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进一步加强班主任、辅导员队伍建设,探讨学生工作思路,交流学生工作经验,提高学生管理工作水平,2011年10月21日下午,法学系召开班主任、辅导员工作交流研讨会。系主任姜颖教授、党总书记张虹老师、副主任孙德强教授、副主任杨欣副教授出席会议,法学系兼职班主任、辅导员、专业课教师参加了会议。
班主任、辅导员工作在法学系一直有着优良的传统,在多年的学生工作实践中,全系充分认识到学生工作的重要性,领导重视,上下齐心,学生工作队伍工作得力,用心用情,有智慧,有系统,有思路。会上,法学系八位兼职班主任代表分别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她们做班主任工作的经验和体会:张丽云老师在从事兼职班主任过程中,坚持因材施教,重视和承认个性差异,并且提供全方位支持,进行多角色互助建立联动机制;尚春霞老师多年担任低年级学生的班主任,她认为对于低年级学生来说,最主要的工作还是要培养学生的独立能力,要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提高独立生活和学习的能力。同时,要提升他们的自信心,尤其是应对挫折的能力;肖竹老师认为,班主任工作需要一般工作和个案处理结合来做,从人格培养、学术教育、班级管理、情感沟通等方面进行汇报;李文沛老师将学生的四年大学生活,按照不同的年级,对学生们提出不同的奋斗目标,并且坚持每学期都与每一位同学至少进行一次沟通,将学生的基本情况掌握得非常详尽。杨欣老师认为,作为班主任要有责任心、爱心,讲究方式方法,严格管理,要通过建立和谐平等的师生关系,树立良好的班主任形象,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
专职辅导员、团总支书记彭鹏对六年的专职辅导员生涯进行了回顾,他认为辅导员的工作是良心活,是需要付出与奉献的。“爱心+责任+智慧=学生的成材”。“爱心”是成为辅导员的前提,要求心中充满对学生和对辅导员工作的爱;“责任”是干好辅导员工作的条件,要求充满对学生成长成材、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事业的责任心;而“智慧”则是成功的关键,要求合理巧妙地探究好的工作方法与技巧。因此,辅导员工作对我们的爱心、责任心和智慧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最后,法学系系主任姜颖教授、党总支书记张虹老师讲话,对本次会议进行了总结,向兼职班主任、专职辅导员在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辛苦付出表示感谢。两位领导强调,作为学生工作者,应当切实了解学生、热爱学生、关心学生。同时也要讲究方式方法,抓住新时期学生工作的特点,做到管理育人,服务育人。
本次交流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我系班主任、辅导员提供了一个交流工作经验、树立全新工作理念的平台,为今后我系学生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了良好基础。