,全面提升仲裁服务能力。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张冬梅副教授在发言中提出,“十四五”期间劳动人事争议具有案件数量高差异大,案件成因与经济政策高度相关,民营企业与小微企业劳动争议较多等特点,对此可考虑通过加强劳动争议预防、加强劳动争议多元处理格局,扩大劳动争议仲裁受案范围等措施予以解决。海淀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韩晋院长在发言中对海淀区处理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的情况进行了汇报,提出海淀区仲裁院通过多项措施预防化解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并将进一步提升新就业形态案件办理的质效和水平,引导新就业形态企业依法用工,劳动者合法维权。最后,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副院长肖竹教授在发言中提出,平台与从业者用工关系属性的界定问题不可回避,平台用工采用“劳动三分法”存在诸多的问题与风险,对此应当尽快建立“劳动关系”认定规则,将平台用工数据作为用工属性判断和监管的重要依据,并推动雇佣/劳动关系法律调整系统的完善。

在随后的自由讨论环节人社部调仲司仲裁处处长施凯、调解处处长季金、全总法律工作部劳动争议处理处处长龚小玲、市人社局调解仲裁处处长毕学恭、海淀区劳动人事争议仲裁院副院长毛磊、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教师丁皖婧博士围绕上述主题分别发表了各自的观点和见解。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党总支书记商维针对本次六单位联学联建党日活动的顺利举办表示祝贺,希望今后与大家加强合作,在党建和实践教学等工作上,积极探索“党建+业务”的共建形式,实现更广泛的合作。

自由谈论环节结束后,全总法律工作部黄龙副部长和国家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调解仲裁管理司王振麒司长分别进行了会议总结。黄龙副部长指出,本次“联学联建”党日活动是一次很好的党建与业务工作相融合的活动,对开展党史教育,提升政策理论水平,促进业务工作开展具有重要的积极意义。他对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动人事争议调解委员会和派出庭的成立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这一举动为全总工作提供了新的工作阵地和服务窗口,既是教学科研的一大创新,更实现了服务社会的实践价值,全总法律工作部将继续支持学校推进劳动争议调解工作。王振麒司长在讲话中指出,此次党日活动主题鲜明——联学、联、联建,学习总书记的“七一”重要讲话和2018年总书记给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劳模班的回信,听取专家学者对“十四五”期间完善调解仲裁制度机制的意见和新就业形态劳动争议问题的见解,建立高校调解委员会和派出庭更是具有创新价值和意义。王司长对研讨活动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充分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研究成果丰硕。他希望能继续加强与高校的合作,推广高校劳动人事争议调解中心的成功模式,梳理新就业形态争议处理典型案例,加大预防调解工作力度,加强调解仲裁与劳动保障监察的联动,为和谐劳动关系的构建共同努力。

在会议闭幕环节,中国劳动关系学院法学院院长沈建峰教授致感谢辞,对活动中各单位领导和党员干部的积极参与,对学校在法学院教研工作和党建活动中的支持以及法学院会务团队的辛勤付出表示感谢,并希望与会各方能一如既往地关注法学院的发展,助力法学院的成长。本次活动在与会人员热烈的掌声中圆满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